分享

苏轼反感只贪图享乐的作官亲朋(东坡故事四十八)

 江山携手 2012-06-04

苏轼反感只贪图享乐的作官亲朋(东坡故事四十八)  

2008-09-15 23:47:11|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 订阅

苏轼的威望越来越高,主动来交往和拜访他的人也越来越多,其中有正人君子,也有庸俗者和个别小人。生性就正直的他从不以权财多少来分人的好坏,他只看重有德、有才之人,所以当他了解一些作官的亲朋一味只贪图享乐后甚为反感。当然知书达理的苏轼决不会粗暴加以谴责,而是傍敲侧击地善导。现举两例如下,供参考:

      苏轼有位亲戚叫蒲宗孟,写信告诉他一个人应很好地享受生活,否则人生无意义了。他给苏轼介绍说自己很讲究吃,他发明用各种鲜花挤出汁水,再加上奶与糖等制成甜点,香甜可口又富养份。不仅自已天天享用,还用各种花汁作的"奶油花"招待客人,所以我家的丫环主要为我日夜挤花汁;他还告诉苏轼自己洗面、洗足、洗澡更讲究,还得意地说用这种洗浴方法很享受又对身体有好处。

      他说自己每日都按自创的方法洗面两次、洗脚两次和隔日洗澡一次,其方法是:一、"小洗面"只洗脸部,换一次水,由两个佣人侍侯,只洗脸部。二、"大洗面"换三次水,由五个佣人侍侯,擦洗按摩至肩部。三,"小濯脚"换水一次,由两个佣人侍侯,洗至脚踝。四、"大濯脚"换水三次,由四个佣人侍侯,洗按至膝部。五、"小澡浴"的水是装满高三尺、直径三尺的大木桶,由五、六个佣人擦洗按摩全身。六、"大澡浴"水略多点,但用八、九个佣人擦洗按摩,不仅要用药膏洗,还要将洗后穿的衣裤用香料薰烤。

      亲戚蒲宗孟的这一套享乐确将苏轼惊了一回,内心相当反感,觉得太过份了。对这种"花奶"甜点和洗浴方法有些好处也无可非议,但认为应自已动手嘛!何必如此奢华与劳累佣人呢?于是苏轼给亲戚蒲宗孟回信说:"闻所得甚高,固以为慰。然复有二,尚欲奉劝:一曰俭,二曰慈。"可见苏轼回复得很策略。大意是:知道你吃"花奶"甜点与洗浴方法对你身体有好处,故尔感到欣慰。但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利就有弊,所以诚挚劝君一是要俭省,二是对下人也要心慈为好。

      第二例是:历代出过七位宰相的富贵名家的韩维,一天叫两位女婿代他来看望苏轼,苏轼很热情地接待了两位年轻人。寒喧后,苏轼问他俩的岳父近况如何?大女婿说:"岳父很好。他说现在年事已高,所以要在音乐、醇酒、美人中欢度余年。否则不知如何度日了?""真的吗?"苏轼问。大女婿回答说:"是的"苏轼感到这个老头子想偏了,尤其是贪美色更会让他短命,于是对他的两位女婿说:"现令岳父以为来日不多,要尽情享受。就说我要他多想自已过去的追求,与其在醇酒妇人中浪费余年,还不如想想死时能带走和留下什么之自已的事?我更担心他此时走错路啊!"

      最后,苏轼又补充说:"我讲个故事你俩听,回去后不妨也讲给令岳父听听,好吗?"他俩认真地回答说:"当然好!"苏轼所讲的这个故事很有开导启发的作用,是讲一位老人对生死泰然处之,临死前筵请亲朋,安祥地告诉大家自己要去了,众人便请老人留言为教。老人怎样回答这里就不多写了,苏轼所讲的这个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较易懂,所以原文摘抄于下,供喜欢历史和古文的朋友自已理解,可能更好些吧?

      "顷有一老人未尝参禅,而雅合禅理,死生之际极为了然。一日置酒大会亲友,酒阑语众曰:'老人今且去'因摄衣正坐,将奄奄焉。诸子乃惶遽呼号曰:'大人今日乃与世诀乎?愿留一言为教。'老人曰:'本欲无言,今为汝恳,只且第一五更起。'诸子未谕曰:'何也?'老人曰:'惟五更可以勾当(考虑之意)自家事,日出之后,欲勾当则不可矣!'诸子曰:'家中幸丰,何用早起?举家诸事皆是自家事,岂有分别?'老人曰:'不然,所谓自家事者,是死时将得去者。吾平日治生,今日就化,可将何者去?'诸子颇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