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晓云花鸟作品

 云中公子 2012-06-04


 

潘晓云花鸟作品欣赏-2 - 李梨 - 李梨

 

潘晓云花鸟作品欣赏-2 - 李梨 - 李梨

 

潘晓云花鸟作品欣赏-2 - 李梨 - 李梨

 

潘晓云花鸟作品欣赏-2 - 李梨 - 李梨

 

潘晓云花鸟作品欣赏-2 - 李梨 - 李梨

 

 

潘晓云花鸟作品欣赏-2 - 李梨 - 李梨

 

潘晓云花鸟作品欣赏-2 - 李梨 - 李梨

 

潘晓云花鸟作品欣赏-2 - 李梨 - 李梨

 

潘晓云花鸟作品欣赏-2 - 李梨 - 李梨

 

潘晓云花鸟作品欣赏-2 - 李梨 - 李梨

 

 

 

潘晓云花鸟作品欣赏-2 - 李梨 - 李梨

 

 

潘晓云花鸟作品欣赏-2 - 李梨 - 李梨

 

 

潘晓云花鸟作品欣赏-2 - 李梨 - 李梨

 

潘晓云花鸟作品欣赏-2 - 李梨 - 李梨

 

潘晓云花鸟作品欣赏-2 - 李梨 - 李梨

 

潘晓云花鸟作品欣赏-2 - 李梨 - 李梨

 

(李梨根据网络资料编辑收藏)


 

   残荷溪水兀立,水鸟浅滩自鸣,渐行渐进走入水乡的深处,这样的画面,让人读来心恒神定,诗意淡雅,氛围悠闲,萦绕在记忆中不消散,没有人不在这样的艺术精品前驻足留恋,真有大巧若拙,言不尽言;用之不分,乃凝于神的韵味。 艺术源于生活,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只要欣赏者产生了美的触动,创作者的基本目标就达到了,晓云兄的花鸟画就是基于这种出发点进行创作的。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每个人的审美取向也有所不同,想要做到雅俗共赏经常成为我们当代许多艺术家的些许遗憾。咋看来,也许有人会觉得晓云兄的画无味,但“无味”也是一种味,而且是最高的味。王弼的“以恬淡为味。”即所谓“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老子认为这种恬淡正是道的体现,即“道之出口,淡乎其味。”后来唐末司空图在理论中,以及后来的清代石涛、朱耷(八大山人)和扬州八怪在创作中,都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这种精神,从而在中国艺术史上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审美趣味和审美风格,淡中见味。晓云兄在画花鸟画上几十年孜孜以求,追求意境上的恬淡美,一方面继承了前人的技法,同时更注重对艺术创作的情感意境的营建。当欣赏一幅写实作品时,往往会被画面所再现的景观和人物所吸引,此时审美判断趋向与认知性,而意境的体味和把玩暂时被忘却了。艺术发展到今日,写实性的再现早已不是艺术的圭臬,情感的表达被日益凸显。艺术的存在是为了唤起人对生活的感受,而不在于复习人的认知能力,艺术作品需要“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唯意所适”。在《留得的残荷听雨声》中,一只慢慢前行的鸟象征了画家在艺术道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两爿残荷表明历经风雨,但依旧笑对人生的气度。正好切合了“景中生情,情中含景”之味。
  写意画易,但难有风格,非有庖丁解牛之笔墨功夫者难以驾驭,而笔墨之妙岂是几日就能学得,没有多年的寒来暑往不可习的,没有因一笔而茶饭不思的体味难获,若要有自己的个人风格,那就须要真有点性之生呼气也。晓云兄今日之成就,除了百倍的不懈努力,也有他自幼酷爱画画,以画画为生活乐趣的天赋有关。二十年来,当一些朋友开始把麻将这门国粹重拾时,他闭门以画画为乐;当另一些朋友开始投身股市,他依旧默默的以画画为趣。昨天大家都觉得晓云痴迷,今天看到晓云写情写意时,都不禁惊叹这些既不失传统,有带有明个人风格的“野鸭争渡,好花引蜂”。
  花鸟树木皆自然造化,晓云写意“意在笔先,定则;趣在法外,化机也”,中华文化千载传承,艺术精品瞩目海外,我们的民族精粹艺术须要晓云兄这样的当代艺术家们薪火相传,民族艺术之甚幸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