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友“香花供养”: 您好!您的文章“高考数学课本知识点分布(2013届考生复习须知)”深受广大馆友的喜爱,于2012年6月7日进入“阅览室”频道的“教育/学习”下“高中/高考”类别的精华区。360doc代表全体馆友感谢您的辛勤劳动和慷慨分享!
1、研究集合问题时,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
2、在应用条件A =B,A B =A,A 时,忽略A为空集的情况,不要忘了借助数轴和文氏图进行求解。
3、几种命题的真值表、四种命题、充要条件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4、映射与函数的概念了解了吗?映射f : A B中,你是否注意到了A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 中与它对应的元素的唯一性。
5、求不等式(方程)的解集,或求定义域时,你按要求写成集合形式了吗?
6、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你注明函数的定义域了吗?
7、求一个函数的反函数的解题步骤是什么?函数和反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对应关系你明确了吗?
8、在求解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时,你是否突出了“定义域优先” 的原则.
9、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时,忽略检验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10、求函数单调性时,错误地在各个单调区间之间添加符号“U” 和“或”。
11、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是什么?
12、特别注意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逆用(①比较大小②解不等式③求参数范围)
13、三个二次(那三个二次?)的关系和应用掌握了吗?如何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注意到对二次项的系数和对称轴位置的讨论了吗?
14、特别提醒:二次方程ax 的两根为不等式ax 解集的端点值,也是二次函数y=ax 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15、不等式 的解法掌握了吗?
16、研究函数问题准备好“数形结合” 这个工具了吗?
17、函数图象的平移、方程的平移以及点的平移易混,应特别注意:
(1)函数图象的平移为“左 + 右 - ,上 + 下 - ”
(2)方程表示图形的平移为“左 + 右 - ,上 - 下 + ”
(3)点的平移公式:点P( x , y )按向量 =( h , k )的平移得到P( x ,y )则x = x + h, y = y + k
18以下结论你记住了吗?
(1)如果函数满足f (x)=f (2a – x ),则函数f (x)的图像关于x=a对称。
(2)如果函数满足f (x)= -f (2a – x ),则函数f (x)的图像关于点(a,0 )对称。
(3)如果函数的图像同时关于直线x=a和x=b对称,那么函数f(x)为周期函数,周期为T=2
(4)如果函数f(x)满足f ( x – a ) = f ( x – b ),那么函数f (x)为周期函数,周期为T= T=
19、恒成立问题不要忘了“主参换位”及验证等号是否成立。
20、解分式不等式应注意什么问题?(不能去分母,常采用移项求解)
21、解对数不等式应注意什么问题?(化同底,利用单调性、底数和真数大于0且底数不为1)
22、会用不等式 解(证) 一些简单问题。
23、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易忽略其使用条件,验证“三点” 是否成立。
24、函数y = x + 的图像及单调区间掌握了吗?如何利用它求函数的最值?与利用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的联系是什么?
25导数的定义还记得吗?它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利用导数可解决哪些问题,具体步骤是什么?
26、常见函数的求导公式及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你都熟记了吗?
27、“函数在极值点处的导数为0” 是否会灵活应用?
28、在分类讨论时,分类要做到“不重不漏,层次分明,进行总结”。
29、重要不等式是指哪几个不等式,由它可以推出的不等式链是什么?
30、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都掌握了吗?(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数学归纳法)
31. 求数列通项公式时,一定单独考虑n=1的情景。
32. 等差、等比数列应用定义式: 要重视条件 。
33. 求等比数列前n项和时,要注意 q=1和 两种情况。
34 数列求通项有几种方法?数列求和有几种常用的方法?
35. 求通项中的叠加(叠乘)法、递推法你掌握了吗?
36极限 存在时,q满足什么条件?。
37.应用数学归纳法时,一要注意步骤齐全,二要注意从n=k到n=k=1过程中应先用归纳假设,在灵活应用比较法,分析法等其他数学方法。
38、利用三角函数线判断三角函数值的大小要熟练掌握。
39、求涉及三角函数线的定义域千万不要忘记三角函数本身的定义域。
40、利用三角函数线和图像解三角不等式是否熟练。
41、求三角函数在定义区间上的值域,一定要结合图像。
42、求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要注意x的系数的正负,最好经过变形使x的系数为正。
43、求 的周期,一定要注意 的正负。
44、“五点法”作图你是否准确、熟练?
45、由  的变换你掌握了吗?
46、把 的图像按 变换得到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
47、求 类型的函数值域,换元令t= ,要注意 。
48.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时,要注意角的范围的挖掘。
49.三角变换过程中要注意“拼角”问题。
50.在解决三角形问题时,要及时应用正、余弦定理进行边角转化。
51、线段的定比分点坐标公式记住了吗? 的取值与分点P与 的位置有何关系?
52、平移公式记住了吗?平移前函数的解析式、平移向量、平移后函数解析式,三者知二求另外一。
53、函数按向量平移与平常“左加右减”有何联系?
54、向量平移具有坐标不变性,可别忘了啊!
55、直线的斜率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到角公式、夹角公式记住了吗?
56、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两直线到角的范围、夹角范围区别记住了吗?
57、何为直线的方向向量?直线的方向向量与直线的斜率有何关系?
58、在用点斜式、斜截式求直线方程时,你是否注意到k不存在的情况?
59、两直线 平行于垂直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60、解析几何中的对称有那几种?(中心对称、轴对称)分别如何求?
61、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求曲线的方程与求曲线的轨迹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求轨迹的方法?
6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利用什么方法判定?(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的比较)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怎样判定?
63、解析几何问题求解中,平面几何知识利用了吗?题目中是否已经有了坐标系,是否需要建立直角坐标系?
64、截距是距离吗?“截距相等”意味着什么?
65、利用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解题时,你是否注意到定义中的定比前后项的顺序?
66、圆锥曲线方程中,a,b,c,e的关系记住了吗?
67、弦长公式记住了吗?通经记住了吗?
68、圆锥曲线的角半径公式分别是什么?如何应用?
69、在只限于圆锥曲线的有关计算中,经常由二次曲线方程与直线方程联立消元的形如 的方程,在后面计算中务必要考虑两个问题:1)A于0的关系2) 于0的关系,你想到了吗?
70、换元思想,逆求思想,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程思想,整体的思想都要准备好了吗?
71、解应用题应注意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审题,找准题目中的关键词,设未知数,列出函数关系式(或线性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带入初始条件注明单位,写好答语。
72、立体几何中,平行、垂直关系可以进行以下转化,线//线 线//面 面//面,线⊥线 线⊥面 面⊥面,这些转化各处的依据是什么?
73、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什么?求与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某个三角函数什时,你注意了这个角范围了吗?
74、求作线面角的关键是找直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线面角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75、作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主要有:直接利用定义,由三垂线定理,或作二面角的棱的垂面等方法,晕些方法你掌握了吗?
76、立体几何的求解问题分为“作”“证”“算”三个部分,你是否注重了“作”“算”,而忽视了“证”这一重要环节?
77、如何用向量法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角、二面角的大小?如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78、选用两个计数原理的关键是什么?(能清其区别分类与分步) 79、排列数、组合数的计算公式你记住了么?它们的条件限制你注意了吗? 80、组合数由那些性质? 81、排列与组合的区别与联系你清楚吗?解决排列组合综合题可别忘了“合理分类、先选后排”啊! 82、排列应用题的解决策略可有直接法和间接法;方法常用列表法、树图法、优先法、捆绑法、插空法、隔板法;对附加条件的组合应用题,你对“含”与“不含”,“至多”与“至少”型题一定要注意分类或从反面入手啊! 83、求二项式展开式特定项一般要用什么?(通项公式) 84、求解二项式展开式系数和问题常用方法是什么? 85、二项式定理的主要应用是什么?(证明不等式、整除性求系数、求系数、近似计算) 86、二项式定理 与 展开式上有区别吗?定理的逆用你熟悉吗? 87、求二项式(或多项式)展开式中特征项的系数你会用组合法解决吗? 88、二形式系数与项的系数的区别你清楚了吗?求系数问题可常用赋值法啊!求二项式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或系数绝对值)最大的项你清楚方法了吗?可千万要注意解法技巧变形啊! 89、二项展开式
的各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偶数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奇次(偶次)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你能区分开吗?它们的项的系数之和呢?
90、四种概率公式你记熟了吗?是否注意到了每种概率公式应用的前提? 91、概率应用题你有写“答语”的习惯吗?你解答的步骤完整吗? 92、求随机事件的概率问题常用的思考方法是:正向思考时要善于将少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解决有些问题时还要学会运用逆向思考的方法。 93、求分布列的解的题你能把步骤写全吗? 94、数学期望和方差的计算公式记住了吗?二项分布的期望和方差公式又是什么? 95、统计图有几种、它们的纵轴意义有区别吗?统计方法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