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忘忧草(大花萱草), 忘了就好----------

 榆杨 2012-06-07
“萱草忘忧”的来历   
  萱草又名忘忧草,代表“忘却一切不愉快的事”, 萱草的花语是爱的忘却。

中国的母亲花——萱草
早在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之前,我国也有一种母亲之花,它就是萱草花。萱草在我国有几千年载培历史,萱草又名谖草,谖就是忘的意思。最早文字记载见之于《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另一称号忘忧(忘忧草),来自《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即代表母亲之意。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唐朝孟郊《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王冕《偶书》"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历代文人也常以之为咏吟的题材,曹植为之作颂,苏东坡为之作诗,夏侯湛为之作赋。    相传,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起义前家境贫寒,又身染疾病,全身浮肿,不得不以乞食度日。一日,有位姓黄妇人蒸些萱草花,送给陈胜地。陈胜饥寒交迫,见萱草花香气扑鼻,便狼吞虎咽,吃完后赞不绝口:“好吃,好吃!”不久陈胜地发现自己身体舒坦多了,浮肿渐渐消退了。陈胜称王之后,感激黄母恩情,将她请进宫迁盛宴之中,陈胜地对无数佳肴珍馐毫无食欲。黄母见状,又蒸来萱草花,陈胜端起碗,谁知更难咽下,连说:“味不及当年。”黄母说道:“饥饿之时,萱草无异与山珍海味,吃腻了鱼肉之后,萱草堪似良药苦口。”陈胜地听后羞得跪地而拜。因此,萱草又称“忘忧草”,萱草治病也流传开来。
萱草又名‘宜男草’,《风土记》云:‘妊妇佩其草则生男’,故称此名。

大花萱草与黄花菜的区别
黄花菜与大花萱草同属于萱草的一种,新鲜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不能马上食用,必须用开水焯后方可食用,而萱草因为颜色更加鲜艳,秋水仙碱含量更大,一般不建议食用。萱草味甘而气微凉,能去湿利水,除热通淋,止渴消烦,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无有忧郁,因此,如果不是治病,沂河两岸绿化用大花萱草不能食用(含有园林工人喷洒的杀虫农药)。(以上资料据百度百科整理)

 

_MG_7548xiao.jpg


 

IMG_7689xiao.jpg


 

IMG_7680.jpg


 

IMG_7682.jpg


 

IMG_7684.jpg


 

IMG_7688.jpg



IMG_7685.jpg


_

_MG_7587.jpg



_MG_7590.jpg



IMG_7681.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