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功利环境难觅创新激情

 城市行者 2012-06-07
功利环境难觅创新激情


日期:2012-06-07 作者:姜澎 来源:文汇报

上海交大孟宪忠教授直言我们造就了诸多“伪创新”的同时,又扼杀了许多“真创新” 功利环境难觅创新激情

  “喝水时拿一个茶杯托接着,这叫茶杯托,专利局批准了专利;喝水时没有茶杯托,而是用一个杯子托住,专利局也批准了专利,叫‘杯托杯’专利。要是这些都被列入逐年增长的专利数量,并展开成就宣传,我们就该反省一下——这离我们想要的创新会不会越走越远?”上海交通大学战略管理研究所所长孟宪忠教授5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的“深度思考论坛”上提出,要谈创新,首先要改变我们对创新的认识误区。“要思考教育、文化、科技、经济、人才等负面的各种制度安排、政策设计,是否一方面诱发着诸多‘伪创新’,一方面又扼杀了许多‘真创新’。”

  

创新的实现得益于“三角形结构”

  “很多时候,我们缺少创新的首要原因是缺少创造激情,又有太多短期功利性目的。”孟宪忠教授说,“创新调查发现,员工各项能力对价值创造的贡献比率中,‘激情’占了35%,‘创造性’占了25%,‘主动性’占了20%。而智力因素只占15%,‘服从’的贡献率则为0。”

  美国学者阿玛巴尔曾经说过,任何领域,个人和企业创新的实现都得益于创新三角形结构。即,有内在创新动机,而不是外在的经济刺激;有专业知识和超出专业知识的广博经验积累;还必须有与众不同的创新思维方式。而动机显然是最重要的因素。其中,并非基于经济考虑而是原始的“激情”,才是创新最重要的因素。

  事实上,从莱特兄弟到波音,从乔布斯、到比尔·盖茨,他们充满创造性的一生,都是内在的创造激情所推动的。孟宪忠教授说,乔布斯在说到他的“苹果”时就曾经说过,“我从来没有想把它做成最大的计算机公司,只想做成改变世界的计算机公司”。

  令人担忧的是,现在很多人乃至社会,都只在意外在财富的刺激,“这会引偏创新的方向。创新需要有专业基础和广博的知识,但在一个浮躁、功利的社会,在一个遍地都是教你如何赚1亿元讲座的社会里,不会有人沉下心来学习专业知识,甚至连学生都只是为了功利地应付考试而学习,很难会有创新。”有学者说过,个人创新激情、冲动、执着,是全社会创新的“基因”。功利社会中,这些“基因”根本无处可觅,即便有,也早就被磨灭了。

  

“穿越”泛滥不只是文化现象

  “打开电视机,导演都在穿越,而且都是穿越到过去。”孟宪忠教授称,虽然电影和电视剧只是一个文化现象,但在很多时候,却代表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关注的问题。

  在美国,穿越电影和电视更多是穿越到未来,英国最热门的电视节目是“走向未来”。要有创新,必须有创新的思维方式,但是种种现象所体现的无不是这一思维方式的反面。孟宪忠教授举了个例子,全国有2900个主题公园,当然现在90%破产了。但是统计结果显示,这些乐园中有742个三国城、水浒城、唐城、宋城、清明上河图、西游记宫和哪吒宫,基本上没有一个面向未来的主题公园。“真正的创新需要开放的思维、前瞻的思维、批判的思维、辩证的思维,是系统的、形象的、实践的。可是反观现实生活中的思维,往往与这7种要素相背。”

  很多时候,文化产品往往是“科学的先驱”。比如,1870年儒勒·凡尔纳在他的《海底两万里》中描绘了一艘以电为动力的“鹦鹉螺号”超级潜艇。电的来源取自海底无尽的钠。后来,科学家确实发明了机械驱动潜水艇;1901年,被誉为“科幻界莎士比亚”的英国科幻小说家乔治·威尔斯在科幻小说《登月第一人》中对登月行动进行了丰富的想象,主角叫阿姆斯特朗。而1969年7月,他所描写的一切都变成了事实,连登月者的名字都叫阿姆斯特朗;1964年,阿瑟·克拉克在其著名的小说《2011:太空漫游》中第一次描绘了计算机智能和人类星际旅行,1968年又与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一起将小说拍成电影。一年后,美国就宣布启动阿波罗登月计划,他参与了登月电视解说。美国政府称克拉克“为人类登月提供了必要的智慧动力”。

  “国外学者早就说过,发现可能性的界限的唯一办法,就是越过这个界限,到不可能中去。任何足够先进的科技,皆与魔法无异。而现在,我们很少有人能够越过这个界线,这也是创新文化氛围不足的重要原因”,孟宪忠教授感觉十分无奈。

  

为创新建立新的基础设施

  “当我们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时,更需要转变创新方式”,孟宪忠教授建议,国家应该为创新建立新的基础设施,而这些不是“运动式创新”,比如大造创新园、创新中心,而是建立在智慧和具有共同愿景的人们互动关系上的充满活力的信息平台,“其实,这不能算是我们的观点,而是联合国的观点。”

  虽然我们常常说创新方面的投入不足,但是创新绝对不能依赖投入。创新方面,南辕北辙、事倍功半的误区不少。孟宪忠教授引用了乔布斯的话——“我的创新从来都与钱没关,而是与洞察力有关”,他认为这值得所有人学习。“因为当你真正有了好主意时,世界上很多人会给你钱。”

  孟宪忠教授说,从近代以来直到20世纪末,图书馆和博物馆一直被认为是美国人文明和智慧的摇篮。而现在,信息化的行业智慧平台和公共智慧平台成为美国最重视的基础设施建设。众所周知,维基百科是美国公众自发建立的知识平台。而且美国各个行业、各个大学也都在建设各个行业类似维基百科的国家行业智慧平台。如果这些平台真正建立起来,大家在这些平台上的学习、交流、互动,将会为创新提供很大的机遇和新的方式。

  孟宪忠教授介绍说,IBM早就建成了员工创新平台,可以在72小时之内网上整合10万员工的93000个想法。宝洁公司的合作创新平台上,公司自己的8500名研究人员,每个人都要结交150个网络科学家朋友。所以自2000年开始,宝洁50%以上的创新源于员工与网络科学家的合作。德国大众建了一个客户参与互动制造的平台。“这就是全球创新平台,所有这些方式被称之为众包。所以才会有人说,当企业进入半成品时代,创意不都是企业做出来的,客户更有创造性。”

  本报首席记者 姜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