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好的救护

 鹤翔九天 2012-06-08

最好的救护

孙君飞 

弗利德·迪克-布朗德斯,是奥地利维也纳的一个普通犹太人家庭的女儿,从小就迷恋画画,通过勤勉实践,她终于成为一个著名的画家。

弗利德的人生不乏激情和幸福,却偏偏生活在一个异常残酷的年代。

在弗利德36岁时,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已在奥地利横行起来,思想和表达的自由被扼杀,连艺术领域也无法幸免。弗利德孤身一人进行抗争,后来加入奥地利共产党,设计了一些反法西斯的海报。她因工作室藏匿有一些朋友的假护照而被捕,审讯后又无罪释放。一出监狱,弗利德随即离开维也纳,前往布拉格。

布拉格给了女艺术家暂时而宝贵的自由和宁静,在这之前,她曾经接受维也纳政府的邀请,向幼儿教师们教授过艺术课程,现在她更加不能放弃这项艺术教学实验。弗利德跟孩子们相处得十分融洽,有一次一个孩子问老师,教堂是什么呀?弗利德回答说,教堂是上帝的家。孩子想了想说,您说错啦,上帝的家是在天堂,教堂是他的工作室。

除了她坚持不懈的事业,弗利德还在布拉格有了爱人、有了家。有了亲情的抚慰,她的生命出现了新的气象。但这一切那么短暂,随着纳粹对犹太人的公开迫害日益加剧,布拉格风声鹤唳,人人自危。有着犹太人和知名艺术家双重身份的弗利德并不为所惧,即便朋友们苦苦相劝,她仍一如既往地忙着自己的绘画和儿童艺术教育,在危险逼近中继续思考、继续工作、继续相爱——虽然弗利德已经拥有可以安全离开的护照,但她的丈夫却没有机会再取得护照,她要和深爱着的丈夫生活在一起。

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开始遍及整个欧洲,犹太人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弗利德和丈夫离开布拉格,躲避到偏僻的乡间。她尽一切努力捍卫原有的生活方式,不停歇地绘画和从事儿童艺术教育。她说:“这里如此祥和,哪怕在我生命的最后一刻,我都坚信,有一些东西,是邪恶永远无法战胜的。”

风雨飘摇中,弗利德被迫搬了许多次家,几位亲人在纳粹集中营的死讯陆续传来。很快,他们的遣送通知也到达家里。时间已进入深秋,悲伤惊心的景色无处不在。弗利德平静得令人吃惊,她走进一家小商店,对店主说:“希特勒邀请我去赴会呢,您有什么保暖的衣服吗?”店主给了她一件灰色的外套,又暖和又结实。弗利德给他钱,他怎么也不肯收下,她只好送给他一幅画作。朋友来为弗利德送行,更为了给她支持的力量。朋友看见她将床单染成深色,她解释说这既耐脏,又可以给孩子们演戏作道具,弗利德还盘算着如何带去更多的纸和笔。“她连害怕的时间都没有。”朋友这样称赞弗利德。

1942年的一个冬日,弗利德和丈夫被遣送到纳粹建立的特莱西恩施塔特集中营,双双成为囚徒。

集中营里分别集体居住着男人、女人和孩子,其中有1.5万名孩子。纳粹禁止了所有的教育课程,但是弗利德和其他一些艺术家和学者以文化闲暇活动的名义,开始秘密地对孩子们进行着依然相当正规的教育。弗利德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异乎寻常的艺术教育当中,冒着生命危险,拼命收集有可能用于绘画的任何纸张,其中多数是被废弃的旧纸张。

在这些不幸的孩子中间,弗利德是最称职的一个教师,是最受他们欢迎和热爱的一个天使。她告诉孩子们,集中营可以禁锢人的身体,但永远不能囚禁人的心灵。她引导孩子们闭上眼睛,去想象往昔和平宁静的生活,想象看到过的美丽风景,想象一切美好难忘的事物,让自己的幻想自由飞翔。她抓住机会,带领孩子们来到顶楼的窗口,用心体验蓝天白云和远处的青山,并且用画笔绘出大自然的脉动与呼吸。许多画家在集中营里坚持用画笔记录这里地狱般的生活,可是惟有弗利德依然在画着花卉、人物和风景,而且她也启示孩子们这样去画。她说:“为什么成人要让孩子尽快地变得和自己一样?我们对自己的世界真的感到那么幸福和满意吗?儿童并不仅仅是一个初级的、不成熟的、准备前往成人世界的平台……我们在把孩子从他们对自然的理解能力中引开,因此我们也就阻挡了自己理解自然的能力。”她还考虑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写一本《作为对儿童心理医治的艺术》的书。

弗利德热爱艺术,也热爱孩子。在她看来,保护内心真纯、善良和美好的世界,保存人的创造欲和想象力,是最重要的事情。

有一次,从德国来的一些男孩来到弗利德的课堂上。他们的父亲,当着这些孩子的面,被纳粹惨无人道地枪毙了。这些可怜的孩子完全被恐惧和悲愤攫住了灵魂,相互紧紧地靠拢在一起,双手颤抖着放在膝盖中间,或者目光迟滞,或者泪流满面,感到世界末日降临到自己头上,自己的性命也不存在似的。弗利德看到他们,就转过头去,想忍住泪水。但又转过头来,和孩子们相偎相依,大哭了一场。然后,她带领大家去洗手。她严肃地对孩子们说:“你们一定要把手洗干净,否则不能画画。”她很快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她的课程中,纳粹的罪恶并没有完全得逞。

在地下室里,弗利德还为孩子们悄悄地开了几次画展,真善美永远不可能被打败。

1944年的秋天,弗利德和其他1500多名囚徒被遣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这些囚徒都是妇女和儿童,绝大多数被送入毒气室谋杀,其中就有46岁的女艺术家弗利德·迪克-布朗德斯。

被遣送之前,弗利德和宿舍的管理员一起秘密地包好所有孩子们的画作,抬上阁楼,藏匿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在弗利德的要求下,这些画作,每一张都有孩子自己的签名,而她在集中营里的画作却均没有签名。二战结束后,孩子们的画作终见天日,现已被布拉格犹太人博物馆收藏和展出,并被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

世人熟知:在奥斯维辛以后,写诗是残酷的。但我们应该学会理解和接受:在集中营之中,绘画依然美丽——这是因为其中有世界上对人的最美丽、最有力的救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