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诗怀秦牧

 红瓦屋图书馆 2012-06-08
读诗怀秦牧
范守纲
▲ 秦牧书《无题》诗
  范守纲

  作家秦牧先生离开我们已有20个年头。凝视30年前先生赠我手书诗作,不禁念从中来,引起深深的怀想。这是一首“无题”七言绝句。诗云:“碧空飘下羽几茎,血迹凝霜色愈殷。谁解苍茫云海里,大鹏搏击越沧溟。”秦牧为一代散文大师,一生写下61种共五百万字作品,可谓著作等身。其散文名篇《土地》《花城》《古战场春晓》《社稷坛抒情》《菱角的喜剧》皆入选当年中学语文课本。上世纪80年代,我任《语文学习》杂志编辑。为约稿事,与先生多有书信往来。先生自是名家,却谦和待人。1985年,我去广州先生华侨新村住所拜访,所见居室简朴,过道即厅,仅一桌两椅。一杯清茶,满室温馨,至今难忘。

  我认识先生是从他的作品开始的。其名著《花城》《艺海拾贝》《潮汐和船》,以及后来的《语林采英》都是当年文学青年必读书目。先生以散文名世,偶作小说和剧本,作诗尤少。据《秦牧全集》(十卷本),仅存诗13首,赠我之《无题》诗,即为其一。

  说实话,当初接读先生诗作,我还是颇为惊异的。以往读先生作品,多见文采,纵横驰骋,热情奔放。幸得谋面,又见蔼蔼长者,温诚敦厚。今读其诗,雄奇不改,却平添悲情。诗人以“大鹏”自比,云海“搏击”,不见雄姿,唯见“几茎”染血羽毛自“碧空”飘然而下,其惨烈可见。血色“愈殷”(由红而黑),乃“凝霜”郁结所致,不惜折损羽毛而“搏击”不止,尤显坚韧。“谁解”一问,深情寄语,以飞越“沧溟”为志,以“搏击”云海为功,虽悲而壮,此是自勉,也是激人,豪情盈怀,诗笔如椽,读来荡气回肠。

  知人论世。理解诗人悲壮情怀,当联系作者坎坷人生。秦牧生于乱世。日寇侵华,国难当头。12岁的他就臂缠“毋忘国耻”白字黑纱。青年时期,秦牧奔波各地,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出生入死。日本投降后,秦牧为反对白色恐怖,积极参与民主斗争,几遭追捕。解放后,秦牧先生才得以如愿,创作热情高涨,优秀作品频频问世。不料,又遇十年“文革”,关押、批斗,不堪其辱。直至“四人帮”倒台,先生才又重新执笔。秦牧很少用文字表现他人生苦难的一面。他讴歌祖国,讴歌时代,关怀青年,笔调永远是昂扬的,奋发的,只是在诗作中偶有倾吐人生块垒。1992年8月,秦牧夫妇欢度金婚,秦牧作《金婚赠紫(吴紫凤)》诗,有“追怀往事亦惊魂,历尽艰辛我与君”之句,个中感慨,可与本诗互读。本诗以“无题”为名,言志而不标明事题,低调出之,无张扬之意。“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赤子情怀,哀而不伤,折而不弯,鞠躬尽瘁。中国知识分子凌凌风骨,一脉承继,秦牧先生《无题》诗可作印证。而今斯人已去,忽忽二十有年,手泽余温,情未能了。谨以此文追怀秦牧先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