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智力因素是孩子成功的重要条件

 秀水拖蓝 2012-06-09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美]拿破仑·希尔

  我对学生说:“坐着时把背直起来,要不该驼背了。”学生答:“我习惯了。”

  我对学生说:“写字时眼睛离本子远一点,否则该近视了。”学生答:“我习惯了。”

  我对儿子说:“不要把报纸拿到地铁里去看,车在晃动,对眼睛不好。”儿子答:“我习惯了。”

  儿子对我说:“妈,你晚上早点睡,别一耗就是十一二点。”我说:“我习惯了。”

  ……

  “习惯”这两个字人人熟悉,人人会用,如果从字意上来解释一下,我找到了两种版本。1989年版的《辞海》上说:“由于重复或多次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变为需要的行动方式。”《现代汉语词典》上写的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变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动,倾向或社会时尚。”两种解释虽略有不同,但基本涵义是一致的,对于个人来讲就是一种行为,而这种行为是“多次重复,逐渐养成的”,且“一时不容易改变”。也就是说人们往往在固守着自己的习惯,而固守的一个重复原因就是人们普遍把习惯看作“小事一桩”。随地吐痰,足球场上的京骂,不分场合的嚼口香糖,随意打断别人讲话,乱丢垃圾,赤膊乘公交车,手指沾着口水翻书……哎呀!不敢再往下列数了,咱们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太多了,但似乎都是些不经意间的小事。殊不知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些“小事”却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据说,在意大利某国际机场,专门贴有中文提示:请不要随地吐痰。稍有民族自尊心的国人都会感觉脸红,甚至认为这是对咱们中国人的侮辱,可是这份侮辱不是咱们用自己的行动换取来的吗?一口痰就能让我们丢了国格,这事还小吗?

  我周围的朋友、同事、学生都知道我是个球迷,其实我是在中国足球甲级联赛开始之际,为了能与孩子们有共同语言而“逼”着自己去学看足球的。1998年北京国安队在工体主场的比赛我几乎场场不落。在逐渐懂得了基本阵型,知道了什么是角球、点球、任意球,明白了什么是越位的同时,我感受到了看球的乐趣,增加了一项业余爱好,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但是也增添了一份北京人的羞耻感,那就是球场上屡教不改的“京骂”。一部分北京球迷的习惯用语——两个不相干的字被组合在一起,用来宣泄不满,用来伤害别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甚至有人大言不惭地说:“习惯了,没办法。”鉴于此,我真的为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揪一份心,这种习惯不根除,可是会给咱北京,给咱中国脸上抹黑呀!

  2002年《北京青年报》曾报道“天安门清理出了60万块口香糖残渣,为此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围绕这种不文明行为,我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随地吐口香糖就是一种个人的不良习惯,但这种不良习惯到了“成灾”的地步,反映的就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了。其实说起来中国人嚼口香糖不是什么历史悠久的事,刚嚼了这么几年,就养成了随地乱吐的坏习惯,而且绝大多数人都是在明知故犯,是我们的文明教育不够及时呢,还是这些人的劣根性使然?总之,不良习惯暴露了我们人文素质方面的缺憾。

  看来个人习惯对国家,对社会都会产生不可小视的影响。道理也很简单,构成社会的基本元素就是个体的人,而个人行为才构筑了社会风气、社会道德以及社会评价标准。那么个人习惯,尤其是今天青少年的个人习惯与他们的成长、前途乃至命运有什么关系吗?我特别赞同专家们的观点:行为培养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一 行为习惯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我观察,今天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者多。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类拔萃,成为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哈佛女孩儿刘亦婷。形成这种心态当然有多方面主、客观的原因,而我却从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家长们普遍认为自己的孩子不笨、聪明、反应快、脑子好使。不信你留心观察,家有小孩儿,从呀呀学语时家长们就会“发现”并炫耀“ 我们家孩子特聪明,这么小他都会……”于是讲出一个又一个让父母引以为豪的“故事”;爷爷奶奶这一辈的老年人就更不用说了,比起当年自己带过的孩子,那真是聪明得让老人惊讶;一旦把孩子带到邻居面前或同事中间,听到的一定是一片恭维声:“真聪明、真机灵、真漂亮、真可爱……”当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上初中时,家长向老师介绍自己的孩子,极少听到“我这孩子反应比较慢”,基本都是“他挺聪明的”,“脑子特活”等。我在连续几年接待初一新生家长时,就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脑子真好使,就是不用功。”“小学老师都夸他聪明,就是不正经玩活儿。”“学习一点儿都不吃力,就是太粗心。”您听出来了吧,这些家长的潜台词是:孩子智力好,但学习成绩并不好。寄希望于老师,把孩子的聪明才智充分调动出来,让学习成绩与孩子的“优等智力”相匹配,以完成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愿。

  但是,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却不得不承认,学校和老师有时真的无法帮助家长完成他们的心愿,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孩子真的是太多了。以我今年刚刚送走的毕业班为例,全班49人,都是每年花13000元学费的高价学生(我校是私立学校),家长当初肯花39000元让孩子去完成初中三年学业,肯定是对孩子寄予了莫大的希望。三年来,老师们真是呕心沥血,竭尽全力了,对这些孩子给予了无私的爱。中考后有7名同学可能达不到北京市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但是这7个人哪个也不笨,尤其是其中的三个男生,无论家长、老师、同学都会对他们的聪明给予肯定,那么这个结果是怎么造成的呢?这就必须说一说非智力因素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了。

  所谓聪明,用今天比较流行的术语来说就是智商高,或者再客观点说就是智商不低。那么有着良好智力因素的一批孩子,在“学习”这种智力活动中为什么会败下阵来呢?这就是今天的许多专家学者越来越关注,并正在研究和探讨的“非智力因素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作用”。阴国恩、李洪玉等编著的《非智力因素极其培养》一书,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调查数据上,都对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效果作了科学的阐述。其中有一列表《不同智力因素水平与非智力因素水平者高考成绩比较》,在用一系列数字论证了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后,又特别推举一例:“有两个智商同为136(属高智商)而非智力因素不同的考生,非智力因素优秀者高考成绩高达500分,远远超过录取分数线;非智力因素不良者只考了355分,未达到录取分数线。一个智商为104(属中等智商)的考生,由于非智力因素优秀,高考成绩达491分,超过智商高达128和130的考生,在被调查的文科考生中名列第二。”

  我不是专家,也没有对这一专题进行专门研究,不太了解目前对非智力因素考核的量化标准(因为智商已经可以量化),但是从我近30年教育教学活动的感性认识中,我有理由相信这些数字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对于非智力因素的理论、内涵、功能极其实践意义,我虽然感兴趣,但一知半解,不敢妄言。可我相信非智力因素所包含的基本内容中的每一项——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都对一个人的智力活动起着制约作用。当我今天再回过头来分析这几个学生学业上不成功的根源时,我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他们就败在习惯、兴趣、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上。所以我特别想提醒家长们的是:孩子的习惯与性格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的成长、前途乃至命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绝不可以小视。
 个案一 看书的习惯成就了我的儿子

  我在本书的前言部分曾经自我标榜为“成功的老师和成功的母亲”。作为老师的成功,我有着数量众多的学生、家长、同行以及学校领导可以为证;作为母亲的成功,却只有一个儿子成为最直接的佐证。我的儿子并不出类拔萃,也不是多么优秀的人才,更没有哈佛女孩儿刘亦婷那么多可以炫耀的资本。但是作为一个一直生活在我身边,我一手拉扯大并培养 出来的孩子,我教会了他做人,教会了他做事,尤其是我培养了他爱读书的习惯,他今天已经受益,而且必将受益终身。

  我的儿子王晓萌,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凭借他的知识、文笔及口才,事业上可以说一路顺风。他的知识功底和写作能力均源自于他从小养成的爱书、读书、以书为友的良好习惯。当然这份功劳我是要占一大半的,因为我是他读书的启蒙者。

  我是原北京女三中(现159中学)赴山西插队的知青,1972年上学后留在了山西省大同市。儿子1977年出生时无论是家庭条件还是当时周围的环境和氛围,都不是太理想。身为老师的我深信“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所以尽管经济条件有限,但在文化生活上我绝不亏待孩子。从儿子一岁多开始,我为他订的第一本杂志是《看图说话》。书中的每一幅画面,每一个故事,我都会不厌其烦地讲给他听。以后又相继订了《中国儿童》、《小朋友》,里面的每一首歌谣他都要背下来;当时没有今天这样好的条件,爷爷用白纸裁成小方块,用毛笔写上字,自制识字卡片教他认;上、下两册的《365夜》(365个故事)成为每天睡觉前的必读书(我给他念),而且奇怪的是他居然百听不厌,每一个故事都听了无数遍,直到把两本书都翻烂了;上小学后我就给他订了《中国少年报》、《儿童文学》,买的课外读物更是不计其数。让我备感欣慰的是,所有的报刊杂志、书籍到他手里一点儿都没糟贱、不浪费,他都会认真去看、去读,而且备加爱护和珍惜。记得在他4岁时发生过这样一段小故事:当时幼儿园发生了传染性肝炎,不得已只好临时找了一个阿姨在家照看他。每天早晨送他时他必须要选几本书带上,天天如此。阿姨总是夸赞他“小萌萌真乖,没事就自己看书”。忽然有一天我去接他时,阿姨十分紧张地告诉我:“今天可不得了了,萌萌大发脾气,姐姐不小心把一本《中国儿童》封面撕了个大口子,他不依不饶,用浆糊粘不行,用胶布贴也不行,就是要赔给他新书。”这孩子从小很懂事,从不乱发脾气的,这次可真是动了他的最爱,动了他的心。最后我以再给他买一本新书作为赔偿,事情才算了结。

  小学三年级开始写作文,在我的启发和辅导下,他不但不像其他孩子们那样一说写作文就打怵,而且写作的欲望很强烈,经常自己编写故事。我带他去大连看海,他回来写了一篇《老虎滩游记》,令我十分诧异的是,我们俩同游,他怎么了解了那么些有关老虎滩的传说,而我却没有注意到。他说:“妈妈你真傻,门票背面有详细介绍你都不看。”他已经学会搜集写作素材了。五年级时,他参加北京的《儿童文学》征文活动,写了13页稿纸的《海底漫游记》,用孩子的眼光、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笔触把海底生物人性化,描写得活灵活现。寄给编辑部后编辑为他修改,对他进行指导。春天,外面下起了小雨,他坐在小板凳上,眼睛看着窗外,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一会儿功夫,一首稚嫩的小诗《春雨》从他笔尖流淌出来(写到此,我不禁十分痛恨自己,孩子小时候写的许多东西,前几年被同事们拿给自己的孩子传看给传丢了,好懊悔)。上初中、高中、大学以后写作文、论文对他来说都不是什么难事。

  1991年儿子上初二时,我们全家调回北京,他的视野更开阔了,他的读书范围也扩大了,除了订《学与玩》、《少男少女》、《演讲与口才》等杂志外,买书更成为一大乐事。每一年的春季和秋季书市,我们母子都会结伴而去,他选他的,我挑我的,或小有收获,或满载而归,我们娘俩绝不虚此行。而买回书后我有时也顾不上看,就放到一边,儿子却不肯让书闲置。直到今天,经常看到他坐在床上,伴着床头灯夜读。这时候我往往感慨:儿子那一肚子的“词儿”就是这么来的。

  说起他今天的工作,我常用“歪打正着”来形容。因为他当时以555分考进中国人民大学时,报的是法律专业,可是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的录取分数是历年来最高的,他被调剂到了哲学系。从那一天起我就暗暗发愁,哲学专业今后能干什么呢?四年大学毕业他仍不甘心,又报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由于种种难以说清的原因(绝非单纯成绩问题),孩子落榜了。我还没有从郁闷中走出来呢,他却毅然在网上投递简历,参加赛迪广告公司面试,一次成功,从此进入广告界。三年来,孩子用他敏捷的思维,广博的知识,流畅的文笔在耕耘,也在收获。回头细想,四年大学生活,他不仅在书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而且丰富的哲学思想又给他增添了几分智慧。

  儿子不愿我在书中写他的成长过程、成长经历,但是我说我必须写,因为我写的不是他,而是在写我自己的成功经验,这个成功就在于我培养了孩子从小读书、爱书的好习惯,为他的成长和成功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我为此而自豪!
个案二 不良习惯埋没了高智商

  我这里要说的是我刚刚送走的几个毕业生。可以说他们给我留下了遗憾,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一处伤痛。

  葛小刚,是初一下半学期从其他学校转学过来的。分到我所带班级之前,他以前的小 学同学先给我打预防针:“关老师,他来咱们班可糟透了。他上课特能闹,老师根本管不了他。”得到这样的信息,我赶快跑到教务处亲自考察一下:好可爱的一个小男孩儿,白白胖胖,圆头圆脑,见人就笑,那种聪明、智慧都写在了脸上;考试的结果也不错,尤其数学成绩很突出。我毫不犹豫地收下了这名学生。当时也确实存有一份私心,收个学习好的,能提高班里整体学习成绩。两年半的时间转眼过去了。事实证明,他的确很聪明,如果测智商他肯定属于高智商范围的,而且所有任课老师,周围同学也都认可这一点。他思维敏捷,做题速度快,数、理、化三科成绩平时经常能够名列前茅,家长和老师对他的期望值也很高。我在他初二结束时给他写的评语是:“你是个极聪明的孩子,知道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你。但是你想过没有,你最服众的不是你白白胖胖的笑脸,更不是恶作剧时的坏模样,而是你还不错的学习成绩。稍不留神,一旦掉下来,你的人缘儿可就丢了。何况离我对你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呢,努力吧!”

  初三第一学期结束,为了激励他,我又精心为他设计了这样一份评语(做成录取通知书状):

  姓名 葛小刚

  政治面目 共青团员(此时他还未入团)

  录取学校 北京四中 北大附中 人大附中

  希望不要让我失望哦!

  这两个学期的两份鉴定可以见证我的良苦用心吧。

  中考分数下来了,480分,连最低档的区重点高中都没戏。所有老师都诧异,所有同学都感到意外,我反而能坦然接受这个事实,而且认为在情理之中,说难听点儿也叫咎由自取,因为这个孩子的不良习惯让我伤透了脑筋。他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缺憾严重制约了他良好的智力条件,我使出浑身解数也没有把他纠正过来,遭遇了我从教近30年很少有的失败。列举一二,您就会相信他得这个分数一点也不冤。

  不良习惯一:上课不听讲。正像他小学同学介绍的那样,“上课闹腾”。小学闹腾了六年,上中学了仍一如既往,老师讲新知识还能听几分钟,只要他听懂了,就开始接话茬、闹笑话,由此还曾激起同学及家长们的公愤。我这个被同事们公认管理学生“招数”最多的班主任也束手无策,学校两位主管校长亲自出马也无济于事。再加上妈妈片面地认为“老师讲得太容易了”,同意孩子“数学课不听老师讲,可以做自己的事”,于是导致孩子在基础知识方面漏洞百出。

  不良习惯二:不爱读书。爸爸妈妈都是知识分子,家里藏书也不少,但从小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连语文课本都懒得看,作文水平完全不像读初三的学生,语文成绩一直偏差,中考120分满分,他只考了87分,相当于一个中等偏下学生的成绩,大大影响了中考总成绩。

  不良习惯三:考场上从不认真检查。由于他头脑反应确实比较快,在大大小小的考试中,尤其是理科,他做题的时间要比大多数同学少用起码半个小时,如果他能够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对所做答案进行认真的审视和检查,一定能发现问题,使答案更准确、更完善,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他没有这样的好习惯,而是习惯于只要一做完,就把试卷往旁边一推或一扣,东张西望,无所事事,看没人理他就该闹出各种动静来。可是分数一出来准傻眼,他丢的分,错的题往往都是最简单的,大多数同学都不会做错的。

  不要再多,就这三种坏习惯,对于学习成绩来说,哪一个都是致命的。显然这个学生中考成绩不理想,是非智力因素作用的结果,是从小养成的不良习惯埋没了他的高智商。他毕竟是我的学生,是我十分喜欢的学生,是我满怀期望的学生,我无意贬低他,谨希望他升入高中后纠正自身的坏习惯,调整自己在意志、情感、品格、态度等各方面的非智力因素,充分调动和发掘智力上的优势,让二者协调发展,完美结合,成才——没问题!

  类似这种智商不低,由于行为习惯不好而影响了学习、影响了成绩,甚至影响了成长与进步的孩子不在少数。如果让班主任扳着手指头数一数,每班也能数出十几个来。老师们经常在感叹某些学生的“聪明反被聪明误”,实际上不都是像上面所说的学生那样,先天的聪明才智被后天养成的坏习惯埋没了呀。真的有些看起来挺聪明的孩子,上学来今天忘记带书,明天忘记带本,没有整理书包、文具的习惯;有的上三年初中没用尺子画过图,嫌麻烦;有的做数学没有中间过程或缺步骤,缺少严谨的学习习惯;有的一个学期下来没有一个完整的作业本,三天一扔,两天一换,不但养成了大手大脚的坏习惯,还以此来逃避认真改错题的好习惯。好习惯难培养,而坏习惯还一学就会,听着音乐写作业,上课咬手指甲,还有近几年在中学生中风糜的“转笔”技巧(上课、写作业甚至考场上,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转笔)等等,家长没有意识到,在不经意间孩子智商上的那点优势也就起不了多大作用了。

  虽然说目前全社会对素质教育的呼声甚高,但时至今日,只能说我们仍然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期。有些老师发牢骚说:素质教育是形式,应试教育是实质;素质教育是皮儿,应试教育是馅儿。虽然这种说法不是很准确,但是有中考、高考制约,老师、学生、家长不得不围着成绩转,分数和排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并没有淡出。刚刚结束的中考,分数偏低的学生就有可能因为没有学上而成为社会青年。虽然近几年出了几个中途辍学,或不读大学的少年作家,但那只是特例,就像不能人人都成为陈景润一样。所以今天的家长过分看重分数固然不对,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不现实,因此我认为家长目前十分有必要补上这一课:认识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两大决定性因素——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尤其是非智力因素在孩子学习活动中的作用。而非智力因素中所包含的每一个成分,都是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去逐步培养的。

  看看下面这些格言或者名言,它们道出了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作用: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勤能补拙

  敢拼才能赢

  信念能开拓胜利之路

  大胜靠德,小胜靠智

  态度决定一切

  这其中的“虚心”与“骄傲”、“勤”、“拼”、“信念”、“德”、“态度”不都是非智力因素所含有的成分吗?
二 习惯、性格与命运

  要说起今天的家长可是真够累的。先不说在事业上的拼搏,在商场上的竞争,就是在自身的学业上,都四五十岁的人了,也个个不甘落后。在我接触的众多家长中,有着学士、硕士乃至博士学位的人逐年增多,而没有达到这么高层次的家长们,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仍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更高的目标,进修专科的、专科续本的、学英语的、考计算机的、考会计 师证的,等等,真的是很不容易。而往往是家长越要强,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吃苦精神、学习效果越不满意。于是我经常听到家长们如出一辙的抱怨:“我都这岁数了还学呢,他怎么就不懂得学呢?”于是为了让孩子能“懂得学”,家长们绞尽脑汁为他们创造最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择校、请家教、上各类辅导班或提高班(我最新调查的数字表明,暑假期间初中生上补习班、提高班或请家教的人数几乎达到了100%)。当然这些都要以家长拼命挣钱,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作为物质保障。如此这般,家长能不累吗?但我却以为,家长们累固然值得同情,而累了半天不见效果却是可悲的。问题的症结何在?抛开太多的社会因素不说,单从家长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家长们累得不是地方,换句话说,没有抓住家庭教育的要点——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忽视了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家长们一味地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急于求成,甚至拔苗助长,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前途与命运。就在我写这段文字的当天(2004年7月24日)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嘉宾、作家张贤亮在回答主持人朱军提问“为什么能够既成为著名作家,又成为成功商人”时,说了一句话,我当即就找纸笔记录了下来,他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太唯物了。”——这可是一位成功人士的深刻体会啊!

 个案一 疯狂的“神童计划”

  这是《现代家庭报》第1006期《家教》版的一篇自述文章。作者是怀着反省与悔恨的心情写下的。我先摘录文章的一小段,了解一下作者的教子初衷:“1995年,43岁再婚的我有了一个漂亮的儿子。想着自己碌碌无为的一生,我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把儿子培养成才。”随后这位父亲就开始实施自己的“育才”计划:襁褓中就给他朗诵诗歌、读英语、念数 字,灌输各种知识;3岁时开始教小学课程,每天6点被叫醒,1个小时早读,8点半正式上课,晚上请了一位大学生教英语;同时还将孩子送到少年宫学习书法和绘画。在这期间父子的一段对话令人心酸:

  儿子:“爸爸,一休哥是谁呀,我怎么没学过?”

  父亲:“儿子,我们和其他小朋友不同,他们就知道看电视,他们知道一休哥是谁,但不知道方程式怎么列。”

  儿子:“我想一休哥一定比方程式好玩,那么多小朋友都知道。”

  父亲:“儿子,你长大了就理解爸爸了。”

  这位父亲为了不让其他小朋友影响儿子而尽量避免儿子和小朋友接触。

  就这样,孩子在“炼狱”中过了四年,7岁生日刚过,行为就出现了异常:不会玩儿,发呆的时间越来越长,话越来越少,随后就是撕书,把书撕成碎片……心理医生确定孩子患有心理疾病。这时候这位制定疯狂的“神童计划”的疯狂父亲才发出“我不要神童,我只要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的呐喊。看完这篇文章后,我很替这无辜的孩子忧虑,因为他的父亲绝不仅仅害了他四年,谁能保证他的心理、性格、甚至将来的前途与命运没有埋藏下隐患呢?
 个案二 让我至今还在揪着心的学生
  我所带过的班级在校友录上都有自己的网页。有时间我会上去浏览一下,看看同学们的留言,看看班级相册里面的照片,了解一下分散在四面八方的孩子们的近况,这是我日常生活中的一乐。有一天,在比较早期的一个班级中看到这样一段留言:我是××,我想关老师了,咱们元旦聚一聚,我的手机号码是××××。我的心一下子激动起来,这是一个近10 年没有见过面的学生,而且在当时是个名副其实的差生,以致于在写毕业鉴定时我无从下笔,同学们调侃说:“您就给他写上课睡觉不打呼噜吧。”可是今天,他在校友录上留言“想关老师”,对我是一种不小的触动,难道真的应验了许多老师得出的结论:越是上学时学习不好,表现差,挨批评最多的学生,长大后越能想起老师。我立即按他留的手机号给他打了过去,聊了一会儿,他表示会抽时间来看我。在期待他的日子里,我脑海中不断在猜测和想象,今天的××后来又上学了没有?他现在在从事什么工作?是不是事业有成了?2003年9月29日,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天,他提了一个大大的果篮到学校来看我。我在感动之余又有几分失望,从外观上看,他还是那么胖,还是那么懒散甚至有点落魄。从交谈中得知,他初中勉强毕业后至今没有再读过书,也没有正经职业,没有固定收入。借钱买了辆车“替别人送送货,最远跑过西藏”。听到这一番话我心头不免一惊,我很担心他替别人运送违法违禁的物品。送走他后我陷入了沉思,他三年初中学习生活的片段又在我脑海中重现: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睡觉,不完成作业,几乎没有及格的成绩。那时候政治还是中考科目,我希望他能尽可能地多得几分,于是“求”他问答题千万别留空白,根据理解去写,有字老师就好给分。没想到收上试卷一看,他在问题的答题处把他两个字的名字××,写了好几十遍,让我哭笑不得。他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洗澡,身上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没有劳动的习惯,不肯为集体出力,每周轮一次值日都要逃掉。就在初中毕业前夕,由于原计划的一次班级活动取消了,同学们交过的30元钱要退还给大家,他居然在没交钱的情况下从班长手里冒领了一份,我找他要回后,他在教室黑板上留下一行字:关老师王八蛋。我没有计较,在他没有拿到初中毕业证(因为分数实在太低了),又想去找一份工作时,我去找学校领导,为他“求得”了一张毕业证书。因为从心里来讲,我希望他好,希望他有美好的前途。但是今天看来,他从小养成的多种不良习惯,铸就了他懒惰、不求上进的性格,也决定了他28岁了还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甚至连个人生活还没有一个稳定可靠的保证。他的前途令我揪心。
个案三 机会在一瞬间消失

  下面记录的两段小材料,不是我的亲身经历,是我在报刊杂志上看到的,给我的印象很深。它们都从不同角度说明了习惯与命运的紧密联系。

  其一,一位国有企业厂长,在企业并不景气的情况下,接到了一笔国外订单,价值60 0万元,全厂职工闻讯欢欣鼓舞,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盼到谈判那一天,厂长与外商谈判十分顺利,眼看时已过午,厂长热情地邀请外商共进午餐,然后再正式签订合同,大功即将告成。可就在去餐厅的路上,这位厂长嗓子发痒,“啪!”一口痰吐在了地上。外商见状立即止步,表示合同不签了,结束这还没有开始的合作,原因是连厂长都不爱惜自己工厂的环境,外商怀疑这种企业领导人带领下的职工素质。看起来外商似乎有点吹毛求疵,小题大作,但是作为我们自己来讲必须反省的是,这一悲剧的制造者不是对方,而是本应具有较高素质的厂长。表面看是他的一口痰,实质上是他的一种坏习惯,而且是我们很多人不以为然、司空见惯的恶习,毁掉了一笔可观的生意,让全厂职工的希望变为失望,也使这位厂长错过了一次成功的机会。成败也许就是一瞬间。

  其二,一个大型外资企业要招聘部门经理。除了高学历的要求外,对应聘者的英语水平、应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等人力资源部门都一一进行了考察,能够闯进最后一关的只剩下了4位,应该说个个是精英了。最后一关是公司总经理亲自面试,4位小伙子准时到位,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总经理到来后扫视了大家一眼,4位先后自报家门。突然电话铃响,总经理拿起电话听了一下,然后满怀歉意地说:“对不起,我有急事先出去一下,请等10分钟。”随着厚重的大门的关闭,一个小伙子率先站起来,走到硕大的老板台边,其他三位也相继走了过去,四个人你翻看台历上的记事,我翻翻老板的文件夹,他坐在老板椅上体验了一下……大家谁也没闲着。10分钟刚到,总经理回来了,进门就宣布:“面试已经结束,很遗憾,你们都没有被录取。”四位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大惑不解:“面试还没有开始呢?”总经理说:“我离开10分钟,你们的表现就是我对你们的考察,本公司不能录用随意翻看别人东西的人,这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四个人同时失去了一个大展宏图的机会。有人会说,这是年轻人的一时疏忽,或者说年轻人不拘小节。我不赞同这种看法,我认为这就是在习惯养成方面的一个漏洞。不过我倒是相信,错过了一次机会,接受了一个教训,收获了一种好习惯,今后一定还会有更好的机会眷顾这些优秀的年轻人。

  现在,国内外专家关于习惯、性格与命运的观点,论证、专著越来越多,而且基本观点都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经过不断学习和研究,越来越认同这种观点,但是毕竟自己手头缺少第一手材料作为佐证(我会继续搜集和探讨)。根据我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水平,我可以作出的判断是:

  良好习惯助你成功,

  不良习惯为成功设置障碍,

  习惯的不断强化逐渐演变为性格,

  性格对事业的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 把握人生,从习惯入手

  因工作关系,二十几年一直少不了和家长打交道。我有一个感觉就是今天的家长和十年、二十年前相比,对孩子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家长们也有着很充分的理由:今后没有高学历在社会上就立不住脚,就没有地位;没有一技之长在社会上就吃不开。于是乎,《哈佛女孩刘亦婷》一出版,便在家长中掀起一股“刘亦婷热”,他们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也能成为哈 佛男孩或者牛津女孩,最不济也要成为清华男孩或者北大女孩(其实在很大成分上是在满足家长的虚荣心)。看影视明星出人头地,风光无限,于是家长陪着孩子挤破了电影学院等艺术院校的大门。这几年足球运动员又出风头又挣大钱,马上就有家长“从娃娃抓起”,期盼着也能培养出一个球星。而多数家长还是从战略目标出发,让孩子“全面”发展,除了正常的学校学习以外,在校外数学学奥数,英语学剑桥;学书法、学绘画、学乐器;学游泳、学体操、学跆拳道。孩子们岂止有一技之长,简直就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家长们真是在用自己的一片苦心,为孩子铺就成才之路。有许多家长在与我交谈中明明白白地表示:不指望孩子成什么才、成什么家,只希望他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能自己养活自己就行了。虽然看起来对孩子期望值不高,但不难看出是家长们对孩子“不是那个材料”的一种无奈,其实“望子成龙”永远是所有为人父母者的希冀。

  希望孩子出类拔萃,盼望孩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都不是过错,都是家长美好的愿望。但我以为凭借一技之长,尤其是文体方面的一技之长能够享用终生的,毕竟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而随着我们国家的富强、繁荣和不断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必将增速,现在家长们集中关注的升高中、考大学将越来越不是什么难事,“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终将被打破。据报载,北京有望在四年内普及高中教育。这对于在重压下的学生和为了孩子费尽心血的家长们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讯。可是孩子读了高中、上了大学,就一定能够成才吗?家长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吗?不一定!因为比起求得一纸文凭,教会孩子做人,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更有难度,也更为重要。下面所举事例就是最好的说明。

  清华学子刘海洋用硫酸泼黑熊,有才无德。

  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对同宿舍同学痛下毒手,连害四命,居然还冷静地把尸体码放在衣柜里,实属有才而无人性。

  首都经贸大学学生付强,为报复宿舍管理员放火烧宿舍。他的律师指出:在应试教育下长大的付强缺乏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

  洛阳工学院硕士研究生金继新,就为一门数理统计需要重修,迁怒于自己的恩师,用水果刀把夏蓓蕾老师扎伤。据说“他具有较严重的心理疾病,属偏执型人格障碍”。

  就在今年5月16日,江西医学院2000级在校大学生,手持水果刀在南昌市中心,1小时内连刺7人,造成2死5伤的惨剧。

  ……

  这种案例时常见诸报端,还是不要过多列举了。这都属于比较极端的个案。还有大学生跳楼等自杀事件时有发生, 女大学生当三陪小姐等等。至于说影视歌星吸毒、斗殴、搞

同性恋,运动员违规泡吧、服用兴奋剂、足球运动员参与 赌球等演技高而素质低的种种表现就不屑一提了。

  多年来我向学生及家长们力推我的教育理念:“人才”二字人在先,要成才先做人。做人看起来是个大题目,实际上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就是从培养孩子的每一个良好习惯入手,或者从纠正孩子每一个不良习惯做起。

  我案头有一本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成就一生好习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做法,的确是一本好书。作者把孩子应该具备的良好习惯及培养方法一一列举,面面俱到。家长如果能从孩子呀呀学语时就参考此书,肯定受益。但是根据多年的教育实践,我建议家长们对于刚刚升入初中,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重点培养三大习惯:诚信、读书、守时。我的理由有三:

  一、孩子从小学升入中学,换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再不好的孩子这时候也会萌生“改过自新”的愿望,不希望新老师、新同学再发现和抓住自己以往的过错,这是鼓励孩子进步的绝好契机。

  二、“诚信”是做人之本,“读书”可以提高修养,“守时”是规范一个人行为的基本要求,而这三个方面都做好了,自然就会促成了其他许多的好习惯。

  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塑性相当强,此时不塑更待何时。

说诚信

  诚信,这是今天中国社会的热门话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凸显出来的对人的基本要求。毫不隐讳地说,今天所以大张旗鼓地宣传、提倡、落实诚信,恰恰是因为社会上违背诚信原则的人和事太多了,以至于影响了我们的孩子们。

  表现一:撒谎。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在童年和少年时代曾把撒谎看作天大的耻辱,可是今天我却发现孩子们撒谎已经具有了普遍性。有些家长承认孩子染上了这种恶习并十分头疼,曾经就有一位妈妈为自己女儿的谎话张口就来而找我咨询,探究原因,寻求解决办法;也有不少家长过分轻信孩子的谎言而坚信自己孩子的“诚实”。

  表现二:考试作弊。这是目前在学校这个环境中最为盛行的不诚信的表现。从小学到初中,从高中到大学,甚至研究生考试和 成人高考,作弊人数有增无减,作弊手段日益高超,中、小学生们偷看邻桌一眼,夹带个把小纸条,纯属小儿科,孩子们几乎已经没有了内疚感。

  表现三:涂改成绩。改分是现在中、小学生惯用的伎俩,分为几种情况:一是糊弄家长,试卷发下来,或期末成绩册要带回家了,采取各种手段把不好的分数提高个10分、8分的,让家长高兴,起码不至于挨骂。至于让家长戳穿或老师发现,到时候再想办法敷衍,反正是过一时算一时,顾不了那么多。二是欺骗老师,每次考试老师批改完的试卷发下去,总会有人在错题上做手脚,然后要求老师给改分,哪怕是能加上1分,能凑个及格,也要去做。

  表现四:在时间上打折扣,钻空子。下午4点多钟放学了,6、7点钟才回家,明明是上网吧玩游戏去了,回家告诉父母老师补课了。就在前不久,我带领初三年级学生参加体育中考,乘坐大轿车把学生送回学校的时间是中午11点40分,到下午4点多钟一女生家长打电话找我,询问下午学校有没有补课,孩子到现在未归。我亦愕然,知道事情不妙。到晚上8点多钟回家,那位学生编了一通谎言,家长深信不疑,反过来打电话安慰我:“关老师,您放心吧,没事,我都问清楚了,是七八个女生在一起。”我心中不免可怜这位家长,女儿是约了一个男生单独行动,却轻易骗过了为她揪心了一下午的妈妈。

  孩子们的不诚实确实到了非纠正不可的地步了,一个没有诚信的人,即使有再多的学识,再高的学历,将来也不会被社会所接纳,甚至有可能自毁前程。其实据我了解,家长们对这种种现象深恶痛绝,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诚实守信,弄不明白孩子们怎么沾染上的这些坏毛病。如果要追根溯源的话,我的看法是:一、跟大人学来的,二、环境逼出来的(当然我不否认还有其他原因,但这两点我有根有据)。

  我的一个学生说话嘴巴不干净,总带脏字。老师要求并帮助他改,他理直气壮地说:“您先把我爸管好了,我就改。”看看,家长在和孩子犯同样的错误,而且孩子的错肯定是从家长那儿模仿来的,在宽容大人的前提下我们如何去要求孩子?情同此理,今天我们成年人的不诚信作为远比孩子们严重得多,且不说这种榜样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多大,有些家长确实是“教唆”孩子违背诚信,自己却浑然不知。例如,当老师的都有这样的体会,有些经常迟到的学生,拿着家长的说明或者假条到校,迟到理由往往是:今天早晨突然头晕,或头疼,或肚子疼等等。学生迟到一般也就晚到个四五分钟,凭直觉老师就能判断出它的真实性:大多数都是起晚了,家长怕孩子挨批评,于是写一张假假条,替孩子撒个谎。更有甚者,我刚刚送走的一个学习非常优秀的毕业生,初一、初二两学年无数次迟到,为此班主任没少做工作,因为他直接影响了班集体的荣誉。不曾想孩子道出的实情是:妈妈为了让他多睡会儿,每天把闹钟拨慢15分钟,先“好心”地欺骗了孩子,再找各种借口欺骗老师。还有的家长为孩子不完成作业写假条,为不参加集体活动写假条,和孩子一起编造谎言应对老师。

  今年五一有7天长假,我为初一年级同学设计了一项活动,叫作“自立,我能行”。要求每个同学用50元钱为爸爸妈妈做一顿饭。我的要求很具体,从采购开始,到自己动手做,米饭、肉炒豆角、素炒土豆丝、西红柿汤,由家长指导,但不能动手帮忙,然后家长负责按项目计时打分,学生自己记录下操作过程。这本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很好机会,但把预先发下的表格收上来一看,我的感觉是尴尬、失望、悲哀。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孩子并没有按要求去做,只是家长在表格上画了个√,然后每一项都打了20分(满分)。我的一片良苦用心被家长糟蹋了。孩子失去一次锻炼的机会事小,家长这种善意的欺骗,不是在教坏孩子吗?我不想指责家长,只是想提醒您,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一定要做到“正人先正己”,尽管这个“人”只不过是个孩子。

  2004年7月20日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临近尾声时,柳州铁路公安处民警杨顺德的女儿杨桢贞的一番话发人深省:

  “对于我,爸爸曾满怀愧疚地说过,多年来他只忙于工作,为我付出的太少太少。为什么要这样想呢?我真的从来没有这样的感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因为我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伴随着他直接或间接的积极影响。我在家养成了长时间安静地坐在书桌前学习的习惯,是因为身旁的爸爸那股专注的读书写字的劲儿,让我不好意思开小差;一进高中我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通过不懈努力被较早地批准为学生党员,是因为从小受到爸爸的共产主义信仰和社会责任感的熏陶;我在大学里勤工俭学,去年圣诞节把攒下的第一笔家教收入500元寄回了家,是因为从小就对自己许诺要做个像爸爸那样孝顺的孩子。如果说我对爸爸有什么要求的话,那就是希望他能好好保重身体,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爸爸的健康和快乐。”

  这一期节目的题目是《谁能把孩子带出网吧》,我没有从头看,但是最后让我感动的,就是这位杨警官在为他人的孩子忙碌时,好像忽视了对自己女儿的教育,实际上他的行为,他的以身作则是最高层次的教育。

  另外,作为老师,我们认为孩子在上学期间迟到、缺作业等等行为属于正常范围内的过错,家长如果不为孩子作伪证,就让老师批评,甚至惩罚了他,让他为自己的过错付出点代价,未必就是坏事。而家长在这个时候对孩子施以“爱心”,用不恰当的方式袒护孩子,您却在给孩子充当不诚实的榜样。

  孩子的不诚信一方面是跟大人学来的,另一方面也有的是被大人逼出来的。实事求是地说,今天的孩子虽说物质生活够丰富,不能算不幸福,但是学业负担以及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确实超出了他们这个年龄所能承受的范围。怎么办呢?毕竟是孩子,他们就要开动脑筋,想尽一切办法,钻老师和家长的空子,能多玩就多玩一会儿,能偷懒就偷点懒,能少挨老师的批评,能少挨家长的骂……那就只有撒谎,时间一长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说到家长“逼”孩子,我也为家长们叫屈。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疼还疼不过来呢,干嘛要跟孩子们较劲?这一个“逼”字里面又包含了多少无奈,作为矛盾漩涡中的老师与家长不也是苦衷多多吗?

  一次,一位年轻班主任向我抱怨一位学生家长,缘由是老师看好这个学习不错、很精干的小男孩,让他在班委会中担任职务,却遭到家长的反对。作为年级组长,我当然对家长的这种态度不能认同。于是在一次家长会上我便对这件事提出了质疑,并自觉理直气壮。没曾想,这位家长十分坦诚,主动打电话给我,承认“您批评的那位家长就是我”,而且很坦率地亮明自己的观点:孩子浮躁,成绩并不理想,不管怎么说最终还是得拿分数来说话,竟然说得我也无言以对。因为家长肯花高价让孩子上我们这种民办学校,毕竟是冲着“考上好高中”来的,当个小干部多多少少要分散一些精力,花费一些时间,难免对个人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家长的这种“现实”也不无道理啊!

  至于素质教育,做人教育,虽然说起来是今天教育的主旋律,但是中考、高考还不是以分数定终身吗?《现代教育报》曾以“该不该按分数排名”进行讨论,正方、反方都振振有词,各说各的道理。据说某省教育主管部门还出了文件,对于敢顶风违纪,给学生排名的学校领导、老师以处罚。看完上述这些讨论和报道后,我不禁想问:到底是谁在给学生排队?是老师?是年级?是学校?作为多年的班主任、年级组长,我不否认我们每次期末大考后肯定排队,甚至一些主科老师在平时的小测验后都“习惯性”地把学生所得分数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一遍。但是我们给一个班的学生排队,给一个年级的学生排队,不是缘于中考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全北京市范围内的大排队;高考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全国范围的学生大排队吗?没有这带有权威性的大排队,何来一校、一年级、一班的小排队?所以我的感觉(不知这种感觉是否正确)是:中考、高考的大环境在“逼”学校,学校在“逼”老师,老师在“逼”学生和家长,家长只能“逼”孩子。那么在这整个链条中的一头一尾,不就是“应试教育与学生学习”之间的矛盾吗?素质教育的口号也喊了不少年了,起码中学生的学习负担没有实质上的减轻。在社会大环境和形势的逼迫下,自觉的孩子再逼一逼自己,不自觉的孩子也就逐渐练就了“撒谎”的本事,躲过一时是一时,应付一天是一天,得过且过——这也算是孩子们的一种反抗形式吧!
说读书

  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受益终生——这是我的切身体会,也是我教子的成功之处。

  我成长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化生活没有今天这样丰富多彩,那时候在学习之余看课外书是我的一大乐事。我永远都会记得我在小学四年级看的第一本小说《林海雪原》, 以后就一发不可收拾,《苦菜花》、《平原枪声》、《牛氓》、《叶尔绍夫兄弟》……一本接一本,到上初中时开始涉猎中外名著,“文化大革命”中闲赋在家更是到处借书,甚至偷看了当时的禁书《三家巷》、《苦斗》等。而这些读书的经历为我三十多岁考大学和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都作了很好的铺垫。就是今天我敢于拿起笔来完成自己出书的梦想,也得益于多年来读书的好习惯。

  说到教子的成功,我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写到“读书的习惯成就了我的儿子”,在此不再重复。对于孩子来说,多读书、读好书肯定也是每一个家长所希望的,但是不容乐观的现状是,喜爱读书,有良好读书习惯的孩子真是少之又少。就我曾教过的初、高中学生来说,以书为友者少,写作困难者多;读过中外名著者少,看卡通漫画者多;看小说的少,看时尚杂志的多;家长们关心孩子中文水平的少,重视孩子英语成绩的多。二十多年与孩子们相伴,我深切地感到他们的文学素养在退化,甚至出现了理科非常优秀的中学生读不懂数学题、物理题的现象。说起孩子们不爱读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能单纯从孩子身上追根溯源。整个社会人们心态的浮躁,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孩子;家长不读书,业余时间打扑克、玩 麻将、看电视,没给孩子作出榜样;文化文艺生活的丰富挤占了孩子们看书的时间;网络和电视使孩子们获得信息的速度要比读书快;大量国外卡通漫画看起来轻松愉快不费脑子……原因多是客观存在,但这些不读书的理由都是可以避免的。家长如果真的认识到孩子多看书对于成长的意义,真的想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即使孩子已经十一二岁了,也还来得及,教您几招,不妨一试:

  第一招,有准备地坐下来,和孩子谈谈自己对读书的认识过程,检讨自己过去对读书不够重视,以后下决心要和孩子一起读书。(也许孩子没听进去,没关系,说,只不过是个开场白,关键是在后面的做。)

  第二招,家长以身作则,静下心来读书看报,给孩子造就一种学习的氛围。(这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再多说什么,只管坚持做下去。)

  第三招,陪孩子转书店、逛书市。也许这种要求一开始会遭到孩子的抵触,但您只要能把孩子“引诱”进去,他逐渐就会受到感染。如北京图书大厦这种大型书店,每年在劳动人民文化宫或地坛举办的大型书市等等,一定要多去、常去、反复去,不断强化这种氛围对孩子感官的冲击,就会使他形成兴趣。

  第四招,从书市、书店回来要有收获(家长一定要舍得投资)。让孩子自己选择,也许他的选择不符合家长的初衷和意愿。先不要着急,慢慢再指导并改变他,孩子只要肯看,就不会白买。

  第五招,要求孩子(注意,这里是要求,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读书。可以首先选择一些故事性强的如《西游记》、《海底两万里》、《福尔摩斯探案集》等,孩子很有可能一开始看不进去,给他做一点点量上的规定,比如说今天只看20页就算完成任务,看完后给爸爸或者妈妈简单叙述一下故事情节(一定要注意及时表扬鼓励),然后逐日增加,循序渐进,只要坚持下去,肯定见效果。当然这需要家长的严格、执着与耐心。(其实在我所支的这五招中,最难做到的是第二招——家长的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容易,要求自己可就难了。)

  其实如果孩子从小就养成了爱书看书的良好习惯,哪用得着费这么大劲。但是我听到了太多太多家长向我诉说“孩子就是不爱看书”。如果家长打心眼儿里真的着急了,那您就得下定决心,付诸行动,表率、引导、鼓励、强制结合起来,一步一步把孩子领进书的殿堂。提高孩子的文化教养和内在素质在此一举。
 

  说守时

  遵守时间,对自己来说是一种好习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是一种礼貌和信用。总之,守时与否体现了一个人基本素质,不可小视。

  从古到今,关于时间的重要性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有诸多说法: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

  浪费别人的时间就等于图财害命。

  ……

  但大多是从珍惜时间的角度对人们的种种提示,而遵守时间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或者认为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所以才出现了家长故意把表拨慢让孩子迟到的现象。作为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经常迟到的同学总是那几个,大多数人一般不迟到。许多同学六年初中、高中下来从来不迟到,这不就是一种习惯吗?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那些经常迟到的同学每天早晨手忙脚乱的情景,这和家长没关系吗?无论孩子或家长,能否从下列表现中找一找自己的影子,藉此来判别一下自己是不是一个没有时间观念,不守时的人:

  A.上学(上班)经常迟到。

  B.不迟到,但总是慌慌张张踩着铃声进门。

  C.与朋友、同学、同事约会大部分时间是别人等自己。

  D.学校组织集体活动,经常是同学们集合好了你才来。

  E.随团旅游(或学校组织春游、秋游)分散活动后,不能按规定时间到达集合地点。

  F.向家长保证上网不超过两个小时,但一般都会超过规定时间。

  G.绝大多数同学两个小时能完成的作业,经常要磨蹭三四个小时。

  H.课间十分钟休息,经常是先玩够了再匆匆忙忙跑去上厕所,甚至耽误下一节课。

  以上几种表现只是我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如果在你身上时有发生的话,我就毫不客气地告诉你:你是一个缺少时间观念的人,你是一个不遵守时间的人。这种恶习不改,就会影响团队合作,会招致别人的反感,会失去很多成功的机会,对事业、对个人发展都有百害而无一利。尤其对于今天的孩子们来说,未来的竞争既是全方位的,又是具体到每一个细节的,不容你有这样那样的不良习惯。今天在中国境内的一些大跨国公司像壳牌、宝洁、诺基亚等在招聘人才时,就十分重视对应聘者时间观念的考察。作为家长要为孩子的将来负责,就不可忽视这些看起来似乎不重要的“小毛病”。

  您也不妨一试:

  像培养读书习惯一样,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让孩子明显感觉到您的惜时、守时,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时间概念,例如经常说:“刷牙一般用3分钟”,“半个小时之内我要让你吃上饭”,“今天的作业争取9点以前做完,然后我和你一起看NBA”,“打一个小时篮球啊,自己掌握好时间,超了从下次打球时间里扣”。注意,这种强化必须是正面的、积极的,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增强时间观念,逐渐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再次,要纠正孩子不守时的坏习惯,也需要适当采取一些强制措施。但家长要做到不急不恼,要有和蔼的态度,严格的措施。例如,有些孩子早晨赖床,怎么叫就是赖着不起,家长每天早上是连喊带叫,连拉带拽,甚至上中学了还要抱起来。好不容易起来了,不是顾不上吃饭,就是忘了带作业,还时不时迟到,挨老师骂,其实这都是家长惯出来的。我的建议是,您给他买一个闹钟,郑重其事地向他交代清楚:从明天开始我再不负责“叫起”了,只负责按时把早餐准备好,而且要求你必须吃(因为我不能白做),你迟到就让老师对付你,我不管了。我曾经教给家长这么做,效果非常好,家长都奇怪“我不叫他了,他每天自己想着上闹钟,铃一响顶多磨上两分钟,自己就起来了”。家长不懂,这恰恰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独立与依赖兼而有之,你不让我独立我就依赖,就耍赖;让我独立了,我能行!

  再例如现在有的孩子写作业磨蹭,耗时间。我在我校初一两个班做过统计,学生一般都能在9点钟前后完成作业,上床睡觉。但居然有的家长反映作业太多,孩子要写到十一二点。经过调查,实际情况是这些孩子不抓紧时间,先玩后学,主要是等家长下班回来学给家长看;或者边玩边学,已经养成了不专心学习的坏习惯;还有的就是故意耗时间,以免家长再额外给加作业。我的学生刘川就让自己的这种“磨”和“耗”给害苦了。一篇作文课堂上40分钟他能完成,回到家里写,两个小时也不一定能写完。我在他上初一时就注意到这个问题,给他写的评语是:“高高大大的男孩子,不急不火的慢性子,品行端正,乐于助人,老师越来越喜欢你。慢,是你学习中的致命弱点,磨掉了太多的时间,比其他同学做题少,看书少,休息少,你不觉得吃亏吗?提高效率一定会提高学习成绩,希望你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我要求他妈妈配合我,写作业时在他面前放一个闹钟,要求他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否则就不让写了,让老师批评处理。家长反映不错,见点效果。可惜家长不能坚持用这样的方法要求和督促孩子,使得他的不良习惯还是占了上风。三年后中考成绩很不理想。刘川是个好孩子,但是每人一天只有24小时,他却需要48小时甚至更多才能做好别人一天所做的事,时间对每一个人是绝对公平的。

  我在这里喋喋不休地讲了诚信、读书、守时三种良好习惯的养成,可能有人会质疑,还有那么多需要提倡的好习惯就不该培养吗?像认真听讲的习惯、帮助他人的习惯、讲究卫生的习惯、自觉学习的习惯等等。我肯定地回答,都要,好习惯多多益善,但都需要从小培养,我所针对的是即将从少年步入青年的孩子,在这阶段好的习惯已经形成,有些坏习惯也已经附着在这些孩子及其家长们的日常行为中了。尤其咱们中国的家长有一个特点,就是怕别人批评自己的孩子,听到外人说自己孩子的不是就大为光火,可是自己数落起孩子的缺点时又会滔滔不绝,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好像浑身都是毛病。因此不能急于求成,有重点地培养良好习惯或纠正不良习惯,才有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结束语

  “为了他(她)我能做的都做了,以后不落埋怨,不留遗憾,至于孩子自己做得怎么样,那就是他自己的事了。”这是这几天我听得比较多的一番话,因为就在昨天(2004年7月30日),中考录取工作结束了,心急如焚的家长和学生们网上查、电话问,基本都知道了自己的去向。当然喜和忧也就接踵而至,考上理想高中的喜形于色,不满意的甚至于落榜的不仅仅 是郁闷,更主要的是考虑下一步该怎么走,如何去面对现实,弥补已经出现的遗憾。这时候考试不理想的孩子个个都像霜打了的茄子——蔫了,因为没考好,理亏了;而家长们则一托关系二花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有高中上。教育投资对这部分家长来说寄托了希望也包含了些许无奈。我为我校刚刚毕业的一些学生算了一笔流水账:

  初中三年 3.9万元(含学费、杂费、书费等)

  三年中 周六、周日各种补课班提高班(家教)约1万元

  高中 择校费3万元(这还得在允许择校的分数范围内,否则费用更高)

  高中三年学杂费、书本费、节假日上课费等近1万元

  高中期间如果继续请家教或上各类辅导班大约需2万元

  这样粗略统计,初中、高中六年下来单纯花在教育上的费用就要突破10万元。也许对于今天的一些家庭来说这笔钱不算什么,完全能够承受。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钱能买来什么?能不能买来孩子的美好前途,能不能实现家长的期望,哪怕能唤起孩子自强的动力?我目睹的结果基本都是否定的。因为这里面有两个难以克服的因素:其一,孩子从小到大,你大方地给他花钱花惯了,孩子就把花家长的钱看成是理所当然。尽管他在一瞬间会觉得几万元钱上学贵了点儿,心中掠过一丝不安,但很快就过去了,孩子的潜意识中觉得“你就应该给我花这笔钱”。眼前就有一例:刚毕业的一个男生,由于重理轻文,努力不够,中考成绩不理想,没有被理想的高中录取。我打电话问他“花3万可以择校你去不去?”他连一秒钟都没有犹豫,脱口而出:“去!”他父亲考虑到孩子认为钱来得太容易了,已经不懂得珍惜,于是很理智地拒绝了他的要求,我认为是对的。其二,孩子多年积淀下来的没毅力、不会听讲、不抓紧时间、贪玩儿、不爱动脑子、粗心大意等等不良习惯,甚至人格缺陷,不会因为家长花了几万块钱,孩子一感动就全改了。所以当家长的钱花了以后,孩子该玩还得玩,该懒还是懒,该不学仍旧不学,家长用钱打了水漂的大有人在。

  家长到底该给孩子什么?尤其是像北京这种大城市里的家庭, 家庭教育的“内功”就在于先要让孩子学会“做人”,而不要急于求“才”。懂得做人的道理,有健全的心理,完善的人格,良好的习惯,健康的体魄,不用家长逼,孩子自己会向成才方面努力。爱因斯坦说过:“智力上的成就,更多的是依靠性格的伟大。”

  加拿大著名企业家G·金斯利·沃德写有《商人家训》一书,用自己短暂的四十年人生奋斗经历来激励自己的子女。我认为这是他留给孩子的最宝贵的遗产。现摘录其中一段与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共勉:

  我的人生准则

  准则一:乐观的心态

  准则二:树立你自己的目标

  准则三:持之以恒

  准则四:端正诚实的态度

  准则五:建立你自己的团队

  准则六:迅速做出你的决定

  准则七:活到老,学到老

  准则八:注意身体健康

  准则九:记住你的家庭,除了健康它是你最重要的财产

  准则十:对自己充满自信

  作为一个成功商人,G·金斯利·沃德先生的智商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通过他成功后总结出来的《人生准则》,更让我钦佩的是他的情商——非智力因素成就了他的成功,而他留给子女的“财富”恰恰是中国的父母最应该学习与借鉴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