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柔若无骨,宛若婴儿

 大道本无边 2012-06-09

柔若无骨,宛若婴儿

    老子《道德经》中有一句“抟气至柔,能婴儿乎?”,是修炼的至理名言。早在古籍《山海经》中也有这样一个记载:“无骨子,食气、鱼。”意思是说,通过吐纳呼吸的锻炼,加上食用鱼类以养生,人就能达到柔若无骨的状态,故称“无骨子。”

可见,古人已经意识到身体柔软对生命至关重要。

看一看自然界树木的枝条就清楚了。

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新生的嫩枝,随风飘舞,妩媚婀娜,柔软多姿,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而老旧的枝干,却干枯硬脆,轻轻一折就变成了两截。

再看婴儿的肢体,就像那初春的嫩枝,伸展灵活、自如。而衰老的肢体,就像干枯了的树枝,变硬变脆,动作呆板、僵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现代医学从生理学的角度,科学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人在幼年的时候,构成身体的主要成分——水分占有优势。因此,皮肤水嫩光滑,肌肉富有张力,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灵活而有弹性,骨骼的柔韧性好,肢体柔软,伸展自如。

    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水液代谢的改变,机体内的含水量不断下降。皮肤因缺水而干枯起皱,肌肉变得萎缩、松弛,关节腔中的润滑液不足,使关节变得僵硬、屈伸不利。特别是负重量最大的腰、膝关节,由于润滑关节的浆液减少,关节面变得粗糙不平,组织硬化,关节出现摩擦音,关节增生、疼痛。有一句话说,人老先从腰脚老。人上了岁数以后,无论面相上长得如何年轻,但从体态上一下子就能看出年龄。走路左右不稳,动作迟缓,步履沉重,看起来拖泥带水,很不利落。这个现象用中医的观点来说,就是经络阻滞、气血不通。

通过修炼实践,可以使人僵硬的关节得到软化、柔韧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柔软的状态。当然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衰老是渐进的,因此抗衰老的效果也是需要时间的,它是一个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果能经常性的通过练静功使关节处于放松状态,练动功使关节气血保持通畅,关节的老化就能减慢。长期坚持下去,动作就能变得轻捷、灵活,体态也变得挺拔、舒展。

    在修炼过程中,随着功力的提高,会感觉到肢体关节变灵活了,腰腿变柔软了,身体变轻了,动作变快了,甚至有时候会有一种身轻如燕,飘飘欲仙的欣快感,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的状态。即使上了年纪,走起路来,也是步履轻捷、脚下生风,昂首挺胸,看起来像年轻人一样充满了活力。

    这个过程,需要时间的磨练。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万不可心浮气躁,刻意追求。

    如果在平时行走时,注意姿势,挺胸抬头,可以有助经脉气血通畅,更好的巩固练功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