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桩功十七则

 我欲浩歌行大荒 2023-06-12 发布于山东


1、站桩是外静内动,紧松连接,扽筋牵挂,疏通经络,畅通气血。有病调病,无病强身,站桩拉筋扽筋,从锻炼中休息,休息中锻炼,提高免疫力,自愈力,站桩修心养心,返先天,练本能,恢复婴儿状,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动,有一个好身体比什么都好。站桩是个宝,生活离不了。拉筋气血通,扽筋去瘀堵。紧而不能僵,松而又不懈。沉肩不坠肘,什么都没有,练紧不练松,到老一场空,松紧勿过正,阴阳得平衡。站桩要坚持,收获正能量。

2、越是复杂的东西不是好东西,越简単越好学的才是真东西,会教的老师把复杂东西教成简单化、而不会教的老师把简单东西教成复杂化、站桩功的状态下,筋绝不可出现松懈无力的情形,相反筋必须保持得力且舒适的状态,即放松至筋柔又不至使其失去正常功能的状态;而如此始终方能符合在保持骨架的持续中正的同时又整体舒适得力的这一站在此筋的放松柔软与骨架的挺拔中正互为表里,相伴相生

3、舒适是筋的松柔,得力是骨的中正,两者相依适度互为依附与支撑不可偏废。双推手的力在于手脚对开,要有一个中定才能保障动作出力。中定可以在中轴 也可以在空中一点。这点一定要在手脚的连线上。石头的劲不出来,是他的特点。要知道不动最厉害。只要他动了就有机会。有的问题不能问,好东西是感觉不到的,所以也不要转动,中轴不动时的转,有没有劲也不要问,不让使劲是因为,因为初学者一使劲就错,劲无感觉才是好的。最基本的基本,练出轴来,有了墙这样的不动的点和界。造出一个形来,形的结构力,把来力返回去。

4、上下九节劲,节节腰中发,胯关节以上,两软胁以下为腰。心有中心之意,是人体重心所在。皆发于丹田,收于丹田,上虚下实,中气存于中,虚灵含于内。内走五脏百骸,外行肌肤皮毛,运行周身,达四梢,通九窍,肌肤发胀,手指发麻,足跟发重,头顶发悬,丹田发沉,膀胱发热,虚实在于腰肾的转换。腰肾转换的枢纽在腰肾命门穴,命门穴始终以意贯注,才能中定而不摇摆。动作时以命门穴为原动力变换虚实,机由已发,力从人借,弧形走化,直线发出“全身都是拳”含胸塌腰犹为重要,拧腰、活腰、塌腰、松裆、合裆、扣裆。

5、拧腰时裆须扣;活腰时,裆须松;塌腰时裆须合,躯干正直,立身中正安舒,上下一条线,只有尾闾正中,才能神贯顶,支撑八面。正有助于重心的稳定,能使内劲通过腰轴的离心力推动贯注于四肢梢端;松是腰部略向内收,两胁放松,腰劲下塌。腰部松活,气自下沉,下盘稳固,上下肢运动起来才能圆转、灵活、有力“腰不可软,也不可硬,折其中方得”塌腰使腰按生理曲线塌住,无论进退、旋转,要掌握整个肢体的重心。以腰为轴,带动四肢,腰动步动,步动腰行,上下相随。

6、肌肤骨节,处处开张,外形最大之动变“蓄势”状态。蓄势充足才能有发放之威力“内清虚,外脱换”。只有用“易筋、易骨”的方法,才能使自身筋骨从根本上转变,才能达到“脱胎换骨、脱壳换相”“截长”是“截”去筋骨的僵拙之力,使筋骨通灵,只有自身外形的“柔若无骨”才能适应拳术攻防较技时“随其变化而用招法”的法则“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百折连腰竟无骨”“形体应当似水流”骨节处精神填实则形如钢铸如铁如石,屈之不能伸,伸之不能屈,气力方全“骨节要对,不对则无力”骨质强度增大,骨坚如铁石“意敛内气入骨”“接骨斗榫”“初期练拳要有力”练出柔弱无骨之艺境,才能有较技攻防的。

7、“善变无形又无穷,不疾而速得真宰”之运用,才能具备“随其变化用招法的神拳艺境”,才能有“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毫不受力的功夫,人站立的好处是解放上肢,副作用是长时间负重,脊椎容易退化,退化到一定程度,骨骼变形,压迫经脉,导致病变。注意以胸带手,以腹带腿,抓住轴线,曲中有直、直中有曲;忌用拙力、忌过分拉伸脊柱。重视龙骨之根即:左胯-盆骨-右胯联合体,是核心中的核心。任何动作,都是在其转动下带动的。此动百动,此静皆静。

8、关节拉长了才能锻炼筋膜,后背的脊椎拉长要虚灵顶劲,要敛臀,膝盖微曲,膝盖向外一展,胯就开了。踵关节开,脚跟不离地,膝盖前跪一点点,意在身体之外,目视前方,但能得见六路,耳听八方,炮响不能惊,针落能听见。敛臀和脚尖向前微内扣就是内裹,膝盖微曲外展就是横撑。真开胯,两脚半尺宽,胯也是开的。假开胯两脚2尺宽,还是尖裆。

9、尾椎骨前抵,撑必有裹,裹不住就撑出去了,裹必有撑,撑不住就裹成团了。膝盖可以前跪,姿势可以低些,注意全身关节放长,内里要敛入脊椎骨,站桩主要是把这个状态记住。然后随时随地都保持这个状态,包括生活和练拳。膝盖外展后,髋关节拉长,两肩前合,下沉,小臂前送,自然肩肘拉长。分了以后才有合,掤劲是各个简单的分,合起来以后出现\涌现的。

10、拧毛巾两脚是平的,小臂像一根棍,不松也不紧这个状态。胳膊一伸一节一节的找这个扣,到了最后这个扣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内循环扣。胳膊伸好一放,用肘去推他。肘推是肩往下压,压到肘上,肘把小臂推出去。肩压 胯提 肘出,肩往下压不能往前走,不能跟肘同步 ,手肘一条线,手不能跑偏,定住一边另一边做动作。左肘出右胯不动,右肘出左胯不动,力遇到墙折返回去。练实用拳法就是把身体练成一个形又一个形。

11、功到自然成,功夫有没有练到位,身体自会给你答案,松的本质是内气在身体内各个部位畅通无阻而逐步凝聚成内劲,继而使身体像松树一样对外来力量既能化解又能反弹的一种特殊状态,肌肉骨骼有很清晰的下沉感,浊气也能顺畅下沉至脚底,身体柔软地像没有骨骼一样,身体内部充满的都是内劲,意识指挥着内气和内劲在身体内部的运动,身体的爆发力、攻击力和化解敌人来力都是靠意识指挥的内劲来实现。

12、肩松的关键是手指这一梢节的松,手指不用力,肩部自然用不上力,长时间的坚持后,双臂就如风摆杨柳,如杨柳般轻飘飘毫无力气,腰部松是为了坠腰、塌腰,腰隙形成后,腹部容易松静,胸部松形成后,以膻中穴为中心,腰隙的形成可以使两个胯关节以会阴穴为中心行走,裆部的松是胯关节松开的标志,随着功夫的提高,整个腰部像空气一样没有重量,走路非常轻松。最后整个身体也像没有重量一样。

13、练习站桩要时刻想着孩子玩耍时的状态,孩子在玩耍时,总是不急不躁,慢慢进行,头顶似有绳悬,头部有微微的悬空感,找到让头坐到脖子架上,舍掉脖子肌肉的感觉。头颅要放正,眼睛平视,下巴处分开两股力量沿着两脸颊骨下侧紧贴两耳后根上行至两耳正上方,再由双耳正上方上行至百会穴,练习时找到这两股力量并在百会穴汇集,很容易做到顶头悬,不但能反观内听,且能耳听后方。

14、体会胳膊的松感觉,两腿站直后弯腰,两臂自然下垂,感受此时的肩部、肘部、腕部的感觉,记住这种感觉,在练拳中始终保持这种感觉,想象着这两条胳膊不属于自己,像两件身外物挂在肩上,手指就会慢慢有肿胀的感觉,如果微微把手指张开,感觉更强,如此长时间练习,就可以将胳膊松透,肩膀不能上提,注重上肢梢节的松,手指千万不要用力,寻找或者保持松透的感觉,仿佛有细绳拴在手腕处,来牵动两臂上移,长期如此练习,胳膊松透指日可待,肩胛骨由肘尖的动作方向外展,不久肩胛骨也会松开。

15、肩胛骨松开后,两手臂才能内劲贯通,含胸后形成拔背,含胸拔背、劲由脊发就是这个道理。裆开则双胯开,则下肢运转灵活,进退不僵滞,腰转自如。开裆的秘诀是塌腰、泛臀,松的关键部位,四块即两肩、两胯四个大关节,胸部的松是指拔腰束肋后的松,拔腰束肋使人体胸腔成为一个整体,两肋易围绕着膻中穴行走阴阳劲,胸部和四大块能松,周身全部就能松下来、沉下来,从根节到梢节,松到手指肚和脚趾头,做到了百分之百地松。

16、提水的动作练习胯的幅度,前胯后肩的关系,胯要翻过来过界。在自己身上做转的动作,把“不转”的效果打到对方身上,前胯的拉开(腰有一个转)作用到后肩,后肩作用到对方身上是直的、不转的。“不转”才能起作用,转了就化了。前胯伸开后肩不转,后肩是直的、是平板移出去。进去,压缩自己,塞满对方,手不动蹬脚,伸开腿(把腿从丹田拔出去)脚后跟扽地、弹委中、伸开胯。

17、草木之根埋于土,人之根本悬于顶,立桩练骨既从上至下,如衣浸水而高悬,骨正直而挺立,力凝聚而下沉,足下生根,稳似山岳。气在长不在求,贵在养不在努,用在练不在运,丹田动一发而牵全身,疼者气之所示,坚持即是。酸者求之过促,当知过犹不及,稍减是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