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与人道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并将成为21世纪的饮料大王,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种茶。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国”。 说起喝茶,前年和一同学一起去看望一位老师,刚进屋,老师就热情地泡茶给我们喝,这茶叶入口有种淡淡的红枣香,饮之十分醉香可口,不料老师却说:“唷,我不好意思,我取错茶叶了。” 继而,老师从另外一只茶罐中取出茶叶,又为我们各泡了一杯。我正在纳闷,不知何故?老师说:“刚才我拿的是去年的陈茶,现在的才是今年的新茶。” 我问:“这新老茶叶是如何辨别的?” 老师说:“我只需看茶叶的形状便知,在水中像茶树上一样生长的必是新茶,而一旦浸入水中,杂乱无章的就是陈茶。” 我再观杯中绿茶,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开来的身姿果然像极了茶叶未采摘下来时的模样,它的叶儿是直立的,在开水中漾啊漾的。 而陈茶则不然了,它在开水中翻滚,叶儿是漂浮着的,显得没有规则。 老师说:“茶叶其实也是有灵性的,它就像一个人,不管遭遇了什么,它总是保持着性格,轻易不会改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就会慢慢失去自己的品性,最后只是成为一种茶,它唯一的用途就是解渴了。” 老师的话让我第一次知道茶叶也是有茶性的。而据我所知,茶叶在水中的形态与茶叶的制作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老师听罢,微微一笑说:“没错,按我说茶叶就是一个人,人一出生时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经过岁月的打磨之后,就成了形形色色各种风格的人。” 听到此处,我恍然。 茶道即人道。炒制好茶需要在温锅中慢慢的揉抄,长达数个小时,茶中大味慢慢集聚。而若要抄制粗茶,那就筒单了,把锅加热,半个小时足矣,但这样的茶满是焦火之味,饮之索然无味。 茶道的核心是“品”,茶道的终极追求是“真”。人的不同的人格修养,必然产生不同的茶道、茶德。有人品茶,笑里藏刀,品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有人品茶,风声鹤唳,品出刀光剑影、金戈铁马;有人品茶,虚怀若谷,品出才思泉涌、神接宇宙;有人品茶,神定气清,品出怡然自乐,天地大同,与世无争…… 人的生命认识和人生目标不同,对茶道的真正高峰境界自然有不同的领悟。有人求名,却名不符实;有人趋利,却惟利是图;有人一派真我,而名利双收;也有人淡泊风骨,而知足常乐……中国茶道,就是人道。一个首先是真实诚实的人,才是一个为人正直善良、为民所喜所爱之人,也才是一个可以接纳、可以交心、可成知己、可为事业共谋发展之人。这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是人道的精髓,是人性的原则。 茶里,沉积着生命况味,凝集着芸芸众生,品茶,就品味人生、感念苍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品性为什么高低不同,有时候不是因为你自身的问题,而是看在生活的这口锅里,你的灵魂被揉抄了多少回。 天地万物,由道而生,遵循着千古不变的“自然、本我”的规律,“茶道”如此,“人道”也是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