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复苏带来主题性投资机会 3只股爆发在即安徽水利: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53.13亿元,同增38.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53亿元,同增24.4%,实现EPS0.75元;全年新签合同达到68.73亿(含BT项目),同增72%。公司坚持大力发展BT业务。公司将显著受益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随着6大支柱产业的转移,必然带动基建、房地产的需要。而BT模式项目对业主的资金要求低,正逐步推广。地产业务发展稳定。11年公司地产开工面积32万平,开盘面积29万平米,收入10.5亿元,同增4%,营业利润5.15亿元,同增54.7%。2012年公司地产业务谨慎调整节奏,利用在手土地储备稳步推进开发业务。公司2012年力争实现73.7亿的收入规模,利润总额3.22亿。水利政策落实良好带动公司施工增长,BT与地产稳步推进保障业绩。预计公司12-13年EPS0.83、1.06元。增持,目标价16元。 葛洲坝:国内第二大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市场中占比约15%。11年实现营业收入465亿元,同增2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1亿元,同增12.6%,实现EPS0.45元。2011年度新签合同额725.3亿元,为年计划700亿元的103.61%,比上年度增长30.43%。其中,新签国内工程合同额417.09亿元,约占新签合同总额的57.51%;新签国际工程合同额折合人民币308.21亿元,约占新签合同总额的42.49%;新签水电工程合同额317.56亿元,约占新签合同总额的43.76%,同增94%。08-11订单收入比一直在1.5,储备项目充足,在资金落实后,业绩释放有望加速。国际合同占比不断提升,2010年项目今年实施较多。2012年葛洲坝经营目标合同签约850亿元,产值526亿元。预计公司2012~2013年EPS为0.6、0.84。增持评级,目标价9.5元。 粤水电:公司是广东省唯一以BT模式承接水利水电工程的公司,项目经验丰富。11年营业收入40.23亿,同增2.4%;净利润0.71亿,同减22%。2011年公布大项目金额65.4亿元,为2010年全年大项目的112%。预计明年水利建设大力支持的背景下,广东省水利建设不会放慢,西南其他地区也会加快水利建设,预计明年订单增速会加快。2012年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总收入增长10%,净利润增长5%。连续两年订单收入比1.5,西南水利项目资金到位,项目开工加快,预计公司2012-2013年EPS0.23和0.29元,目标价9.2元,谨慎增持。 地铁:建设迎来高峰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等特点。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截止2011年12月底,全国共有14个城市的53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投入运营,运营里程达到1682.21公里。 铁道部在截至2015年的十二五规划中,城市地铁建设将达到顶峰,到2015年,中国城市地铁项目的总投资将超过1万亿人民币。约28个城市获得政府批准建设地铁。 2012年计划开通26条线,总长度超过600公里 全国地铁建设到2011年已经基本完成了28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地铁建设或将成为2012年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支撑部分,一季度多地区已全面开工,建设进度明显加快。按照全国各城市地铁建设规划,北京、上海、武汉、重庆、大连、东莞、苏州、沈阳、杭州、哈尔滨共26条线预计开通,总长度超过600公里。 各城市地铁处于建设高峰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迎来黄金发展期,各主要城市地铁建设大部分都处于施工在建阶段。北京12条线全部在建,总投资规模约1232亿元;上海规划10条线其中6条线施工在建,3条线即将开工,1条线尚处于勘察设计阶段,总投资规模约1007亿元;深圳10条线其中6条施工在建,4条线处于规划报批阶段,总投资规模约756亿元。 隧道股份:优势一:经验丰富。隧道股份是上海隧道建设的主要公司,在软土质隧道挖掘方面积累了其他公司无法比拟的经验,因此,在软土质城市的地铁建设中,公司中标率很高,所以在长三角地区具有显著优势。优势二:盾构法建设技术领先。隧道股份是国内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盾构制造能力的企业,其自主研发的6.34米直径的盾构在国内取得了15%左右的市场份额。优势三:长三角地区地铁建设蓬勃开展。隧道股份的主要业务集中在长三角地区,而长三角地区2011~2015该比例为15%,2016~2020为38%。投资额来说,2011~2015年投资额占比为16%,金额为1413亿元,地铁建设的需求市场广阔。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已经取得证监会批复,将进入资产交割阶段,重组完成后,公司将充分实施相关业务板块的资源整合,提升盈利水平,预测公司12-13年EPS0.85、0.91元。 中国中铁:中国中铁公司规模大,下属局众多,往往一个地铁建设项目,会有中国中铁几个下属子公司分别中标不同标段。受铁路事故影响,中铁逐步进入地铁领域,在大型项目的招投标上有明显优势,是全国最大的地铁承建商。2011年,公司共承建城市轻轨、地铁线路土建工程161.1公里,铺轨工程188公里。公司承建的深圳地铁4号线和5号线、北京地铁5号线和15号线、西安地铁2号线正式开通,先后实施的郑州地铁2号线、沈阳四环快速干道、昆明地铁、武汉鹦鹉洲大桥、贵州龙里体育文化度假中心、江门江顺大桥等总承包和BT项目有序推进。 宏润建设:宏润建设的施工业务中市政公用、轨道交通、房屋建筑各占三分之一。公司在地铁建设方面的经验也比较丰富,参与了多个上海轨道交通的建设,占据上海轨道交通市场10%左右的市场份额。公司积极拓展长三角的业务,已经中标了多个杭州、苏州的地铁建设项目。2011年实现营收61亿元,净利润1.4亿元,同比下降56%,主要因为房地产业务受国家政策和公司开发节奏影响,房地产业绩大幅下滑,公司全年承接业务80亿元,同比增长14%,积极参与国内主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建筑施工业务稳定增长。公司从1995年开始参与上海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是国内第一家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盾构施工的民企,截至2011年公司完成盾构推进16公里,进入全国10个城市的施工项目。公司2012年计划承接业务92亿元,并实现销售68亿元,或将利用上市后资金优势尝试承接BT业务。轨道交通是公司12年重点发展的方向,地铁建设的需求市场广阔,预计公司12-13年EPS为0.3、0.53元。 上海建工:上海建工集团承接了上海大量的轨道交通项目,目前占据上海40%左右的轨道交通市场份额,与隧道股份的市场份额相当。公司12-15年将提取激励基金授予管理层、业务骨干和技术人员,约束目标12-15年净利润增速以11年为基准为15%、30%、50%和70%。收购厄立特里亚国扎拉矿业60%股权,获科卡金矿18年的采矿权。公司建筑板块前期订单充足,业绩有保障。房地产保障房弥补商品房受限。在目前流动性改善,地产显恢复迹象的背景下,建筑业估值面处于历史低位,迪斯尼建设的进程加速形成主题投资,维持增持评级。预计公司12-13年EPS1.4、1.7元,目标价15元。 房地产产业链:房建及开发业务企业逐步恢复 房地产基本面逐步寻底,政策修正预期加快 4月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4.6%,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4.4%;办公楼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1%;商业营业用房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8.6%。4月商品房新开工较1-3月的0.3%大幅下降14.8个百分点,较11年全年的16.2%大幅下降30.7个百分点。在开发商库存高企、资金紧张背景下,预计全年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将保持负增长。 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9.2%,其中住宅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4%;办公楼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24.4%;商业营业用房开发投资增速34.1%。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较1-3月23.5%的增速大幅回落14.3个百分点。因为在开发商库存高位、资金压力增大背景下,开发商减少新开工;降低复工;缩减土地购臵,2012年整体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较为确定。 4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2.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3.4%;办公楼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3.4%;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5%。商品房销售金额同比下降4.5%,销量相比1-3月的-13.6%上升0.8个百分点,销售数据自2011年10月以来单月增速连续为负值,调控效果明显,但销售下降的趋势较3月进一步放缓。 4月商品房竣工面积同比增长2.8%,其中住宅竣工面积同比增长0.8%;办公楼竣工面积同比下降1.2%;商业营业用房竣工面积同比增长2.2%。受前期新开工较多影响,1-4月商品房竣工面积同比增长达30.2%,其中住宅竣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长30.1%;办公楼竣工面积同比下滑1.7%;商业营业用房同比增长35%。 基本面调整加快促使行业政策合理修正。地产商库存持续攀升,去化压力上升,基本面继续探底,开发商拿地、开工普遍谨慎。地产调控政策在去年10月已经转向,政策趋松明确,将逐步托底基本面。 央行公布从2012年5月18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我们判断未来利率整体下浮的趋势不会改变,央行第三度降准带来的货币信贷宽松将使按揭款额度增加,有利于首套住宅按揭贷款优惠继续推进,刚需购买力得到支持,将有效促进销量的上升。 在地方财政、经济压力下,近期政策微调向购房者表明地方政府的支持态度,改变购房者的预期:中央政府此前“一刀切”调控政策将完善、优化,合理的购房需求得到政策鼓励。 建筑行业受益逻辑:房建、钢结构紧跟新开工下半年见底恢复 建筑公司主要参与的阶段是建设阶段。建设过程通常采用总包的方式。总包单位对建设过程总体负责将各个部分专业项目进行分包。分包单位主要包括基础降水、地基处理、桩基础、钢结构、安装(水电、电梯、暖通、消防、弱电、强电等)、装饰装修工程等。可以粗略将建设阶段分为基础工程施工、主体施工和装修装饰三个阶段。 地产新开工数据见底过程影响房建企业,期待建设逐步恢复。建设恢复房建企业以中国建筑和上海建工为代表,另外参与房建业务的上市公司有龙元建设、宁波建工、粤水电等。上市公司的房建业务增速与商品房新开工密切相关,受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影响,4月商品房新开工较1-3月的0.3%大幅下降14.8个百分点,较11年全年的16.2%大幅下降30.7个百分点。在开发商库存高企、资金紧张背景下,预计全年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将保持负增长,房建业务的上市公司将受到较大影响。 钢结构是现代建筑工程中普遍采用的结构形式,一般民用建筑多采用轻型钢结构,高层民用建筑以及商业建筑采用重钢(多层钢)结构,另外设备钢结构、桥梁钢结构应用于桥梁和厂房建设。国内上市公司中参与钢结构的主要上市公司有精工钢构、鸿路钢构、东南网架、杭萧钢构和光正钢构。精工钢构的轻型钢结构占比47%,受房地产新开工下降影响较大,鸿路钢构设备钢结构占比28%,也因为宏观经济景气度下滑,资金面紧张等因素,厂房建设需求低于预期。 装饰幕墙企业:地产销售见底回暖利好装饰幕墙板块。1-4月商品房竣工面积同比增长达30.2%,其中住宅竣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长30.1%;办公楼竣工面积同比下滑1.7%;商业营业用房同比增长35%。房建周期一般在1-2年,由于前期新开工项目较多,相比新开工面积、销售面、投资的数据,商品房竣工面积保持较高增速意味着房建施工后期的环节仍处于高峰。 地产调控对于装饰行业,特别是住宅精装修最大的影响在于现金流紧张导致的工程款支付比例降低,同时影响部分开发商对于住宅精装修的推进速度。随着地产销售数据的回暖会提升地产开发商企业现金流状况,从而有利于现金流较为紧张的住宅精装修产业。 上市建筑企业中的装饰企业有:金螳螂、亚厦股份、广田股份、洪涛股份、瑞和股份;幕墙企业主要是江河幕墙,金螳螂和亚厦股份也参与幕墙业务。由于玻璃幕墙政策的变化,以及办公楼竣工面积增速同比下降,我们更看好装饰类的公司保持高速的成长。 参与地产开发业务:地产向上贡献弹性逐步恢复,中国建筑、安徽水利业绩占比最高。建筑企业向上游房地产延伸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中字头的央企,土地资源加上建筑施工的优势促使企业进入高毛利的房地产业务。其中房地产规模较大的是中国建筑、中国中冶、中国中铁;房地产业务占比较大的是中国建筑、中国中冶、安徽水利;毛利率较高的是中国建筑与安徽水利。房地产行业基本面继续探底,开发商拿地、开工普遍谨慎。地产调控政策政策趋松明确,将逐步托底基本面。央行降准、地方政策合理放松有利于购买力得到支持,我们认为下半年地产的逐步复苏过程中,以中国建筑等为代表的拥有地产业务的建筑企业具有较大的向上弹性。 大基建各子板块的投资逻辑 铁路板块投资预期好转,抓住主题性投资机会:铁路建设经历了2009、2010年高速增长期后,2011年已现负增长,今年5000亿投资较为确定,虽仍为负增长,但投资者预期开始由底部回升。在政府对基建投资定调后,资金面好转,去年停工铁路逐渐重新开工,预计未来几个月投资降幅变缓,带来主题性投资机会。 公路建设十二五仍有空间,西部地区机会大:公路建设在2008、2009年?4万亿?政策鼓励下高速发展后,但总体公路密度低,十二五期间仍有发展空间,公路网总里程从2010年的398万公里增长到2015年的450万公里。地区间差异较大,西部及江苏地区投资增速高,利好西部公路上市公司。 水利水电今年开工建设项目多,上市公司业绩可期:水利建设在前几年投资较弱设施老化情况下,11年受到政府支持,10年投资4万亿,11年项目审批加速,12年预计将是项目开工高潮,投资速度加快。水利水电去年上涨因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体现主题性机会,但签订合同并未有充分体现,今年我们认为水利水电价值将逐步由主题性过渡到新签订合同层面的发掘,随着政策落实,上市公司新签订合同将逐步显露,价值进一步发掘和演绎。 地铁施工高峰期即将来临,上市公司真实业绩受益:地铁为较新的建设项目,约28个城市获得政府批准建设地铁,铁道部十二五规划中,城市地铁建设将达到顶峰,2012年计划开通26条线,总长度超过600公里。地铁建设高峰期即将来临。上市公司将直接受益于此,在订单和收入上都会有所表现,成新的投资主题。 房地产下半年基本面探底,政策正在修正过程中。政策面一旦放松将迎来房地产销售和新建反弹,房地产产业链公司反弹机会大。订单充足,订单收入比1.9,直接进入房地产业、目前估值6倍的中国建筑业绩和估值都将反弹,推荐。订单充足,资金面良好的广田股份、金螳螂等装饰股估值面可以提高,收购后的整合也将给增长注入新动力。房地产业务占利润贡献近一半的安徽水利业绩将大幅增长,推荐。 收购案例研究启示我们装饰园林与钢结构集中度低,处于兼并收购阶段,收购有效增长订单与业绩;国际工程企业正图加速发展,海外并购与资产整合更利于走向世界;跨领域收购,江河幕墙整合资源协同发展。经济底部环境下更有利于企业低价收购,提高市占率,广田股份、中工国际、苏交科为可能收购标的,中国海诚等注资正做,精工钢构、广田股份、棕榈园林、江河幕墙、中工国际等整合进行中,效益逐步体现。 通过订单和资金面研究,中工国际、东华科技、三维工程、中国化学等订单收入比高于2,业主资金面充足时保证今年业绩高增长;中工国际三维工程现金流净流入与收入比高,金螳螂和亚厦现金流转正;三维工程、中工国际、广田股份和中国化学帐面资金充裕,可支持其在行业景气度好转时大量承接订单。考虑估值,推荐中工国际、三维工程、广田股份。 总体投资观点:看好基建主题性行情,推荐中国铁建、葛洲坝、四川路桥、隧道股份。(1)今年经济基本面看,虽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增速不容乐观,需求拉动作用力尚小,7.5%GDP增速目标仍需投资拉动。宏观政策微调将持续进行,具体方向上房地产政策不放松,因此预计将通过支持水利等基建工程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对冲房地产和出口影响。随政府重视政策支持,基建项目开工复工增加,二季度基建建设股出现主题性投资机会。(2)基建股目前基金持仓比例低,有较好的向上弹性。(3)基建股普遍估值较低,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估值8倍附近,隧道股份10倍。推荐中国铁建、安徽水利、四川路桥、隧道股份。(证券导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