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顽固失眠 一贴就搞定『图文』

 小懒猫920 2012-06-12

 

顽固失眠 一贴就搞定『图文』



古代医学经典《难经》中说:“人之安睡,神归心,魂归肝,魄归肺,意归脾,志藏肾,五脏各安其位而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您老爱失眠,一定是您体内的神、魂、魄、意、志没有好好待在相应的五脏里所导致的。

为什么神、魂、魄、意、志不愿意各守其位呢?

原来,是您过度的各种情绪伤害了它们。这就是《黄帝内经》里说的“喜伤神”“怒伤魂”“悲伤魄”“思伤意”“恐伤志”。

治疗情绪失常引发的失眠,都用下面的方法来处理,治疗的患者朋友,差不多10天后就可以一觉睡到自然醒了。


治思虑过度伤脾后导致的失眠

药物:归脾丸

穴位:神阙(肚脐)





——————————————————分割线————————————————————




买些枸杞,取其中一粒捣烂,贴在左侧太渊穴上,外面用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早晨取下。

过度的悲伤首先会伤害到我们的肺,对于这种情况导致的失眠,用上面的方法来治疗。

是手太阴肺经的原穴,即肺中元气聚集最多的地方,也就是说,肺气都是从此穴源源不断地流出抵达全身各处的。所以,在这个穴位上外贴药物,就能够最有效地促使经络中的肺气回归肺脏中潜藏,以补肺气之虚。

而味甘性平,颜色鲜红,在《易经》中,它对应兑泽,是补肺润肺的最佳选择。把它贴在太渊穴上,其药性便能通过肺经的传导,进入受伤的肺脏。当肺能藏魄时,我们的睡眠自然就恢复正常了。






买些桑葚子,取一粒黑色的、成熟的捣烂,贴在左侧太冲穴上,外面用医用纱布和胶布固定。

不少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心里有火发不出来,老是憋着,于是,晚上就失眠了。

这种失眠是怒气伤肝导致的,治疗时,要先补肝。通常都采用上面的方法。

中医认为桑葚味甘性寒,有等功效,自古以来就作为敛肝气的良药被广泛应用。而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即肝经元气汇集、留驻的地方。因此,在太冲穴外贴桑葚子就能补益肝气,修复肝脏,让“魂”回到肝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