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绘画与感知 选自:《心灵的色彩》 [荷]

 昵称13604 2012-06-13


绘画与感知


选自:《心灵的色彩》  [荷]狄克·布鲁因、艾提·莉赤哈特 著


    

感知是通往世界的大门,它使我们得以观察周遭的世界。感知的发展贯穿于我们生命的每个阶段。像视觉、听觉和触觉这样的感知是众所周知的。斯坦纳在感知领域中另辟蹊径,他把感知印象和体验中所拥有的一切细分成12个区域。它们可以鲜明地加以区分,但同时具有内在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联是如此的紧密,以至于要是没有同时意识到其他感知的话,你无法真正描述任何一个单独的感知。它们形成了一个结构:由12种感知所形成的一个整体。它们可以分成三组,每组四个,暗示着人类与世界的三层联系:意志、情感和思维。因为感知的发展与人类艺术能力的发展具有如此紧密的联系,所以大致了解一下这12个有关绘画和色彩的区域很有必要。
     我们主要通过我们的皮肤,通常是用我们的双手来体验“触觉”。我们常常通过触摸来探索世界,是坚硬、柔软、粗糙、湿润还是干燥?每件事物都能赋予我们特定的印象。我们通过触觉在内心体会这些印象。当我们探索纸张的类型,在手背上捋顺画笔,处理海绵,轻拭被弄湿的纸张,触觉就会随之被激起,这有助于我们为运用色彩做好准备。在这一领域,存在着很多体验:弄湿纸张,观察纸张对湿度、对小朋友或冷或热的手掌的反应,探索工具,这就是为什么最好让幼儿尽可能自己动手的原因。
     我们通过“生命感”来观察生命体的状况,尤其在它因疲劳、倦怠、饥饿或口渴而失去平衡时,色彩的运用能唤起我们体内的反应,幼儿通过他的生命感对此做出反应。课程当中许多恰当的情绪,能刺激生命感:平和与安静、积极与热情。而对学生要求过多,例如画太长时间的画,或过于单调地运用某种色彩,会阻碍生命感的发展。
     第三种是“运动感”。在此,我们所关注的并非自身的运动能力,而是我们对自身运动的感知,这使我们知道,我们的身体是在休息状态,还是正在运动。我们可以在内心意识到我们正在运动,不需要看我们的双脚才知道我们是动着的还是静止不动的。在传统的儿童游戏和民族舞蹈中,许多动作对运动感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我们在其中常常遇到具有节奏的动作,时慢时快,时缓时急,这就常常牵涉了运动感。我们通过双眼探索绘画中所出现的形状,是运动感使其得以实现。眼睛随着轮廓转动,最终我们学会描述这些我们所感知到的形状和运动。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眼睛追随画笔(画画的手)的运动是很重要的。在形线画中,这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我们首先通过“平衡感”来观察我们自身的平衡。在绘画中,我们要处理左右、上下以及对角。在色彩和色彩透视的运用当中,我们要谈及我们通过平衡感所探索到的前部空间方位和后部空间方位。这就导致了构图意识的形成。
     上述四种感知明显是潜意识的活动,它们主要观察我们自身的身体状态,而且还召唤起身体感知。通过这四种感知,我们和我们的身体联系在一起。年龄小的小朋友尤其需要发展这些感知,从而能够朝世界迈开最初的几步,无论是真实的世界,还是象征的世界。然而,在小学初期阶段,尤其是在差距开始发生的幼年时代,开发这四种感知对智力和情感的发展也尤为重要。
     属于第二组的四种感知涉及人类心灵,涉及情感和感知世界。它们可以称作心灵感知,它们所获得的印象通常互为比照。当论及眼中的某物时,我们说它是漂亮的或丑陋的,是谓视觉;论及温度,说它是温暖的或冰冷的,是谓温暖感;论及气味,说它是宜人的或恶臭的,是谓嗅觉;论及味道,说它是咸的,甜的,苦的,酸的,是谓味觉。对于绘画而言,我们不仅要注意视觉,还要注意温暖感和味觉。一些颜色可以使人联想起某种气味或味道,在很多感官领域(尽管不是全部),它们可以强烈地唤起人们的反应,比如大地色就是这样一种颜色。同时,在绘画课程当中,油漆(尤其是植物漆)、润湿的纸张以及未被重视的海绵块,也能带来明显的感受。
     对绘画而言,最为重要的感知之一是视觉。我们可以立即看见我们正在做的事情:色彩区域如何扩展,如何与其他色彩连成一片。色彩区域变成形象,我们观看,我们比较。眼睛是非常活跃的感知器官。在我们所有获得的印象当中,有超过四分之三是来自于视觉。当我们看得太多的时候,我们通常“熟视无睹”。因此,孩子们高度紧张的时间不能太长,这很重要。随着他们的年龄越来越大,工作可以越来越多,时间可以越来越长,理解和吸收量也会越来越大。我们都知道在美术馆里参观太久的感觉,只有最初的几幅画观察得最为细致。在绘画课程中,我们应该善于利用这段时间,准备工作不宜花太长时间,这样可以让孩子充满新鲜感地观察颜色。
     视觉直接与眼睛相联。“眼睛自身的存在,得归功于光。无论哪种动物身上的哪种器官,总会有一种对光线起反应,进而通过对光产生的反应进化成特定的样子,这样,生物内在的光就可以同外界的光接触了。”(摘自《歌德的科学著作》)歌德还把这个理念用如下的诗意方式表达出来:
     如果眼睛不像太阳那样,我们如何能看见光?如果上帝的力量不在我们身体里,虔诚如何能让我们欣喜若狂?
     歌德进一步解释道:“光和眼睛的直接关系毋庸置疑,但把两者看成是同样的东西,就比较难理解了。眼睛里存在着平静的光,那是由最微小的刺激,无论内在还是外在的刺激所唤醒的。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我们可以唤起最为清晰的形象。在光天化日之下,我们可以注意到光最为微小的外在影响。”根据歌德关于眼睛和光的言论,我们对其他感知可以有进一步的理解,并意识到我们对外在世界的了解是有多么的热切。
    只有当我们的环境或物体与我们自身身体的温度有别时,我们才可能体会到温暖或寒冷;否则,我们什么也感觉不到。在那种情况下,触觉会助我们一臂之力,但我们对温度一无所知。良好的温暖感至关重要。斯坦纳把这种感知列为首位。它是一种基本感知,存在于其他所有感知之内。我们的语言所具有的各种各样表达方式常常取材于我们对温度的感知:“和某物亲热起来”,“冷落某人”。绘画中对色彩的总体运用,对孩子感知温度的器官具有深远的影响,孩子能体会到这个。因此我们说绘画也能唤起温暖感。
    第三组是更高级的四种感知,涉及想象力。通过这些感知,我们越发引领自身通向外在世界。我们必须力求自己更加接近身外的事物。我们用耳朵去“注意新动向”;如果我们真的希望遇见某人,我们就应该离开我们小小的屋子,出去见人;这一组感知,包括了听觉语言感思想感,以及“自我”感。这些感知的发展仰赖于所谓低级些的感知。在绘画领域,我们会运用到这些感知,尤其是在介绍和评论的时候。一开始的“看”和“瞧”,变成了“允许说”和“听”,并最终变成欣赏艺术、谈论艺术。
     当涉及绘画中的感知发展时,我们最终会发现幼儿园的孩子和中小学生之间的区别。斯坦纳在最后的一系列公共演讲中曾经说过,直到七岁左右,这些感知才渐渐变得独立起来。从这时开始,孩子可以开始进行独立的艺术创作,而对于年级较小的孩子而言,所有的感知印象都混合在一起,浑然成为一个整体的印象,这些感知印象之间,尚未形成清晰的区别。
     而观察还没进入这种意识当中,所以我们还不能谈及“观察、理解和结合形象”。年龄小的孩子仍然把自己完全交付给所有的感知。要到上小学,他们对某种印象的实用性、意义或者好处的兴趣才慢慢显现。他们的思维世界仍然受时间和地点的束缚。七岁之后,过去的元素可以恰当地与现在的元素联系在一起,自由想象能力将慢慢显露出来,记忆感也越来越强;通过它孩子们就会学习在纸上画画了。在小学阶段,视觉印象比听觉印象更能吸引孩子,外在世界的构造对于他们而言也越来越有趣。可以说,他们七岁之前用在身体发育方面的力量,现在被他们用来理解事物。例如,辨别浅色和深色之间区别的能力,得到了飞跃式发展;观察色彩间差异的能力,也比七岁时增强了百分之九十,辨别音高的能力在六岁到十岁之间提高了五倍。因此,从六七岁开始,孩子们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心灵空间,可以为己所操控;他们在这个心灵空间中进行画画。而年龄小一些的孩子,严格上来讲,仍然靠内在感知画画。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常常使这些感知活跃起来,并得到运用和进一步发展,这有助于孩子的呼吸、循环和吸收系统健康发展。
     发育良好的感知能够丰富我们的生活,它们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它们,我们对周围的世界有了健康的态度。在华德福的教育中,刺激并活化感知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我们试图向孩子们敞开通向世界的这些大门。在学校里,艺术教育尤其对此有所助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