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写《清平乐.村居》

 这里是我家789 2012-06-13

 

改写《清平乐.村居》

爱心小学六年级    孔颖

盛夏时节,天气燥热,树木茂盛,绿树成荫。告老还乡的辛弃疾在回家的途中看到了一座小茅屋,茅屋后面是苍翠挺拔的竹子和连绵起伏的山峦,显示出乡村恬静的气息。茅屋旁有一条小溪,河水清澈透明,能看得见在里面游来游去的小鱼。在灿烂的阳光下,溪面显得波光粼粼。溪面上有几朵美丽动人的荷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完全盛开,还有的似放非放,白里透粉,粉里透红。溪边的小草青翠欲滴,十分茂盛。

这座小茅屋里住着一家五口人,一对老夫妻和他们的三个儿子。白发苍苍的老夫妻坐在窗前的土炕上,喝着自家酿的米酒,从他们红彤彤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略带醉意,靠在一起,用吴地的方言聊着天,并不时发出笑声,多么悠闲幸福的晚年啊!

老夫妻聊起了自己的三个儿子。大儿子正在小溪东面的豆地里锄草,豆大的汗珠从他头上落下,有时弯腰拔草,有时扶锄头四望。二儿闲着没事,便在树荫下给鸡扎笼,不一会儿就完成一个,旁边的鸡咯咯的叫着,好像为自己有了新家而高兴。尚未成年,最讨人喜爱的三儿子呢,趴在溪边的草地上,一边摇着脚丫一边剥着莲蓬吃莲子呢!

辛弃疾被眼前的悠闲自在的农村生活所陶醉,随口吟出脍炙人口的名词: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评语;

 

小作者根据词意,运用丰富的想象,合理的写出了辛弃疾写词前的所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