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腰肌劳损

 爱吃小虾米 2012-06-13

腰肌劳损是指腰骶部肌肉、筋膜以及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腰臀部一侧或两侧的弥漫性疼痛。本病又称腰臀肌筋膜炎或功能性腰痛,祖国医学称为肾虚腰痛。是慢性腰腿痛中常见的疾病之一。

  劳累时加重,休息时减轻,适当活动和经常改变体位时减轻,活动过度又加重。不能坚持弯腰工作。常被迫时时伸腰或以拳头击腰部以缓解疼痛。腰部有压痛点,多在骶棘肌处,髂骨脊后部、骶骨后骶棘肌止点处或腰椎横突处。腰部外形及活动多无异常,也无明显腰肌痉挛,少数患者腰部活动稍受限。
一般来说,腰肌劳损的症状有以下一些特点:
  ①疼痛症状时轻时重,并产生腰椎畸形,严重者须拄着拐杖行走,甚至卧床不起;
  ②肌痉挛常表现在一侧骶棘肌、臀肌或两侧;
  ③压痛点广泛,以棘突两侧、腰椎横突及髂后上嵴最为多见;
  ④痛与麻通常放射至膝部,很少到小腿与足部;
  ⑤X线片、肌电图及脊髓造影对本病无诊断意义;
  ⑥个别患者同时伴有自主神经紊乱的症状(如腹痛等)。
 
腰肌劳损的症状相当复杂,病情表现也各有不同,以下几种情况比较常见: 
  1、腰部疼痛程度时强时弱,开始表现为间歇性疼痛,逐渐变为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剧。
  2、按摩之后疼痛可减轻,用手捶腰可减轻疼痛。适当活动能减轻,活动过度又加重,且反复发作。 
  3、早晨起床时腰痛重,活动以后好转,白天症状较轻,夜间加重,有的还影响睡眠。工作或训练时减轻或消失,休息时腰痛。
  4、疼痛随天气变化,受凉或阴雨天疼痛加重。
  5、弯腰工作常觉困难,弯腰时间稍久疼痛加剧。
  6、腰痛范围较广,疼痛难以形容,比如隐痛、胀痛、痠痛,有的还伴有沉重感。
 

理筋手法

  患者俯卧,术者用手掌揉按两侧骶棘肌,然后找出压痛点或痛性结节,由上而下逐个进行点穴、弹拨、拿捏,然后施于滚法,注意手法不宜过重。亦可加用侧卧屈伸法,令患者侧卧,患侧在上,术者立于患者背后,一手按其腰部痛处,一手握持患侧踝部并向后牵拉,使髋关节过伸,继而屈髋屈膝,使大腿触及腹部,然后将下肢牵拉伸直,反复3次。

针灸疗法

  1.针刺取阿是穴:肾俞、志室、气海俞、命门、腰阳关、次髎、委中等,针刺后可在腰部穴加拔火罐,以散瘀温经止痛。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核及肿瘤患者不宜针灸
  2.耳针刺腰骶区、神门区、肾区等

临床治疗的辨证论治

  1.寒湿型
  【证见】 腰部冷痛重着,转则不利,静卧不减,阴雨天加重。舌苔白腻,脉沉。
  【治法】 散寒祛温,温通经络。
  【方药】(1)主方甘姜苓术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味,处方:干姜12克,炙甘草9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杜仲、独活各12克,狗脊20克,牛膝15克。水煎服。
  (2)二术苡仁汤 (刘国普验方) 处方:白术30克,薏苡仁20克,苍术15克。水煎服。
  (3)强腰散 (张鉴铭验方) 处方:川乌30克,肉桂30克,干姜30克,白芷20克,胆南星20克,赤芍20克,樟脑30克。将上药共研为极细粉末,每次30~50克,开水冲调如糊状,摊于纱布,趁热时敷贴于痛处,隔日1换。
  (4)独活寄生汤(孙思邈《千金方》):处方:独活6克,防风6克,川芎6克,牛膝6克,桑寄生18克,秦艽12克,杜仲12克,当归12克,茯苓12克,党参12克,熟地黄15克,白芍10克,细辛3克,甘草3克,肉桂2克(煽冲)。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剂。
  2.湿热型
  【证见】 腰痛处伴有热感,热天或雨天疼痛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尿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舒筋通络。
  【方药】(1)主方四妙散(张秉成《成方便读》) 加减,处方:苍术、黄柏各12克,薏苡仁30克,忍冬藤、萆薢各20克,木瓜、防己、海桐皮、牛膝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2)补肾活血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当归、赤芍、木瓜、泽泻各10克,生地黄15克,桃仁、红花、川芎、桂枝、蜂房各6克,丹参9克,茯苓12克。水煎服。
  3.肾虚型
  【证见】 腰痛而酸软,喜按喜揉,足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面色苍白,心烦口干,喜暖怕冷,手足不温、常反复发作。脉沉细或细数。
  【治法】 补肾填精益气。
  【方药】(1) 主方左归丸 (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处方:熟地黄20克,山药、枸杞子各15克,山茱萸、菟丝子、茯苓、牡丹皮各12克,桑寄生、龟板(先煎)各30克,牛膝15克,牡丹皮、泽泻各lO克。水煎服。若肾阳虚者,去牡丹皮、泽泻、龟板,加熟附子12克,杜仲15克,肉桂5克,淫羊藿12克。
  (2) 温肾止痛丹 (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附子12克,淫羊藿、巴戟天、杜仲、桑寄生、黄芪、熟地黄、当归、赤芍、白芍、怀牛膝各15克,川芎9克,鸡血藤30克。水煎服。(3) 温肾通络汤 (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熟附子18克桂枝9克,淫羊藿18克,巴戟天15克,白芍15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牛膝15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忍冬藤15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4.淤血型
  【证见】痛有定处,如锥如刺,俯仰不利,伴有血尿,日轻夜重。
  【治法】行气活血、舒筋祛瘀,通络止痛。佐以补肝益肾。
  【方药】(1)主方补肾壮筋汤(钱秀昌《伤科补要》):处方:熟地黄12克,当归12克,牛膝10克,山茱萸12克,茯苓12克,续断12克,杜仲10克,白芍10克,青皮5克,五加皮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肾阴虚者,加女贞子10克、龟板15克(先煎)。肾阳虚者,加巴戟天12克、补骨脂10克、仙茅10克、淫羊藿10克。急性发作而疼痛较甚者,加乳香5克、钩藤10克、丝瓜络6克。气血虚弱者,加黄芪15克、何首乌30克。
  (2)腰痛验方(鲍相璈《验方新编》):处方:盐水炒杜仲9克,木瓜2.5克,破故纸9克,萆薢3克,续断4.5克,当归3克,金毛狗脊4.5克,炙甘草3克,核桃肉30克,食盐l匙,甜酒l杯。将核桃肉、盐、酒以一半同药入罐煎,另一半于服药时同药咽下。

辨证疗法

  【辨证】气血留滞,经络受阻,肝肾不足。
  【治法】活血通络,调补肝肾。
  【方名】地龙散加减。
  【组成】地龙9克,苏木9克,桃仁9克,土鳖9克,麻黄3克,黄柏3克,元胡10克,制乳没各10克,当归12克,川断12克,乌药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食前服。
  【出处】杨定明方。

编辑本段六联平衡复位法新疗法

  此疗法采用微创理念结合仿生学的治疗原理,整个治疗过程无需开刀,充分利用人体自身的恢复机能来恢复损伤部位。多种技术的运用形成综合立体的腰肌劳损治疗网,减少药物,器械的干预,让自身组织生长恢复,达到自行复位修复的效果。
  一、松解粘连组织。通过“GTM松络针”自上而下微创松解粘连组织,疏通阻滞经络,能够对受损部位起到疏筋活络,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进而为自行修复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组织复位。根据人体学原理,模仿传统医学手法中的斜扳,旋转复位,牵引等手法,使成角、旋转、牵引同时完成,达到三维结构的新的平衡,减轻和消除对神经根的刺激、压迫。这个过程不需要借助药物,器械,完全根据人体本身结构,绿色无害的治疗。
  三、抗炎松解。在恢复锻炼之后,注入科学配比的生物制剂,消除局部炎症、劳损、粘连等。另外,这些药物还具有消融镇痛的作用,从而使腰痛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并达到治疗效果。
  四、CRS免疫消融。以螺旋热凝技术为基础,利用双极GRT产生的能量,降低腰肌组织的压力,缓解放松对神经的影响,减轻疼痛。
  五、超导解痉。通过超生电导技术,将电离子的强氧化作用直达病灶,消融炎性组织,修复损伤部位。抗炎、镇痛、消融三效合一。
  六、恢复理疗。在自动复位法治疗之后,没有停止治疗,而是结合综合理疗的方法,对于已经取得的效果巩固加深,保证治疗效果长时间有效,解决反复发作。
 
注意事项  一: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
  二:注意腰间保暖,尽量不要受寒。避免着凉和贪食生冷之物,不要长时间在空调下,这样对腰部不太好! 加强腰背部的保护。
  三:不要做弯腰又用力的动作(如拖地板…)注意劳动姿势,避免长久弯腰和过度负重,以免加速椎间盘的病变。
  四:平时的饮食上,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海带、芝麻酱、豆制品等经常吃,也有利于钙的补充,注意营养结构。
  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腰腿受凉,防止过度劳累。
  六、站或坐姿势要正确。脊柱不正,会造成椎间盘受力不均匀,是造成椎间盘突出的隐伏根源。正确的姿势应该“站如松,坐如钟”,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同一姿势不应保持太久,适当进行原地活动或腰背部活动,可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劳。
  七、锻炼时压腿弯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造成椎间盘突出。
  八、提重物时不要弯腰,应该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后慢慢起身,尽量做到不弯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