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326吴宽峰 一个已退休的航天人预祝载人神九发射成功

 晨光人 2012-06-14

         我国宣布择日(16日的窗口)用长征二号长箭cz--2F发射载人的神舟九号飞船,再次显示了中国航天的威力。这次发射与去年神八比又有了进一步发展,一是再次与 " 天宫一号" 飞行器实现对接、共同飞行,二是还载人,有二男一女三名宇航员上天。作为航天人,再次为我们祖国感到骄傲!
        我66年从上海支内到川,作为晨光人工作了近二十年;后调到了航天部门,在那里又工作了十六个春秋,又有了一个引以自傲的航天人称号,确实感到这一生没白活!
       在这里向晨光人讲些航天方面的小知识和小花絮。
       “ 窗口”的实际意思就是火箭发射时的天空情况。我们知道,在大气层中有一个臭氧层 ( O3),是离子层,它的作用是将宇宙中太阳发出的热量遮当住一部分,使地球不会太热。但由于工业的污染,特别是氟利昂,使臭氧层变得越耒越薄,也使地球的气温越来越高。这次神九的发射在酒泉,近戈壁沙漠,是天空中臭氧层较薄的地方。但这弊端对发射卫星是有利的。火箭点火发射后高速经过臭氧层,在火箭的金属表面与臭氧层离子摩擦将会产生高热甚至可能引起火箭的爆炸。所以必须在火箭的表面涂上绝缘防热的材料。如果发射窗口好就可避免发生这样的危险,所以选择窗口是很重要的。现在世界对冰箱提出禁止用氟利昂制冷,即采用绿色冰箱,以预防日后北冰洋的冰层融化,此是后话不说。
       “ 我国提前发布发射日期及可以近地观看”,这是改革开放后给中国老百姓作为主人翁的知情权。文革前,我国的火箭发射对中国的老百姓是绝密的。即使外国人早就知道中国要发射卫星 ( 因为他们有军事卫星日夜观察着),而作为主人的中国老百姓却是在发射成功后才知道。现在你只要有兴趣、有时间、有经济实力就可以去酒泉就近观看火箭发射。但还是不能进入发射中心。即使在发射基地的人员在火箭发射前都得进入地下室,也只能在下面看发射的实况转播。六院曾有一保卫干部,曾多次来基地工作,可能感到在地下看转播不过瘾,特发奇想没进地下室。偏偏在火箭发射后发生了爆作,箭、星全毁,这个倒霉的保卫干部也被碎片击中受伤,在基地引发了这算不算工伤的大争论。
        火箭发射也同其他保险一样由保险公司进行投保,由于保险额巨大釆用几家保险公司分保的形式,火箭发射成功没出事故保险公司稳赢,但当一旦箭星全毁保险公司赔得也很惨。我国的火箭卫星发射在周总理那个年代,总理亲自抓,并一再叮嘱要安全,所以十几次发射下来," 太保" 和" 人保" 赚了不少钱。但中间也经历过二次发射失败( 有一次还是帮外国发射的两颗卫星) ,当时采用CZ--2E火箭发射,失败后吓得保险公司不敢再保了。但," 失败是成功之母" ,此后我国发射的卫星再也没发生爆炸。记得有一次,就象现在神九一样,火箭总装巳全部装好,并推到发射的固定支架上,只要再进行一次检测就可浇注燃料准备发射了。就在这一次检测中有一观测员发现有某个电子元器件在示波器的显示下发现很轻微的不正常的异动,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如果在点火发射后,火箭在高速飞行中可能会因这个电子元器件而受到影响发生事故。于是马上汇报上级领导,由于前二次的失败教训,使由总理专机亲自接耒的专家们经过紧急磋商后,建议立刻停止发射,并将全部的另部件、电子元器件全部拆下来进行一个个单独测试。那个工作量真是惊人,成千上万个另部件、电子元器件要一个个拆下并一个个进行检测,这个工作巳经不分专家、技术人员、工人了,成百人经过日以继夜、通宵达旦了三十多个日夜的艰辛工作,终于发现一电子元器件的管脚虚焊,从而避免了一重大事故的发生。要知道这三十多个日日夜夜他们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这就是我们那些引以为傲的中国航天人!在此,再一次的预祝神九成功!                                           ( 吴宽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