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曹操

 杂货店伙计 2012-06-15

 

 

 

 

说曹操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党派相争,灵柦两帝听信谗言,荒淫无度,宠信宦官,为非作歹,士林义愤填膺,忠良见弃,搜刮民脂民膏,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官逼民反,时值黄巾起义,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煽风点火,满目苍痍,汉朝四百年基业命悬一线,危在旦夕,自此之后,世道弥乱,豪杰肆起,曹操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横空出世,演绎自己不朽非凡的传奇人生。

  

  时今曹操之名可谓如雷贯耳,在《三国演义》中被骂成奸雄,国贼,在国粹京剧中画他一个大白脸,成反面教材,甚至玩的游戏,用的技能也是奸雄,世人皆以曹操为奸而贼,可谁是真正忠诚的呢?乱世中世道多险,稍有不测,便赴黄泉,不多几个心眼能行吗?那些静默老实之徒反而轮为滚滚尘埃,生逢乱世,何人不养奸自保,岂独曹操者乎?《三国演义》的故事与文辞固然精彩绝伦,但罗贯中的基本立场是拥刘反曹,刻意渲染的是谓忠义,既合乎封建统治的政治需要,也便于让百姓把复杂的东西变成简单的论断一看就懂,更与儒家思想一脉相承,然而历史上评价一个人,难道只有儒家思想所谓忠君爱国的一家之言吗?曹操一世人杰,在历史的潮流被刻意装扮成小丑,难道一般老百姓真的明白他身上所拥有的大勇大谋吗?轻易理解这个人物的复杂性吗?特别是那些儒家卫道士的口诛笔伐抹黑,难道不是在歪曲事实吗?儒学卫道士一味愚忠,誓死护卫,但又能拦住腐朽王朝自身溃烂中毒身亡的历史命运吗?儒家可以卫那腐朽的皇权至死,但不正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吗?我们这个民族就喜欢搞道德绑架,但也只是曹操死了他们才敢这么搞,在其生前何人敢为?难道世间的人都只能用刘备的所谓仁义收买人心才是天下大义吗?厚此薄彼,失之公允已久矣,在中国历史上常常以非此即彼的好与坏,忠与奸作简单形式划分,全然就不懂什么辩证逻辑,这种评价体系只有对尸体有用,显得死气沉沉,脸谱化,形式化,这无不揭示我们评判者内在的贫乏与荒凉,难道评价一个人可以将个性与特定的历史背景抹杀吗?难道能将丰富多彩的角色复杂的思想生硬地扯开吗?儒学误国,其言不虚也,历史好不容易出一个真性情,大勇略,广才学的英雄,就这样三下五除二让儒学书呆子给弄得面目全非了,还不知道有多少枉加在曹操身上的无中生有的邪恶故事与言语,更不要说那些呆头呆脑的瞎批骂了。

  

  许勋有言: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也,可谓言辞恰当,如果上天给曹操一个太平盛世,他也有能力家治理好,这不也说明曹操本质不坏吗?曹操说“倘若天下无孤,则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这真是大实话啊,汉朝气数已尽,已失尽民心,刘备搞的是借尸还魂,这不是址蛋吗?诸葛亮枉图兴复汉室,困兽犹斗,蜀人也颇为反战,诸葛勇气可嘉,但失败却已不可避免,无非是强弱之争罢了,哪有什么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道理,论曹操的性情,好色纵酒皆跃然纸上,话说刘备也好色,否则怎么娶那么多老婆,这不是很荒唐吗?曹操执七星匕首只身刺杀董卓,这也是义士所为,难道是贪生怕死之辈,自私自利的之徒所能做的吗?陈宫被擒,誓不降曹,曹操无奈,亦潸然泪下,无可奈何,袁绍身死,前往拜祭,悲恸不已,尤令优待其家眷,这也不是无情的人的作为吧,至于关羽投降,赐马送美女,车出同行,待遇优渥居他人之上,感其义士,心深服之,此无义之徒所能识也?陈琳文采斐然,为袁绍作《讨曹操檄》大骂曹操祖宗,曹操爱惜其才,竟可以免罪拜官,难道不是爱才惜才的表现吗?曹操胸怀广阔,唯才是举,不问出身,政令严明,才可能聚集那么多谋士出谋划策,武将出生入死,在那样的时代,能有如此远见,也需十足的个人魅力与勇气的啊。

  

  刺董卓,擒吕布,征张绣,败袁术,破袁绍,降刘表,击马超等,各路诸侯皆非敌手,此何等雄威呵,以弱胜强,以奇制胜,天下又有几个人可以做得到呢?曹操智谋,非常人可比,世人说其奸诈,只不过是带有主观色彩罢了,用兵之道,兵不厌诈,虚虚实实,才能反败为胜,转危为安的。这不正是生存之道吗?曹操性情中人,诗歌善作,音律深通,可不是一个只是一个通征善战的帅才哦,其文章至今流留,雄伟悲怆,感怀至深,只此一个,便流芳千古,更何况曹操还有那么多数不完的故事与才能呢。

  

  同时,我们看到,在《三国演义》里面,世人所不耻于曹操也有许多,比如杀吕伯奢一家七口,恩将仇报,并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使天下人负我”,军中无粮,使掌粮官王垕小斛分之,然后找了这只替罪羊,以安军心,梦里杀人等,不一而足,可谓其劣迹斑斑,亦足见其疑好诈,如果真是史实,那他也是曹操,又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他本身就不是一个完美但却是一个在三国我看到的最真实最复杂的人,这已足够,不是吗?与那些口是心虚,甚是过于美化的人相比更耐人寻味,当然不是说我赞成曹操的一切,我的赞成与否又有什么重要又能有什么作用呢?我非曹操,曹操也非尔等,对于曹操复杂这个历史人物,我们还是不要因为那些愚蠢的思想导向而刻意去再去做一些涂污的事情,既便他做过所谓的错事,他也远远比那些肆意批判他的人要伟大得多,厉害得多,成功得多,能客观地看待这么一个人,我认为其意义远远大于评判本身。

  

  以上言论的依据与事例主要取材于《三国演义》,偶尔旁照耳闻的史实,不对之处,敬请谅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