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参苓白术丸,补脾养中气

 sdlai96 2012-06-15

参苓白术丸,补脾养中气
作者:唐略

    要想中气十足,就要养脾

    这是前年的事情了。居委会的孙大妈向我诉说她在生活中的一个苦恼:她总觉得,她的儿子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都有些“中气不足”。

    “怎么个中气不足呢?”我问。

    “唉,”大妈叹了口气,说,“这孩子,总是很拘谨。你看别的小伙子,谈笑风生,挥洒自如,那么自信,那么潇洒。可我这孩子,蔫蔫儿的,胆子又小,这么大了还是很懦弱,没有一点男子汉的阳刚气概。”

    “可能是身体有问题,身体上的问题对心理影响还是蛮大的。改天找机会我瞧瞧吧。”

    第二天,我就见到了孙大妈的儿子。二十刚出头,黄黄瘦瘦的,背略微有点驼,说话细声细气的。在临床上,这样的人实在太多了,典型的脾虚。

    有人也许要问了,一个脾虚,能对人有这么大的影响么?当然有!

    在人体五脏中,脾属土。在自然界,土生万物;人体是个小天地,其中也是土生万物,每一个部分都离不开脾土的作用。是脾每天孜孜不倦地把饮食中的“水谷之精微”转输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去滋养我们的身体。而且,脾位居中央,相当于一个“中央处理机”,人体的新陈代谢,升清降浊,全由它在中央控制着。脾脏滋养人体、控制人体的力量,就叫“中气”。

    在中医里,脾有这些特征:

    首先,脾主肌肉。这很好理解,脾脏健康的人,饮食容易消化吸收,自然肌肉发达丰满;脾脏不健康的人饮食难以吸收,营养不足,肯定肌肉不充,身体羸瘦。

   脾主气。中医认为,肺主一身之气,然而,肺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权力,还得依赖于它幕后的支持者,这就是脾。脾属土,肺属金,土能生金,所以脾气生肺气。脾虚则肺虚,肺虚则气虚。所以,脾虚的人,容易表现出气虚症状:四肢无力,精神不振,老犯困,挺不起胸,抬不起头,说话软绵绵的……这些症状,尤其是年轻人的这些症状,都需要通过养脾去解决,养脾才能养肺,养肺才能养气,把气养足了,人就能昂首挺胸,扬眉吐气了。我见过很多病人,虽然年纪不大,但是背就驼了。有的医生认为成年人驼背是骨骼定型,我则认为,驼背是由于气虚不能把人的身子撑起来造成的,只要补气,把气调顺了,就会让驼背慢慢矫正过来。在临床中,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病人。

    再有,脾藏意。脾健康,就会有坚定的意念,他认准的事情,就会一直坚持下去。脾虚的人则往往相反,意念很容易动摇。比如,如果他说他兄弟的身高有一米七八,有人怀疑说:“有那么高吗?”意念不坚定的人,在别人的质疑下就会让步,说:“大概我记错了。可能一米七六吧,至少也有一米七五?”这样一来,反倒没人相信他了。而意念坚定的人会坚持说:“就是一米七八,不信我叫他来你量量看!”这样,他就赢了。当然,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大多数脾虚的人往往对自己总是不够自信,而脾气健旺、中气十足的人,则更容易坚持自己的观点,并满怀自信地跟人讨论。恰好,中医讲,脾在“五德”中对应于“信”,这个“信”,不仅指对他人的“诚信”,还指对自己的“自信”呢!

    所以,脾脏健康的人,中气自然足,肌肉就会结实,一举一动虎虎有生气,说起话来也响亮而自信,这就是人们平常说的“中气十足”。否则,如果脾脏不健康,或是处于亚健康状态,人就会黄瘦、怯懦、行动猥琐,言语怯懦,处处不自信,这就是“中气不足”了。

    只有时时处处中气十足的人,才能成为人生事业的佼佼者、成功者。而中气不足的人,则难免总是被人瞧不上眼,被人排挤和轻视了。要使自己由中气不足变得中气十足,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学会养脾就行了,养脾就是养中气。养中气,不仅能改变人的体质,而且能改变人的气质,最终能改变人的命运。

    参苓白朮丸,补脾养中气

    要想整个人变得中气十足,就得养脾,那么如何养脾呢?

    养脾最核心、最重要、最通用的中成药是参苓白朮丸。此药出自宋朝官方药典《和剂局方》中的一个方子,当时叫做“参苓白术散”,后来做成丸药,大量生产至今。一千多年来,它给天下古今苍生带来了多少福音,已经不可考证了,它的效果使它一直活跃在中医师的处方中、药店的显眼位置以及寻常百姓加重的常备药箱中。

    孙大妈的儿子,我就是建议他吃参苓白朮丸,按照说明书上的用法和用量,坚持吃下去。听我这么一说,孙大妈有点慌了,问我说:“要吃多久呢?”毕竟是劳苦百姓,生活中处处要精打细算的。现在市场上很多药都很贵,长期吃下去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啊。我很理解她的苦衷,说:“这个药不贵,十来块钱一盒够吃好两三天呢。你先买两盒看效果吧。效果好的话再买。”

    参苓白朮丸的主要成分是:炒白术、人参、茯苓、甘草、山药、炒白扁豆、莲子、炒薏苡仁、陈皮、砂仁、桔梗。这是一个精巧无比的养脾奇方:其中炒白朮是健脾的主药,在中医里叫做“君药”,是整个方子的君主。其他药物都是辅佐这位君药的,使炒白朮健脾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脾最怕的邪气是湿邪,但在脾虚的情况下,水谷之精微不能及时运化,滞留下来就成了湿邪,直接伤脾,这在中医里叫“湿遏脾阳”,就是湿邪把脾的阳气遏制住了,阻碍了脾的功能。所以,方中茯苓、薏苡仁、炒白扁豆都有健脾渗湿的功效,能去掉脾脏最怕的湿邪。脾为五脏之一,五脏皆能藏精,所以也不能一味渗湿,还要注意去滋养它,山药、莲肉都有滋补脾阴的功效。这两组药一泻一补,相得益彰。同时,这个方子的前四味药,又构成了中医里有名的“四君子汤”,是专用来补气的,跟这么多补脾的药一起,必然补脾气,也就是补中气。光补中气还不行,还得让这些气能顺利地运行,所以,方子里又加上陈皮和砂仁这两味芳香的药物来理气、行气。方子里还有一味桔梗,这味药是入肺的,能升提肺气。

   为什么要用桔梗呢?原来,在中医里脾属土,相当于大地,而肺居五脏的最上部,相当于天空,用桔梗升提肺气,就是沟通天地,使人体小天地得以和谐。而且,肺主一身之气,要养人体的中气,也是要脾肺同养的。古人创造一个方子是很不容易的,其间丝丝入扣,有着严密的思路和逻辑。

    大概两个星期后,我去居委会办事,孙大妈一,见我又是递烟又是倒茶,客气得让我有点不知所措。此刻,我心中暗喜,肯定是她儿子吃了药有效果了。没等我问,孙大妈就连珠带泡,没完没了地说开了:“孩子吃了参苓白朮丸没几天就有胃口了,一顿比以前能多吃一碗呢。而且,以前每天总要大便两三次,都是稀的,现在每天只有一次了,而且成型。就像吃饭不香啊,大便稀啊,之类的,以前我们都不以为这是病,也没好好治,现在吃了您的药,这些小毛病先没了,所以我相信,您这药啊,还真对准我孩子的病了,坚持吃,以后会更好……”

    我对大妈说:“效果当然是会有的。您的儿子,食欲不振、大便溏,次数多,还有其他的很多问题,都是脾虚中气不足的表现。参苓白朮丸给孩子健脾,效果首先会在饮食和大便上表现出来。至于脸色、气质、体格等,虽然跟脾相关,但要转变过来,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不过只要脾养好了,把这些转变过来是指日可待的。”

    大妈高兴得合不拢嘴,眼睛都眯成了一条弯弯的缝。看着她这样高兴,我更高兴,便一边喝着茶,一边告诉她近期如何调养他的宝贝儿子:

    服用参苓白朮丸一段时间后,胃口会变好,这是脾脏功能恢复的标志。这时候,千万不要大快朵颐,想吃多少就吃多少,这样会增加脾的负担,甚至前功尽弃。最好吃个八分饱就行了。很多人这时候还想吃肉,甚至想吃肥肉,也可以适当吃一些,不要过量即可。因为这时候人体需要肉类的滋养,就不要亏待它了。当然,在这期间,多锻炼是不消说的了,工作、学习也不要停下来,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做吧,相信随着中气的提升,随着体质的增强,一些都会变得顺利起来,好起来。

    当然,参苓白朮丸虽好,也不能吃个没完。等到脸色开始转变,不再那么蜡黄了,开始有血色的时候,就可以停药了。人体有着强大的自愈功能,通过药物扶助他恢复正常后,就得抛开药物,自行恢复。当然,停药也不能猛然停掉。停药好比停车,不能急刹,而要通过减速的方式,越开越慢,最后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停下来。我们可以通过减量的方式慢慢停药,使人体有一个缓冲期和适应期。以参苓白朮丸为例,开始停药的时候可以改为每天一次,两三天后再改为隔一天一次,最后,如果没有出现反复或异常,就可以完全停药了。

    现在,在小区我还经常见到孙大妈的儿子。两年过去,他已经小有成就了,走起路来昂首挺胸大踏步,说起话来也沉稳有力,谁也不相信他过去是那么个又黄又瘦的小子。看来,不仅“女大十八变”,男大也能十八变啊。是变好呢,还是变坏呢?那就要看我们自己如何调养和把握自己的生命了。

相关链接

溃疡、咽喉痛不可怕,锡类散是最好的药

【虫类药】都是祛风通络的精品

【清热解毒良药】常用方

【白虎汤】 清除高热不可少

有医说一:用人参泡酒喝都有哪些讲究

有医说一:四季良药【藿香正气】

有医说一:中医急救之宝【紫雪散】

有医说一:神秘药方《片仔癀》视频讲座

有医说一: 中药【葛根】视频讲座

有医说一:三百年“宫帏圣药” 《定坤丹》 妇科良药

有医说一:千年一丸《六味地黄丸》视频讲座

有医说一:“中华瑰宝 伤科圣药”《云南白药》视频讲座

有医说一: 志存高远话远志(视频)

有医说一:“诗”“效”双绝金菊花(视频)

有医说一:防治流感的中药——板蓝根

有医说一:长我国人志气——人丹(视频)

金匮肾气丸临床应用——日本专家

金匮肾气丸——延缓人体衰老有非凡的功效。

肝火旺,脾气大,何不吃点龙胆泻肝丸

【金银花】清热解毒少不了

【香苏散】 外感内伤一方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