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芒种,天气开始热起来,雨水也开始增多,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热天气,该如何健康养生呢?
起居养生:多晒太阳。沈阳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杨永朋表示,夏季炎热,不妨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可是千万要注意,一定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同时,芒种过后,中午时天气更热,人也容易出汗,所以衣服一定要勤洗勤换,更要常洗澡,这样可使皮肤疏松,“阳热”易于发泄。但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中国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容易滋生痤疮。
饮食调养:清补不宜咸或甜。杨永朋认为,饮食清淡在养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芒种节气多食用养阴生津食物,如西瓜、凉瓜、西红柿、绿豆、冬瓜、木耳、丝瓜等。另外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不能过咸、过甜。杨永朋说:“饮食过咸,体内钠离子过剩,会使血压升高,甚者可造成脑血管功能障碍。吃甜食过多,易引起中间产物如蔗糖的积累,而蔗糖可导致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症,严重者还可诱发糖尿病。”
防病调节:热伤风多喝绿豆汤、菊花茶。进入夏季,雨水较多,湿度加大,人们也容易患上感冒,中医的角度称为“热伤风”,症状大多是流涕、鼻塞、打喷嚏,有时还出现发热、头痛等,个别患者还会出现呕吐、腹泻症状。杨永朋说,生病期间可以多食用清热去火的食物,比如绿豆汤、金银花露、菊花茶、芦根花等,用来以清热解暑。同时忌食油腻、黏滞、酸腥、麻辣的食品,如糯米饭、油炸食品、海鱼、甜食。且一定要慎用补品,发热时不要吃人参及冬虫夏草、紫河车、鹿茸等温性补品,也不要吃羊肉、狗肉,这样反而会加重病情。
冬病夏治:关节炎、肢体痛不宜穿短裤。杨永朋介绍,关节炎、肢体麻木、肢体痛等都是冬季易发生的疾病,所以在夏季要积极预防。“夏天天热,但是这类患者最好不要穿短衣裤,不要洗冷水浴或游泳,更不要睡地板以及在室外露宿,避免风寒湿气伏积于经络之中。加重关节、肢体的负担。”另外,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患者和虚寒性胃痛患者等,除了注意以上事项外,在饮食上还要忌过度食用冷饮,最好不食冷饮。(珍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