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翻动一段尘封的中菲交往史

 东方欲晞 2012-06-15

 

翻动一段尘封的中菲交往史

 

 

 

       近年来,随着中国和菲律宾海域争端的加剧,我加重了对该国的关注。近日,到德州市出差,在该市德城区北营村,无意中见到了菲律宾古苏禄国国王的陵墓。通过向当地管理人员了解和查阅有关资料,基本搞清了该陵墓的来龙去脉,掀开了这段尘封多年的中菲交往历史的盖头:

       与明代同期的菲律宾苏禄群岛上,有三位国王,分别称为东王、西王和峒王,并以东王的势力最大,地位最显。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当时的三位国王率领家眷和使臣共340余人,组成友好使团,来中国访问和朝拜,受到明永乐皇帝的隆重接待。在访问结束乘船沿京杭大运河南下回国途中,东王突患重病,于当年9月13日病故于河北沧州的安陵。临终前留下遗言:死后葬于中国。此后,使团一路南下,寻找安葬的风水宝地,并最终选好并安葬于现在的地方。当时,永乐皇帝闻讣表示深切哀悼,并派礼部郎中持祭文祭拜,以王礼厚葬。根据东王遗嘱,其长子率众回国继承王位,王妃、次子、三子并侍从10人留居德州守墓。从此,这些守墓人在此定居,繁衍生息。他们逝世后,也葬在了王墓附近。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当时的苏禄国王来访,根据守墓人后裔的请求,向朝廷申请加入中国籍,终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获准。从此,他们由王族身份成为中华大家庭的普通一员。其后人仍守王墓,自食其力,贤才多出,有的出任安徽庐凤道台,四品大员,还有的成为抗日名将。

       东王陵墓,是中菲传统友好的见证——它见证了中菲交往的历史,见证了万国来仪的强盛,也见证了由强而衰的苦楚。悠悠岁月,流水无情。近600年过去,风云变幻,世间沧桑,感慨颇多。 

      那日,我站在陵墓前,低头沉思。又抬头南望,很久很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