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的艺术

 优雅a 2012-06-17

读书的艺术

  读书是一件惬意的事情,可以在喧嚣中享受宁静,可以在孤独中摆脱寂寞,可以在彷徨中寻找到目标,可以在疑惑中得到答案。读书可以使踌躇满志的时候心态变得平和,也可以在沮丧失落的时候化解去心中的愁绪。总之,读书带来的是时空的扩展,是人生的充实和人生的绚丽多彩.
  书的作者将其理解的世界,抽取精华,字斟句酌,一个概念一段文字,一个见解一个章节,描写、分析、论述、概括,把信息、思想和智慧留在了纸上,放飞于永恒。而当这些书籍来到读者面前,书中的文字就又鲜活了起来,词汇通过读者的眼睛进入大脑,进而转换成概念,或形成动态影像,或成为抽象的哲理,在思维逻辑的主导下,作者脑海中曾有过的世界被重现了,为读者所有,而完成意识的传递。人之所以能出类拔萃,就在于有这种接力式的意识过渡和思维的延续。  
  “博览群书”是流行的一句赞美词,赞扬一个人学富五车,然而,从另一个侧面来看,它也会迷惑人,背离科学的读书观,去片面追求读书的数量,而忽视读书的质量,通俗的讲,就是“不会走就想飞”。我就有这样的深切体会,进了图书馆,天文、地理、文史、杂学无所不包,不加区别地混在一起来读,结果自然是因贪而乱,因乱而杂,缺乏条理,效果适得其反,甚至,出现读书兴趣的锐减。所以,读书讲究严谨的学风,至关重要。 
  如果我们把浩瀚的书籍看作是地表的江河,那么,由它汇集流向的就是知识的海洋。这海水蒸发升华,形成五彩缤纷的云朵,横空飞翔,而后凝结成水滴,化作绵绵细雨,在滋润大地之后,又汇成新的书流。周而复始,这就是我们人类知识的更新和循环。作为个人而言,所能拥有的无非是这一循环之中的一个瞬间。这就是说,无论我们多么的努力,也都只能吸取这其中的一部分养分,所以,读书并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现代社会里,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在知识被细分之后,在某一领域里,在某一问题上能有深刻的认识,并有独特的见解也就足够了.
  读古文可以让人心旷神怡,可以遥感远古时代的气息,可以在精神上与古人迎面相会,聆听他们对自然、对人生的见解。尤其是春秋思想、魏晋文章、唐宋八大家,读来都令人如痴如醉。古文用词简练,文风朴实,逐字读来,字字都有涵义,不同于白话文,因为、所以,废话连篇。不过,久读之后也会渐渐明白,结合现代意识,从古文中能读取的思想性内容可借鉴的并不多,实质有很多时间是用在了语法的识读上,用在了古今词义的理解上。读古文可以明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可以洞悉我们文化血液中所富含的营养。换句话说,东方文化之所以有魅力,就在于在这块土地上曾出现过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与西方文化的渊源迥然不同。 
  由西方翻译过来的书籍占据了我们受教育中的大量篇幅,这也是我们接受现代文明付出的代价。无论是科学、哲学,无论是文学、艺术,甚至包括社会学等等,理论上我们都泊来于西方。因为中国的神话在西方的炮舰面前被撕成了碎片。落后挨打,在无奈中我们不得不牺牲我们文化的尊严,从而屈就于西方,为的都是能迎头赶上。读西方的书,莫过于读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名著,因为从那时候开始,东西方先进与落后由此而逆转。 
  如今,若能有大段的时间,可支配用来读书,那么,我可能会去读诗、读史,或去认真地读社会这部活生生的永远也没有结尾的大书。世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读书,也许老了会有这样的时间,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重新静静地去读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