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沂蒙红嫂英雄事迹

 武生图书馆 2012-06-17

从英雄的事迹到革命的艺术 (一)

    编者按:“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这是一段现代京剧的经典之作,来自京剧《红嫂》,这段唱词在20世纪70年代一度风靡全国,妇孺皆知。今日唱起仍然齿颊留香。艺术是生活的升华,而生活则是艺术的源泉。当人们从文艺作品中走出来,寻找现实生活中的红嫂时,被誉为“山东红嫂第一人”的眀德英便首先走入人们的视野。

    红色的土地

    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山区是全国著名的抗日根据地之一。在艰苦的抗战岁月中曾经有过这样的说法:山东(省)抗战的中心在沂蒙(山区),沂蒙的中心在沂南(县),沂南的中心在常山(区)。长山区(即今天的马牧池乡)位于沂南、沂水和蒙阴三县交界处,是沂蒙山区的中心,向东北沂山可望,去西南蒙山咫尺。中共山东分局(省委前身)、八路军山东纵队领导机关、野战医院、兵工厂、大众日报社等都曾经驻扎在这里;山东战时邮政亦在这里诞生,山东北海银行也在这里成长。徐向前、罗荣桓、朱瑞、黎玉、罗炳辉、谷牧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此战斗过、工作过。正因如此,这里曾有“小延安”之称。 19385月,遵循党中央创建根据地的指示,中共苏、鲁、皖边区省委进驻沂南县岸堤镇,开始创建沂蒙山根据地,至19403月,孙祖战役胜利,沂蒙根据地全面发展。同年7月全省各界代表联合大会在沂南县青驼寺隆重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山东临时参议会,范明枢任参议长,选举产生了山东省抗日民主政权——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黎玉任首席组长。同时还选举成立了山东各界救亡群众组织,建立了全省领导机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省政权由此组建起来。沂蒙山根据地发展到巩固时期。自沂蒙根据地创建到1942年底,八路军第一纵队、中共山东分局、山东战工会等主要党政军领导机关及工、农、青、妇、文教、宣传及山东八路军后方医院、鲁中党委、沂蒙地委均在沂南,在沂南形成了山东敌后抗日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沂蒙根据地一经建立便遭到敌人残酷的扫荡、蚕食与封锁。根据地方史的记载:从19396月至1942年年底日寇对沂蒙根据地的扫荡千人以上的达到279次,万人以上的达到29次,千人以下的几乎天天都有。根据地军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据统计,在日寇的“三光”政策下,仅沂南县被杀群众3000余人,房屋被焚3/4,被抓壮丁3000余人,生产生活资料被洗劫一空。特别是1941年冬,由日本侵华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指挥的50000余人对沂蒙根据地的大扫荡使沂蒙根据地进入了空前绝后的困难境地。根据地缩小到仅剩下沂南西部常山区一带。中共山东分局、八路军一一五师部和山东纵队指挥部被压缩到南北不到四十公里、东西不足三十五公里的狭小区域。沂蒙红嫂明德英义救八路军伤员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从英雄的事迹到革命的艺术()

   

    黑色的岁月

    “红嫂”的生活原型就是沂蒙山区的革命母亲明德英。明德英,1911年出生于山东省沂南县岸堤镇岸堤村一个贫农家庭。父母给当地一户地主种地,她年幼丧母,由继母抚养成人,有同父异母妹妹一人、弟弟二人。据明德英的长子李长俊讲:“俺娘的生日连她自己也不知道,后来俺弟兄们合计着得找个日子给俺娘过生日,就找人查了查黄历决定每年的916给她过生日。”

明德英老人

李开田明德英夫妇和他们的两个儿子

    小时候的一场大病夺取了她的听力,明德英的记忆中只留下幼时学到的几个简单的词语。既聋又哑的明德英常遭地主咒骂和虐待,为了生存不得不四处乞讨。25岁那年,因讨饭来到马牧池乡横河村,经人介绍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多岁的李开田。

    李开田,沂南县马牧池乡横河村人。生于一个佃农家庭,父母给本村地主种地,据李长俊回忆,在他小时候家里还有一、二亩地,由于他爷爷喝酒欠了债而被迫卖地还债。据当地村民回忆,李开田从小就给地主放猪、放羊,后来因生计日艰而只能依靠乞讨维持生活。李开田有一个哥哥,据说在很小的时候就死掉了。

    明德英和李开田结婚后主要靠乞讨生活。等到他们第三个孩子(李长英)出世后,生活更加艰难。善良的乡亲们不忍看着他俩这样过下去,于是,庄长约集众人商议后决定让他们一家人去看坟场。

    横河村李氏家族在当地是个大户。据当地老人说李氏家族祖籍位于离这里一百多里地的沂南县城东南的某村,明朝时因荒灾逃难至此并逐渐发展为一个村落。李氏墓地一些残存的墓碑还刻有“明嘉靖年间”的字样。李氏家境逐渐好转,经过世代积累到民国时期已有田数千亩,故而李氏墓地也有一百多亩。横河村李氏家族的墓地选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土坡上,离横河村较远。墓地里坟茔林立、荒草没人,偶有风吹沙沙作响,阴森恐怖。故此,这片墓地也因此被称为李家林。抗战时期,日本鬼子经常发动扫荡,这时候这片林场便常常成为附近乡亲们理想的避难所。

    守墓对于当时的每一大户人家都是件重要而严肃的事情。墓地是维系宗族血缘联系的表征之一。守墓人必须是本姓氏族人且必须由族长与众人商讨决定。守墓的职责是看护管理墓地以免有人盗墓,惊扰先人;同时,也要看护墓地中的树木不被偷盗。作为报酬就是可以获得族人的一点粮食接济,还可以开垦墓地空隙间的零星荒地种点粮食、蔬菜。另外,墓地间的野菜也可以挖采,树木可供柴草。

    明德英一家来到墓地后,在墓地的北面撑起了一架“团瓢”(一种半地穴式的圆形草棚)住了下来。家境依然贫寒,生活仍旧艰辛。据被他们夫妇收救的八路军战士庄新民后来回忆:“大爷一家住在一个树林子旁,一间破草房……只有一盘炕,一床破棉被,晚上我和大爷大娘还有弟弟妹妹都睡在一起,合用着着一床破棉被”。“家里吃的确实很困难,大娘弄点好吃的都给我吃,大爷、大娘还有弟弟妹妹们只能吃点糠菜,有时只吃一点稀汤……”生活虽然依然贫寒,可毕竟有了一个安定的家,相比以前拖家带口四处乞讨总要好一些。

从英雄的事迹到革命的艺术(三)

    “用乳汁为正义淬火”

    李家林东边,有一条由山涧溪流汇聚而成的小河,当地人称其为王家小河。小河南北走向,源于北大山,长达数十里,流水潺潺、蜿蜒南下,注入汶河。河的东面是马牧池村。这本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小山村,可因为一场战斗却使这个普通的山村在党史中常被提及。也正因为在这里发生的这场战斗才引出了一个沂蒙大嫂乳汁救伤员的感人故事。历史上称这次事件为“马牧池突围”。

    1941年11月3晚,盘踞在蒙阴县的大批日伪军秘密出动,于4日佛晓突然包围了山东纵队司令部所在地的马牧池村。日军点燃了大量的毒瓦斯,各路口架起了机枪,整个村子一片火海。正在办公室开会的山东纵队总指挥张经武、政治委员黎玉等领导同志被迫转移到村东头的鲁寨山上。由于情况来的突然,加之敌人封锁严密,司令部的其它工作人员未能全部撤离。一场包围与反包围的战斗打响了。

    战斗进行到第二天中午,一位战士冲出了敌人的包围,撤退到马牧池村西的王家河西面的河岸上,这时两名日寇发现了他,并尾追而至。战士机智的朝李家林跑来。他刚进林地,日寇也追了过来。战士在树木、坟茔、墓碑间不停的躲闪、周旋,时隐时现;敌人也在不停的寻找、追赶。一段时间过去了,战士为躲避敌人由一座坟茔后转向另一座坟茔后时,被他们发现了。敌人举枪,朝他射来,两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右肩和右臂。受伤后的战士意识到手中无枪弹,单凭只身是斗不过敌人的,因此,他强忍疼痛,飞步朝林地北面跑去。

    当时,明德英正抱着不满周岁的孩子(长女李长英)坐在自家“团瓢”外的石台上晒太阳。战士跑出墓地后发现了她,气喘吁吁地朝她奔来。从小就聋哑的她根本不知道发生在坟场里的流血的事情,但从战士的装束、急切的表情中明德英判断出他是八路军战士,并理会了他的处境。她忙站起来迎了上去。战士发现她不会说话就回头用手往林子里指了指。明德英明白了,她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抓着战士的胳膊往“团瓢”里拽,示意他躺在炕上。这位素不相识不会说话的大嫂的举动使战士一时不知所措。虽情况万分紧急,但担心连累了大嫂,战士不肯躺下。明德英见状就使劲将他按在炕上,把那床早已破烂不堪的被子盖在他身上。战士翘起头来,又被她按了下去。

    两个日本鬼子在林地里找来找去,再也找不到战士的影子,断定是逃走了。四处搜索的鬼子兵来到“团瓢”跟前。团瓢门口很矮,只有低下头才能进去,站在门外可将里面一眼望穿。敌人根本没想到被子底下的秘密。抱着孩子的明德英沉着地打着手势让他们坐下。这时日本兵才发现她是个哑巴,其中的一个日本兵用手比划了一下战士的身高、衣着打扮和受伤的部位,意思是问她是否看到这样一个八路军战士。明德英毫不犹豫的用手朝西山指了指。两个日本兵又急忙朝西山跑去。

    正如京剧《红嫂》中刁鬼所说“要是敢窝藏八路叫我查出来,我先烧你的房子,然后杀尽你家的全家大小!”。敌人是异常凶残的。这一点明德英应该是清楚的,因为一个多月前,离这里仅有几里地的牛王庙村就发生过这样的惨案。

    据当地史料记载:1941928清晨,日军突然闯进牛王庙村,把没来的及转移的男女老少全赶到村西一个干涸的池塘里,听“皇军”训话。日军要村民交出八路军战士及八路军所藏的武器。日军见没有一个人出来说话,就用刺刀逼着一批体弱的老人去抱柴草并把柴草放在人群的一边。日军随即从人群里拉出一个老人(刘建荣)大声问他八路军在什么地方、枪支在什么地方。当老人坚定地回答不知道时,一个日本兵一枪托把他打倒在地,四五个日本兵一齐用枪托劈头盖脸地砸下来,直到打的半死,又逼问他,然后端来一盆辣椒水,用刺刀撬开他的嘴,一勺一勺给他灌下去,然后用脚狠命地踏的肚子,刚灌下去的辣椒水从嘴里、鼻子里喷出来,然后再灌进去,再踏出来,反反复复四五次,当不耐烦了的日本兵再一次听到“不知道”时,就把他抬起来,扔进了熊熊燃烧的大火中。就这样日本兵惨无人道的活活烧死了八位村民。当然,他们所得到的只有三个字“不知道”。

    后人无法得知明德英,这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在收救八路军伤病员时,可曾想到她以及她的家人为此所要承担的风险、可能要付出的代价有多大!

    日本兵走远了,明德英赶紧走进“团瓢”,揭开被子,发现战士躺在炕上一动也不动。受伤战士的伤口没有包扎,流血过多昏过去了。明德英见状立即找来碎布,帮战士包扎伤口。昏迷中的战士用微弱的声音说到:“水┄┅”可家里没有热水,日本兵又在四处搜索,战士生命垂危,烧水又来不及了,在这危机时刻明德英毅然解开大襟将乳头塞到了战士的嘴里┅┅伤员总算苏醒过来了。

    舞台上的红嫂端庄秀丽“在娘家的时候就上过识字班,参加过斗争会”。现实中的红嫂却是位又聋又哑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是位为了生活一度四处乞讨的妇女,是位为糊口而不得不替人看坟的农家妇女。苦难的生活使她懂得了世间的许多道理;日军的残暴使她明白了是非善恶;军民团结抗日使她看到了正义的力量。当身负重伤、被敌人追赶、生命危在旦夕的八路军战士出现在她面前时,一种对弱者的同情、一种朴素的阶级感情、一种民族的义愤、一种原始而又至纯的母爱在那一刻化为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举动,一个“用乳汁为正义淬火”的举动。这就是真实的红嫂,八路军的母亲,民族的母亲!

    下午时分战斗结束了,兵慌马乱,时有日本兵路过。“团瓢”毕竟太显眼,明德英打着手势,跟丈夫李开田商量着把林地里的一间空坟铺上干草,让战士住了进去。然后又用李开田秋天捡割的柴草将坟口堵上。明德英一日三次给他送饭送水。为了给受伤的战士滋补身体,明德英把家里仅有的两只鸡杀掉,熬成鸡汤喂给他吃。由于缺医少药战士的伤口感染发炎,脓水外流,发出一种难以名状的臭味。明德英经常到林子里采一些草药熬水给他擦洗,用盐水给他消毒。

    二十几天后,战士的伤口基本愈合了,身体也好多了,有时还能帮李开田干些零活。看到明德英一家吃糠咽菜,却倾其所有精心照料他,战士心理很不安,加之思念部队,想念战友,所以坚决要求去找部队。李开田悄悄的把他送到二十里外的依汶镇,借钱给他买了一个锅饼,托付地方上的同志带他去找部队了。

    随着岁月的流逝,李开田忘记了那位战士的名字,只记得他姓徐,那时二十几岁,是个又机灵又漂亮的小伙子。几十年过去了,明德英再也没见到那个小伙子,但当年给他包扎伤口时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到了八十多岁的高龄还能打着手势回忆这不同寻常的往事。

从英雄的事迹到革命的艺术(四)

    明妈妈

明德英的小女儿李长花和庄新民一家

    1943年正月的一天,李开田被日本鬼子抓去了泰安城,他又救来一个小八路。小八路的名字叫庄新民。

    当时仅十三岁的庄新民在八路军山东纵队军医处一所香炉石(马牧池乡的一个自然村落)分所担任看护员。

    为了彻底摧毁沂蒙山抗日根据地,侵华日军继1941年的所谓“铁壁合围”大扫荡后,于1942年底又进行了“拉网合围”大扫荡。所谓“拉网合围”是指敌人深入到根据地后,分成若干小股,互相保持火力联系,边压缩边搜索,白天摇旗呐喊,夜晚治“合围圈”交通路口点起火堆,控制山头,堵塞要道,企图将我根据地抗日军民一举摧毁,彻底消灭。

    在敌人“拉网”扫荡开始前,八路军主力部队已转入外线作战。没来得及转移的群众就与敌人在山沟里周旋。庄新民所在的卫生所没来得及转移就和当地群众一起钻山沟、转山头和敌人兜圈子。后来,卫生所被冲散了,相互失去了联系,庄新民只好一个人跟着群众一起与敌人周旋。当时,卫生所都发便装,一年一双布鞋,在穿着方面和老百姓没有什么差别。

    白天钻山沟、转山头,夜里露宿野外,一连几天。饥饿、焦渴、劳累、胃疼使身体本来就很虚弱的十三岁的庄新民再也走不动了。他绝望地躺在一个山沟里,恰巧经过这里的李开田发现了这可怜的“小萝卜头”,就走了过去说道:“孩子,饿了吧?先吃点。”说着从怀里掏出一把地瓜干,递给了庄新民。饿急了的庄新民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李开田以慈祥怜悯的目光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情形,过了一会儿,又递给他一把。当李开田断定眼前的孩子是被敌人冲散的八路军战士时就亲切地说:“孩子,咱们是一家人,你别怕也别乱跑了,就跟着我吧。”

    从那以后,李开田对庄新民更关心了,尽管他身上所带吃的东西很有限,自己舍不得吃,而留给庄新民吃。每天跑在一起,住在一起,有时庄新民跑不动了,李开田就拽着他的手一起跑。一老一少素不相识又相依为命。

    一天下午,当他们跟随逃难的群众一起转移到马牧池村东北方向的一个山谷时,被敌人发现了。敌人在飞机的配合下向山谷发动了猛烈的攻击,一批群众倒在血泊中……幸存的李开田、庄新民和上百名乡亲被敌人用刺刀逼进马牧池村的南庙。在被敌人包围和赶去南庙的路上李开田始终拉着庄新民的手,并悄悄的对他说:“孩子,别怕,就说你是俺儿子……..

    第二天早晨,一群鬼子端着刺刀,牵者狼狗,跟着翻译,把抓到的群众吆喝起来,威逼他们交出八路军战士。一个鬼子拿者指挥刀在人群中转来转去,瞪着贼眼,一个个审视。突然,他扯出一个青年模样的人,硬说他是八路,一挥手两只狼狗扑了上来,将那个青年嘶咬的皮开肉绽。接着,又有几个鬼子用刺刀将他绞了个胃翻肠流。院子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当拿着指挥刀的鬼子来到庄新民跟前,瞪着眼上下打量了一番,一把把他拽了出来,厉声说:“你是八路。”眼看狼狗又要扑上来,李开田死死拉着庄新民的胳膊急声说:“他是俺儿子,不是八路.……”鬼子一脚把李开田踢倒在地。机灵的庄新民抢着扑在李开田身上哭喊着:“爹┄┄”鬼子又把庄新民扯了起来,李开田挣扎着爬起来,紧紧抱住庄新民不放。这时鬼子抽出指挥刀架在李开田的脖子上吼道:“你们通通的八路。”因为十三岁的庄新民既小又瘦又矮且衣着跟农村孩子又没什么两样;李开田又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他苦苦哀求和说明下,鬼子上下打量着这“父子俩”,见无破绽也便作罢。

    没抓到八路,日寇找来绳子,像串蚂蚱似的把抓到的群众栓成一长串,往沂水县城里解送。到沂水县城后,他们被关进了一个空房子,门窗全被用钉子钉住。为了不把抓到的人饿死、渴死,鬼子偶尔会把一些乱七八糟的食物仍进来,同时也会用木桶将凉水从栅栏缝里往里倒,因为数量少,大家就抢着吃,争着用手接水喝。庄新民人小、个子矮,挤不上,李开田总是把自己弄到的那一份给庄新民。有一次,为了能给庄新民接点水喝,李开田把头都挤破了。

    他们被这样折磨了十几天后,日寇用红笔把他们脸上涂上红颜色(防止逃跑),并再次连捆起来。这次是让他们把扫荡时从百姓那里抢来的牛和驴运送到泰安城。牵着牲口的百姓就像牲口一样被敌人虐待。中途吃饭时鬼子把弄来的带泥的胡萝卜往地上一撒,绑在一起的群众活动的余地很小,撒在谁跟前,谁就拣一点吃。李开田将拣到的胡萝卜多半给了小庄。经过长时间的煎熬,走了那么远的路程(沂水县城距泰安城有二三百里路),庄新民的身体极度虚弱,步履艰难,难以支撑。

    到达泰安城,牛驴送到后,鬼子给众人松了绑,一个翻译模样的人过来说:“你们都是良民,现在可以走了。”这时,众人都像出笼的鸟一样,纷纷逃离敌穴。离开泰安城后李开田对庄新民说:“孩子,先跟我回家吧,回家后再去找部队。”

    由泰安返回沂南有三百多里路,身体虚弱、多处伤口流血流浓的庄新民行动非常困难,当李开田看到庄新民行走吃力时就背着他走。为避免遇到鬼子再找麻烦,他们避开大路走小道翻山越岭日夜兼程。累了就在道旁休息一会,饿了就想方设法到附近村庄里讨点饭吃。经过长时间的折磨李开田的体力损失很大。小庄过意不去执意自己走,可往往走不一会李开田硬要背着他走。就这样在第五天夜里他们回到了李开田的家。

    庄新民来到这里,见家里很穷,住在一架团瓢里,全家只有一床破被,家里找不到一点可吃的东西,心里有些过意不去。明德英见庄新民脚伤的厉害,就用艾蒿熬水给他洗脚,用盐水消炎,之后用碎布包扎起来。包扎完后明德英出去了一会儿,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一点芝麻和几个土豆。她把土豆切成条,烧熟,把芝麻捣碎拌上盐,让庄新民用土豆蘸着吃。她用手比划着,这是好东西,吃了身体恢复的快。庄新民几次推让,李开田和明德英谁都不肯吃一点,像慈爱的爹娘一样,看着小庄吃下。见他吃的香甜两位老人脸上露出丝丝笑容。几十年后,已是白发苍苍的庄新民,每当回忆起这桩往事,常常泪流满面。

    全家只有一盘炕,一床破棉被。夜里,庄新民与李开田全家睡在一起。为了庄新民的安全,明德英夜里经常到屋外观察动静,有时睡到半夜也要爬起来出去看看。

    小庄的身体很弱大部分时间都是躺在床上,李开田因受了长时间的折磨,特别是从泰安城背庄新民回来,非常辛苦,体力不支,也躺了数天,没能爬起来,全靠明德英一人照顾。当看到庄新民的脚、碰伤的腿化浓流血时,明德英不顾难闻的气味,经常给他用草药熬水烫洗。

    粮食让鬼子抢去了,一家人只能吃挖来的野菜,有时只吃点稀汤。尽管如此,明德英仍想尽办法弄点好吃的东西,给庄

    新民吃。有时会弄到几个土豆,有时会是个地瓜……十几天后,庄新民的伤势有了很大的好转,身体也好多了;当他看到这个本来就十分贫穷的家因自己的到来而更加窘迫时,心里很过意不去,几次提出要去找部队都被以脚伤未好为理由挽留住。

    当庄新民的脚伤完全痊愈,再次提出去找部队时,李开田明德英夫妇也觉的家里确实没什么东西可吃了,就答应了。

    当天晚上,明德英连夜给小庄缝补好衣裤、鞋子,第二天早上回到村里,借了几个地瓜,煮熟后,一半让庄新民吃,另一半让他带着路上充饥。李开田明德英夫妇把庄新民送到王家河岸上,并一再嘱咐如果找不到部队一定要再回来。告别李开田明德英夫妇后,庄新民顺利地找到了部队,重新投入到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中。

从英雄的事迹到革命的艺术(五)

 小说《红嫂》

小说《红嫂》插图

艺术是生活的升华,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明德英的事迹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典型的素材,根据地的英雄事迹,先后产生了小说《红嫂》、京剧现代戏《红嫂》、芭蕾舞剧《沂蒙颂》、电影《红嫂》等艺术作品并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红嫂明德英又因文艺作品的广为流传而改变了原有的生活轨迹,由原来默默无闻的一个山村农妇变为一个名扬四海的英雄人物。

19614月,著名作家刘知侠写出了短篇小说《红嫂》。小说主要描写了1947年孟良崮战役结束后,我军进行战略转移过程中排长彭林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力战群敌,身负重伤,与部队失去了联系。国民党“还乡团”的小队长刁鬼反攻倒算,搜捕我军伤员。红嫂上山挖野菜时无意发现了因伤重口渴而昏迷的彭排长。红嫂来不及回家取水,就毅然用自己的乳汁救活了解放军战士。此后,红嫂将彭林掩藏在村外的秫秸垛里,每天为彭林送汤送饭。面对凶残的敌人,红嫂机智应对,最后终于与村支部书记及武工队取得联系,安全地把彭林送回到部队。在这场斗争中,红嫂的丈夫吴二,胆小怕事,开始时觉悟不高,这给红嫂救护伤员增加了不少困难。后来在红嫂耐心教育下,思想发生了转变。最后亲手打死了企图霸占他妻子的刁鬼,并向村支书要枪直接参加了对敌斗争。新中国建立后,住在上海的彭林上校一家与沂蒙山区的红嫂一家书信往来情同手足。

小说发表后在沂蒙山区,在山东,乃至在全国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关于小说《红嫂》的创作缘起,山东省原政协主席、党组书记李子超在1994525的《联合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谈谈红嫂的由来》,文中谈到,19608月他和刘知侠等同志去莫斯科访问,在从莫斯科返回哈尔滨的火车上,刘知侠要他介绍一下沂蒙人民的斗争事迹,说要写一部有关沂蒙人民支援解放战争的书。当时,李子超就讲述了一个亲身经历的一件往事:

 1947年,华东野战军在沂南县明生村一带有一个野战医院,九、十月间,时任沂南县抗联主任和县委副书记的李子超同志和县委书记高复隆同志去医院慰问,军医院政委向他们讲述了一个伤未痊愈却坚决要求出院回前线的战士的真实感人的故事。战士是孟良崮战役中在青驼寺(位于沂南县青驼镇)一带打阻击战负伤的。在敌人的追击下,他爬下了山,钻到了一个高粱穳里藏了起来,由于失血过多晕过去了。这时,附近的一位青年大嫂到地里挖野菜,在去高粱穳中小便时发现了他。一阵惊恐之后,她跪下身来,摸了摸伤员的头,知道他发着高烧,昏迷不醒。当她晃了晃战士的身子,低声叫了几声同志时,战士微微睁开了眼,用微弱的声音说到:“水┅┅”可荒郊野外没有水,她急中生智想到了用乳汁救伤员。几经犹豫后毅然解开了衣襟,左手抱起伤员的头,右手托着乳头送到伤员的嘴里……战士终于慢慢醒过来。由于周围都住着国民党还乡团,村干部和民兵都转移到县城一 带去了,大嫂让战士藏在里面不要出来而她天天来给他送饭。第三天晚上,村支书和几个民兵用担架连夜将他送到了军医院。

李子超的文章意在说明青驼寺一带的佚名青年红嫂才是“红嫂”的生活原型,而明德英等人并不是“红嫂”的艺术原型,她们“是在战争年代掩护伤病员有贡献的人物”是“红嫂式的人物”。如果李子超所指的艺术原型仅是小说中的艺术原型的话,那么他的说法似乎有些道理的。尽管我们从小说看到的故事与明德英的事迹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如:同样都在受伤战士生死关头用乳汁施救;小说中红嫂所救的战士彭林在新中国建立后留在上海工作并与红嫂一家有亲密的联系而现实中明德英所救的战士庄新民在解放上海后也留在上海工作且也与明德英一家有着亲密的联系)但,两者的差异性也是明显的(如: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而明德英救伤员的事迹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李子超的介绍告诉我们,艺术中的“红嫂”的原形是现实生活中众多“红嫂”,非仅仅是某一个人。

刘知侠(1918-1991),原名刘兆麟,卫辉市庞寨乡柳卫村人,著名作家。自幼家贫, 1938年奔赴陕北抗日军政大学,同年入党。1939年随抗大分校到山东抗日根据地,分配到抗大文工团工作,后又调到山东省文协。1950年山东文联成立,他任编创部长、秘书长、党组委员。19521953年发表了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后改编成电影剧本,搬上了银幕。1959年山东省文代会中被选举为文联副主席兼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主席,并担任《山东文学》杂志主编。同年被选为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60 (青岛百花苑刘知侠铜像)年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和中篇小说《沂蒙山的故事》等,后又将这些作品汇集成了《沂蒙故事集》。1979年刘知侠任山东省文联党组书记期间,写了中篇小说《芳林嫂》。 1986年刘知侠定居青岛后,在垂暮之年又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40万字的长篇小说《沂蒙飞虎》与40万字的《知侠中短篇小说选》以及20万字的《战地日记》(即淮海战役见闻录)。1991930日上午,刘知侠因脑溢血猝发去世。

青岛百花苑刘知侠铜

 

 

 

 

从英雄的事迹到革命的艺术(六)

《红嫂剧照》

 京剧《红嫂》

党中央和毛泽东非常重视革命文艺事业,建国后,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制定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等一系列方针政策。1963年,毛泽东一再重提文艺“推陈出新”的问题,明确指示要出社会主义之新。19632月,周恩来向文艺工作者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现实的东西太少了,要搞反映现实的东西。再三强调要不断扩大社会主义的文艺阵地,并巩固这个阵地,不断取得新的胜利。中央的指示在戏剧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家围绕着戏剧,特别是京剧,要不要演现代戏?能不能演现代戏?如何演现代戏?等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这场大讨论的基础上,196312月下旬,中国戏剧家协会在北京召开第四届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剧协主席田汉在会议上指出,目前社会主义革命继续深入,社教运动广泛展开的形势下,戏剧艺术更好地为无产阶级服务,是当前戏剧活动的迫切任务。为此,他号召全国戏剧工作者深入工农兵生活,投身火热的斗争中去,繁荣现代戏剧创作,提高现代戏的演出质量。此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一个大规模编演现代戏的高潮。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批准了乌兰夫的建议,决定在1964年举行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

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小说《红嫂》才被改为京剧现代戏。刘知侠自己把小说改编成了京剧剧本。剧本对小说原著中的某些情节作了改动。据李子超的回忆,刘在改写过程中遇到一个难题:舞台上不好表现大嫂用乳房喂伤员的场面,如果去掉这个情节,则会去掉一个十分感人的艺术细节。后来,刘在街上碰到一个身上背着铁皮水壶的战士,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把大嫂用乳房喂伤员的情景改为大嫂在没有办法的时候,看到了伤员的水壶,就把乳汁挤到铁皮水壶里,再用水壶喂伤员。象这样的艺术处理还有一些。

《红嫂》剧本改编后,山东省淄博市京剧团把红嫂这一艺术形象搬上了舞台。这一行动得到当地市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了充分表达英雄人物的思想感情,增加对革命根据地妇女生活的体验,剧组人员深入到生活中去体验生活,寻求艺术创作的源泉.他们来到沂蒙山根据地搜集到了许多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真实故事。如沂南县东辛庄村的王换于曾经救过数十人名受伤战士。八路军战士毕铁华(后改名为白铁华)被敌人烙伤得血肉模糊焦皮脱落的,王换于四处求偏方,八方告亲友,并把自己和闺女的头发剪下烧成灰,蘸着獾油涂抹在战士的伤口上,经过百般努力,终于把他救活。桃棵子村的祖秀莲,发现身中七弹,小肠已经外流的某部侦察士兵郭伍士挣扎着爬到门前时,冒着生命危险把战士藏到山洞里,帮战士包扎伤口,毫不犹豫地拿出所有的钱换来老母鸡,为伤员补养身体。特别是横河村的明德英的事迹更为感人:刚生下孩子不久的明德英,发现浑身是血又被敌人追赶的战士来求救时,二话没说,把战士藏到自己的被子低下,机智地支走敌人.当战士用微弱的声音说出 水 时,她毅然用乳汁滋润子弟兵......

革命母亲们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了演员,他们的试演得到了领导和广大群众肯定。在19641月进行的山东省部分京剧现代戏汇报演出期间受到领导、专家和群众的赞扬和重视。不少专家认为:“这个戏取材好、立意新,为京剧旦角的表演闯出了一条路子。”为进一步提高剧本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使之成为一出优秀的京剧现代戏,中共山东省委领导及时而明确地提出进一步修改加工的要求和努力目标:第一,在主题思想方面,要突出血肉相连、水乳交融的军民关系,强调军爱民、民爱军,军民一家,共同对敌。第二,关于戏剧矛盾冲突问题,要突出敌我斗争,减弱内部矛盾,红嫂夫妻的性格冲突和纠葛,只能放在敌我矛盾之下,作适当描写,避免喧宾夺主;第三,努力加强和突出正面人物的英雄形象,摒弃一切不利于正面人物的描写(即既要突出红嫂的英雄行为,又要表现群众的力量;既要歌颂红嫂的革命品质,又要写出我军伤员的英雄性格;既要表现红嫂的高大,又不要把吴二写得过分落后,等等);第四,压缩反面人物的描写,强调从政治上揭露和打击敌人;第五,保持和发扬京剧艺术的固有特色,从生活、剧本的主题和人物出发,合理地运用、革新和发展京剧传统表现方法和艺术手段,力求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19643月,省文化局组织戏剧家、音乐家到淄博市京剧团帮助修改了剧本和唱腔;组织著名导演尚之四、王杰、孟丽君帮助导演加工;还请著名文学家刘知侠介绍当时沂蒙对敌斗争的环境和军民的血肉关系;为了充实淄博京剧团的演员队伍特别邀请了青岛京剧团加盟到《红嫂》的排演中。这次修改使剧本大到结构,小到表演动作、唱腔设计、舞美灯光都上了一个台阶。《红嫂》剧中著名的唱段:“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就是这时添加的。 “如果说加工前的《红嫂》是一块璞玉的话,那么修改加工后的《红嫂》就已成了精雕细琢的工艺品。”作为地方优秀剧目,《红嫂》被选送到北京参加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

 1964年6月5下午,全国瞩目的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文化部部长沈雁冰致开幕词,陆定一讲了话,康生、郭沫若等出席,萧长华、盖叫天、周信芳、姜妙香、马连良、尚小云、荀慧生等京剧家也登上了主席台。50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参加演出的有19省市28个剧团,演出了35个剧目。周恩来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阐述了党的文艺方针,以及关于对立统一、戏的革命、人的革命和加强党的领导等问题。在这次演出中一批优秀剧目脱颖而出。其中,《红嫂》一剧因在主题思想及编、导、演尤其是在唱腔方面有较成功的突破,受到了专家和京剧界同行的首肯,获得了文化部优秀剧目奖。

《红嫂》在北京汇演期间,周恩来总理观看了该剧,在充分肯定其艺术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修改的意见。一天,首都剧场演出《红嫂》时,周总理来到剧组和大家亲切交谈。当代表团团长请总理作指示时,周总理亲切地的说:“《红嫂》是放映军民关系的,主题很好,表演得也不错,只是唱腔方面太紧张、急促,演员吃不消。可以到有关单位多汇演几场,边演边改,改好后我再看。”周总理说到做到,即使在繁忙的国庆节期间也没有忘记《红嫂》剧组人员,他不仅邀请剧组人员参加了国庆观礼和烟火晚会,还通知剧组人员到中南海紫光阁观礼堂演出。他约集了董必武副主席、李先念副总理、罗瑞卿副总理一起来观看。观看期间,周总理一边给其它领导人介绍剧团和演员,一边同其它观众一样打着节拍品味着修改后的唱腔与唱词。演出结束后他一边有节奏的鼓掌,一边招呼其他领导人上台同演员见面。周总理先向演员们一一介绍了各位领导的姓名和职务,然后招呼演员站在各位领导身边一起合影留念。

同年812日夜,《红嫂》剧组在北戴河礼堂为毛泽东主席、朱德委员长等国家领导人作了专场演出。外面“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礼堂里灯光灿烂。当毛主席和朱德委员长在陪同人员走进礼堂后,顿时掌声雷动,毛主席向大家频频向大家招手致意。毛主席坐在中前排的藤椅上,一边吸烟一边聚精会神地观看,偶尔同委员长低说着什么。当演员唱《熬鸡汤》的二簧慢板时,毛主席停住了吸烟,眼看着字幕,手打着节拍,体味着唱词与唱腔的韵味。演出结束后,毛主席和朱委员长走上台来与演员们亲切握手,当与“红嫂”的扮演者张春秋握手时毛主席轻轻地说了声:“谢谢。” 后来接见剧团团长时,毛主席对京剧《红嫂》作了“玲珑剔透”的评价。814,《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各大报纸都在头版头条报道了毛主席接见《红嫂》剧组成员的消息和照片。一个地市级的京剧团由此誉满京华且蜚声全国。报名参加学习《红嫂》的院团猛增到56个,创全国之最。

主演红嫂的张春秋和饰演排长彭林的杨运超,只好改变一教一的传统教戏方法,采用舞台上教舞台下学的大课讲授方式。就连全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关肃霜、赵燕侠、刘秀荣、吴素秋也慕名而来。

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截至196410月已经改编了12次的《红嫂》剧本。为适应在农村演出的需要,农村读物出版社在将原剧略作改动的基础上于196411月出版了京剧《红嫂》剧本。由于成功地饰演了红嫂这一英雄人物形象,演员张春秋由此而红遍了大江南北。

毛泽东接见《红嫂》剧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