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朋的水墨饲雏图

 fifizhao 2012-06-18
张朋的水墨饲雏图 
一幅好的写意花鸟画,除了欣赏其精妙的笔墨外,更多的是关注画面上作者精神与情感的表达。在笔墨自身的起伏、顿挫、回旋、转折和粗细、浓淡、干湿的处理上,往往都随作者本人的情绪变化而变化,同时,也是作者艺术修养和绘画基本功的体现。 

  笔者珍藏的这件著名花鸟画家张朋的水墨饲雏图,是上世纪80年代末,由已故海门书协理事长刘延驰老师赠予我的。欣赏这件33x33厘米的小品册页,画面用纯水墨,将七只小鸡画在皮宣上,小鸡神态各一,画得栩栩如生,有呼之欲出之感觉。在构图上,小鸡正侧面造型安排得疏密有致,远近有别。在用墨上,施墨都以大笔墨块几笔完成,落笔大胆,技法娴熟,作者追求笔墨的宁粗毋细,宁黑毋淡,宁厚毋薄,宁涩毋滑的艺术境界。由于行笔速度快慢不同,故湿笔、枯笔明显,近处用墨稍重,远处的稍淡,轻重对比十分强力,并在皮宣上画出了小鸡毛茸茸的质感。最后加上了点和线,点为小鸡的眼,线为小鸡的爪,点线结合,真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整幅画带有浓烈的“人情味”,仿佛小鸡们相互间正在悄悄说话呢。这件作品完美地再现了中国画的大写意精神,形神兼备地勾画出了水墨画的艺术特点。画的左上角题款“饲雏”,署:“己未春张朋”,“己未”是1978年,款边铃印“张朋之印”白文印一方。 

  张朋(1919-2009年),字锡白,山东高密人,生前为青岛画院名誉院长、青岛大学教授。他自幼受家庭熏陶,十二岁开始习画,对于石涛、吴昌硕、任伯年、高剑父、黄宾虹、齐白石等名家作品,经常摹习钻研,尤其喜欢齐白石的花卉草虫,从这件饲雏图中还可以辨识出白石老人的影响。张朋不但能掌握前人的笔墨技法,还特别注重写生,能师法自然。经常去公园观察花卉动物,熟悉动物的习性和特点。在他的作品中,无论画敏捷机灵的猴子,雄健刚强的山鹰,还是活泼好动的松鼠,他都画得十分生动而逼真。这件饲雏水墨画,正能反映出他厚积薄发,根深叶茂的艺术基本功。难怪当今画坛将张朋与黄秋园、陈子庄、陶博吾并称为我国花鸟画“在野派四大家”。 

  时光流逝,这件张朋的饲雏图,一直挂在我的书房中,我十分珍爱它。每当欣赏这件作品时,20余年前刘老师赠画时的场景好像还在眼前,此画颇让我睹物思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