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像学习游泳一样练习太极拳

 兴安书馆 2012-06-18
发表于 2011-12-10 14:17: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南怀瑾老师曾说:太极拳系求静,非求动,更实际的说,是于动中求静,而生理的本能----生命的力量即在此清净寂寞中发动,武术是人体在运动,不过虽是外动而内心反易得静,以此求静境,也同样得到殊途同归的妙用,利用这个动静相应的道理而发明武术。太极拳之原理也是如此,内家拳灵敏第一打太极拳是在动,由动中的体力劳动,进而渐渐达到内心清净的境界。

    大成拳宗师王乡斋语:不是打三携二谓之拳,也不是一套一套谓之拳,乃拳拳服膺为之拳。练拳就是学会在空气中游泳,颇相似。

  练拳:从浑元功训练着手,当体内真气充盈之后,身体不但十分柔软,还会像装满水的大皮代子,在空气中产生飘(悬)浮之感。这时候你不管做什么动作都会均整,园潤,协调,灵活,不会破体散乱为人所趁。八卦的盘旋,太极的缠丝。螳螂的勾挂,鹰爪的叼拿,拳击散打的多变和快击,推手的粘粘走化,都能随心所欲,自然形成,而非人为苦苦训练所得也。道法自然,风中旗,渊中鱼都是我们的良师。恢复人:这个高级动物的养生和技击之本能状态。

  游泳:不管你怎么学习和训练,目的都是让人在水里能飘起来,自由自在的在水里游来游去,狗刨,蛙泳,自由泳,仰泳,侧泳等等的都是外部表现形式,没有了解水,认识水,驾驭水的训练过程,学习任何游泳动作都是没有用的。练拳和练游泳一样,学任何动作不是主要的,关键是否能练的在空气中,水中飘浮起来。

  我们设想一下;假如我们在水里与人打架,你会想到用什么招式吗?回答肯定是:该怎么打就怎么打。最后还用武学大师孙禄堂的诗做结束语:道本自然一气游,空空静静最难求,得来万法皆无用,身形应当似水流。

     
  身体的觉知,感觉能力更胜于常人,传统上练劲,是在练拳或站桩的形式下,由师父喂给弟子的,要师父看着弟子,弟子看着师父,师父在弟子身上摸,弟子在师傅身上摸,就因为说不清、道不明,所以就要求弟子有悟性,像和尚参禅一样去猜谜,还美其名曰以禅入武,实际上这里仅是一点小技巧,虽说是小技巧,可你为什么练那么多年的拳,站那么多年的桩却没有成为绝代高手呢?就缺这点小技巧很实在,的却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