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动定焦镜头知识介绍

 云梦书苑 2012-06-19

手动定焦镜头知识介绍

来源: 李嘉明的日志

       现在人们囊中的money多了,周围玩单反的ggjj们多起来,其中还有不少玩镜头的弟兄,我将以前写的文章现在翻出来,和大家交流 一下手动定焦镜头。玩相机要先了解相机的结构,成像原理,才好去拍生活,不然,对着一台自动对焦的傻瓜系统谁都会拍。玩是一种态度,了解摄影知识也是一种 态度。

      今天说的是镜头。

      我们一般的镜头都是自动对焦的变焦镜头,但是说实话,变焦镜头比起定焦来说,实在是差,所以我不推崇。变焦镜头的诞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群体主要是摄影记者的工作需要,但是牺牲的确实是巨大的------画质。所以我是不太喜欢用变焦的。

      所以我现在玩的是手动的定焦镜头(第一主要是玩的是老头的味道,第二是自动头太贵太塑料,且没有老头的那种金属质感)。

      有人说玩手动的对焦好累,我不喜欢。那是,有自动对焦的定焦头那是好啊,但这也是手动对焦的乐趣所在,更加考察的是一个摄影者的基本功。手动对焦练不好,一些特殊情况如暗处对焦相机对焦不上的话你怎么干活?还得手动对焦!

      我手中玩过的定焦镜头不下几十个,不排除一些好的日系定焦镜头如Canon 35 1.4L,85 1.2L,135 2L,200 1.8L,以及Pentax,nikon,美能达(现在成了sony的了)以及奥林巴斯等的定焦镜头,其实也是很优秀的,日系的镜头拍出的是清秀,但是德 系的老镜头拍出的是浓郁与厚重。

      更多优秀的镜头是手动的定焦镜头。

      也许很多新手玩的都是塑料感的自动对焦镜头,但是一拿到那种沉甸甸的手动老镜头时,产生的是一种看到冰肌玉骨般的冲动和喜悦!

       日系的手动镜头也不乏精品,我首推的是pentax的镜头。

       pentax的辉煌时代是在M42时代开始,可惜后来没能把握好方向,以至于现在没了老大的位置。M42时代的Takumar 镜头以锐利著称,所以没有拼命地以做大光圈为目标,如这时期的super takumar (后期有s-m-c 和smc takumar等新版本,著名的smc镀膜由此诞生)15/3.5,24/3.5,28/2 ,28/3.5,35/2,35/3.5,50/1.4,85/1.8 135/2.5,135/3.5等等镜头,由于3.5的光圈出得较多,主要是便宜,面向大众,但是成像效果反而比同焦段大光圈的要好,如著名的35 /3.5,因此被我戏称为pentax的3.5光圈时代。这也造就了M42时代一大批的pentax粉丝,此后pentax更加推出了M系,K系,A 系,FA系等等takumar镜头的延续后代,如著名的三公主,那是后话了。

     我手中把玩过pentax takumar的28,35,50,105,135,其中最推崇35 3.5和50 1.4,50 1.4这个头,收缩到f2的时候已经锐不可挡了,成像效果极佳,拥有此头基本可以不用看nikon,canon等其他日系的标头了。

     Canon的手动镜头质量非常优秀,几乎无现在的“狗头”,但是主要是FD口的镜头,转接玩起来很困难,我这里没发言权,说起来自己是玩佳能的机身,没玩过FD口的镜头,甚是惭愧啊。

     尼康,美能达的老镜头也就不说了,现在玩自动对焦的尼康索尼用户比比皆是,nikon的55 1.2,美能达的35 1.8,都不错,但玩家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老镜头还是很好的。

     这里还要补充的是奥林巴斯的手动镜头哈,厂小但是专注,当年的Zuiko 镜头出了很多f 2光圈的优秀镜头,如40/2,90/2 镜头,尤其这OM 90/2,号称“孔雀翎”,是最厉害的毒门暗器哈,和laica的大头九相比,锐度稍胜,蓝色皆上品,不同的是leica本身的风格味道与其不一样。差点 被它毒翻,哈哈。

      更好的镜头群是德系的。

      先从 carl zeiss这第一大镜头毒厂说起吧,蔡司镜头皆精品,色彩鲜艳是其一大特点,著名的T*膜功不可没。contax出的就有16/2.8,21 /2.8,25/2.8,28/2,28/2.8,35/2.8,35/1.4,50/1.7,50/1.4,85/1.4,135/2.8,180 /2.8......太多了,一口气讲不完,东德的镜头有东蔡(carl zeiss jena),pentacon,其中推荐的只有czj 35/2.4和czj sonnar 135 3.5了,35/2.4最近对焦距离只有19cm,当小微距用,35的视角又能人文亦风景,顺便带点人像,这镜头号称小全能,嘿嘿,但是也有缺点,边角成 像很一般。

      25/2.8 是拍景物的利器,以浓艳著称。

      28/2.8 即使是在佳能这淡素的机身上,色彩也很出色。此镜锐度高,比25 2.8的强一点点。边角成像出色,此镜我一直留着,可惜就是在全副5D上打板!广角镜头大部分在全幅5D上打板!

      35/1.4 是神镜,其虚化效果一流,色彩,焦外,暗部细节,高光,锐度等等都是一流,反正我没有找出缺点。

       35/2.8在无忌摄影的网友中评分很高,35 1.4应该有的它基本都有,优点是便宜,价格在contax系统中是最便宜之一的了,缺点是光圈小,才2.8,与上万块钱买的35/1.4比起来还是性价比高一些,当然,你有钱买35 1.4除外。

       50/1.4 是标头的标头。也有人说是标头的帝王,大部分的50 1.4标头的planar双高斯结构就是源于此,我却说zeiss 的50 1.4借鉴了pentax的50 1.4,此镜和pentax的50 1.4各有特点,不分伯仲。

      85/1.4 也是不错的,不过有人说其难操控,这得看个人了。此镜头收缩一档后很锐,但就是中长焦以后的手动镜头对焦行程大,对焦起来很累,不像广角镜头,直接将对焦环调到无线远,按住快门啪啪啪,大场景的照片就拍好了,这是实话。

     135/2.8 全开光圈有点软,收一档就好了,不过我更喜爱东蔡那支czj sonnar 135 3.5,锐度色彩更好一些。

     还有一枚Carl Zeiss Jena Biotar 75 F1.5,旋转外景的牛头,当年设计的缺陷反而无心插柳柳成荫造就了一代旋转的焦外效果, 至今备受zeiss玩家追捧。此外,carl zeiss Biotar 58 F2,也是一只焦外旋转的名境,不过锐度好坏还要看你挑选的镜头成色了。

     蔡司镜头无弱旅,其也出变焦牛头的,我是不喜欢变焦镜头的,但是其出的100-300mm ED,却是一只完美的变焦镜,焦外,锐度,色彩均是一流定焦的画质!

     再说徕卡leica。

      Leica是镜头中的贵族,这点大家都知道。Leica的高贵在于独有的色彩调,在于其的精益求精,才造就了当今的leica王朝。

     Leica 也是无弱旅,R 35/1.4 ,35/2,50/2,50/1.4,90/2,90/2.8,135/2.8,都是精品,其中90/2和90/2.8有大小头九之称,都是牛镜。35 /1.4不用说了,价格上万,画质摆在那。有机会的时候大家把玩一下,绝对不会后悔。

     也说福伦达 Voigtlander。

     福伦达的镜头少不了Septon 50/2,独特的味道,尤其是色彩,有一回看了福伦达的50/2拍出的胶片,那色彩一下把我毒倒了。那拍出的mm的肤色绝对是一流的棒,一流的流连忘返, 没看过的人绝对是亏的,霍霍。这镜头不贵,才2000+,还有升值的余地。边角成像一般,但是广角-标头焦段的老境一般都有这个设计缺陷,那岂不是老境都 不要玩了?这个倒是其次的,玩老境就是它的味道~~

       还有一只福伦达的牛镜就是Voigtlander APO-Lanthar 125/2.5 Macro,这是一只微距镜,但是拍人像绝对不会差,焦外一样漂亮,不生硬。色彩很浓郁,有拍电影的感觉。见过其曾经拍出的一项珍珠项链,那色彩和焦外, 异常漂亮,直接让我有一种要占为己有的冲动,此镜绝对牛。据说这款镜头实际血脉非纯正西德血统,是日本设计的,但是管它呢,好就是好啊。

       福伦达还有一只铭镜就是就是35/3.4,美称珠戒,解像力很高,1000万像素喂不饱它,是一个不错的小广角,扫街人文的利器,值得拥有。

      再说说施耐德Schneider。

      真水无香。这是网上对“师奶”的评语。我真是品不出来。不过说铭镜里不认识施耐德,你大可拿砖砸之哈。

我知道的有Schneider arriflex-cine-xenon 75mm/2,是一枚电影镜头,效果非常好,当然,电影镜头价格不菲。

      此外,常见的还有28/4,50/1.9,135/4,都是好镜。

       西德的镜头还有很多牛镜,这里就不一一列出,下面就说一些常见的德国牛头:

       Meyer Oreston 50 1.8。梅耶是一个苦孩子,出生以后最后没了娘,投奔到了东蔡的pentacon门下,不过我手中拥有这枚老标头,是没投靠pentacon前的版本,拍出的画面非常的油润,绝对是德系油润的精品,价格很便宜,值得收藏。

      Rollei  HFT 50 1.8。禄莱这镜头和zeiss有很大渊源,HFT镀膜可是很出名的。顺便提一下,禄莱的双反相机很出名,现在还在生产,执着啊。

     Beroflex 28mm f2.8。据说当年施耐德的一位设计师,自己另立门户跑到了日本,让日本厂商代其生产其设计的镜头,所以还是西德的味道,色彩很奇特,又非一般的的德味, 其特点是对高光的控制相当出色,绝对是最顶级的高光控制优秀的镜头,但是锐度不太出众。

      Kern 100mm f3.3。于瑞士的一枚电影镜头,效果很好,绝对值得推荐。

      Kilfitt 90mm f2.8 Marco。Kilfitt的翻译更像是孔雀翎,拍出的色彩如孔雀羽毛一样流光溢彩,当然,比起大头九R 90/2,OM 90/2,各有所长,不在其二镜之下。

     Kodak 102mm f2.7。这也是一枚电影镜头。柯达的这枚镜头便宜,2000+,我认为拍出的效果的价值其实超过2000+.

     此外,还有德国的罗敦司德Rodenstock镜头,英国的柯克cooike镜头,法国的安琴(爱展能)Angenieux镜头,都是好镜头,但是太贵,蔡司徕卡的价格都不及,我是玩不起伤不起啊,这里就不介绍了。

       还有其他的一些俄罗斯镜头也是值得玩味的。其很多镜头仿造自zeiss结构的镜头,不过不如德系的镜头优秀,抗眩光差,其中值得把玩的有和平20/3.5 ,和平37/2.8,jupiter (尤比杰尔)85/2,Jupiter 135/3.5和hellios 58/2( 此镜头仿造自carl zeiss Biotar 58/2,据说其改进版本比zeiss原版还锐一些,叫八羽怪),其中我收藏有这枚135/3.5,翻其历史,发现竟然是俄国人copy蔡 司的sonnar 135/3.5的产品,不过这条 “俄国小水管”的特点是比sonnar 135/3.5要稍微锐利,全开光圈锐度就很高,焦外色彩很优秀,物超所值,缺点是外漆皮易脱落,调焦环太紧了,比pentax takumar镜头的调焦环差远了。

      俄国人当年打到德国,抢走了德国蔡司厂的一大批工程师以及设计图纸和材料设备,回去改造了它的相机和镜头体系,现在很多俄罗斯镜头都是仿蔡司的,所以画质也是蛮不错的,也造就了俄国镜头在世界镜头史上有一席之地,不可忽略。

      一口气写了这么多文字,口水废话一大堆,实在是心血来潮的产物。说的都是一些基础的镜头介绍,下面介绍一下各种镜头的结构吧:

    

1,新月镜头,摄影镜头史上第一款摄影镜头,1组1片,1812年由英国物理学家W.H.Wollaston发明,用于Wollaston相机上,最大口径F16。也叫风景镜头。

   

2,消色差镜头,1组2片,由Chevrlier与1821年发明。没找到结构图。实际结构和3楼的类似,只是左边的镜片是双凹曲面的。其实,之前的1757年,道兰(国籍不详)就发明过一种胶合的消色差镜头,最大孔径F14。

 

3,匹兹伐人像镜头,3组4片,由匈牙利数学家Petzval于1840年(一说1841年)发明,最大孔径F3.7 (一说F3.4)。1878年出现了将后两组也胶合在一起的改进型。

4,斯坦赫.帕里斯科普镜头,2片2组,最大孔径F10,出现于1865年,其对称的结构有效地矫正了慧差等几种像差,故而取代了早先的新月镜头。

5,1866年,达尔梅尔设计了双消色差镜头,也叫直快镜头,2组4片,因较好的消除了色差而得名,最大孔径F8。

6,1888年至其后的几年里,还有几款摄影镜头诞生,如罗斯同心镜头(1888年),蔡司普罗塔镜头(1890年),哥尔兹.达格镜头(1892年),蔡司双普罗塔镜头(1894年)等,最大孔径都不超过F6.8。

7,1893年,英国TAYLORHOBSSON公司的丹尼斯.泰勒设计出著名的3组3片式柯克镜头,最大孔径达到F4.5。后经过改进,最大孔径达到了F2.8。如今可以见到的科克镜头均为改进型。

8,1902年,由德国卡尔.蔡司光学公司的P.RUDOLPH设计出名满天下的天塞镜头,3组4片。其结构是科克镜头的演变型,但是设计者独立设计的。因采用了镜片胶合技术,使得镜头的各类像差都得到了较好的校正。

9,海里亚镜头,3组5片,由科克镜头演变而来,并在天塞镜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视场。

10,松纳镜头,3组6片,由卡尔.蔡司公司设计,也是科克镜头的演变型,各类像差校正较好,只是视场较小。

11,贝奥岗镜头,4组6片,卡尔.蔡司公司设计,视场及孔径都较大。

12,1896年,德国卡尔.蔡司光学公司的P.RUDOLPH设计了著名的双高斯镜头,4组6片,被命名为普兰纳(PLANAR)镜头。这种对称性结构很好的矫正了各类像差,且口径较大,故而应用广泛。

   下面这是改进型双高斯镜头。

   顺便比较一下现代头,CANON 50 1.8"小痰盂"的结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