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後陈"何时变"HC"

 jgz.xzc 2012-06-19

"後陈"何时变"后塍"

http://www./zjgsz/showinfo/showinfo.aspx?categorynum=025002002&infoid=b9d3626a-3a02-4f61-9495-5b9259a39dd0
    据陈氏宗谱载: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家住常熟梓潼塔里的陈
少元弟兄三人来到江阴大桥镇东一片沙滩地,见滩田肥沃,遂在此开垦,
成家立业。老大在滩边关帝庙西南住,老二、老三在关帝庙北侧住。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两个村落,宗谱中称" 时土人有' 前陈' 、'
後陈' 之称" ,即来的前陈家场、後陈家场。
    此,过了近一百年,到清康熙年间,後陈家场的陈天益为方便群
众生活,在此开了一家以粮食买卖为主的杂货店,由于其公平交易,生
意兴隆。慢慢的该处店铺变多了,关帝庙的香火也旺了。江阴县官看
决定在此建镇,并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正式" 开镇" 。建镇时
的街道南北向在後陈家场中间穿过,于是就起名" 後陈" 镇。此由于
该镇的两侧均为陈家的土地,住在" 前陈" 的人慢慢地搬迁到街上来住,
至民国,前陈已无住户。而後陈家场也由于街道在中间穿过,便分为东
陈家场、西陈家场,且一直沿用至今。後陈镇的地名在古家谱及志书中
随处可见。清乾隆元年(1736年),修建的城隍庙(法水庵)碑文即称
" 新建後陈城隍神庙" 碑记(现碑尚在)。经查本地所有宗谱,在清咸
丰以前均称" 後陈" ,清同治到民国年间" 後" 、" " 与" 陈" 、"
塍" 交替使用。
    那么,後陈何时变后塍呢?据汤维道先生提供的资料称:他小时候
常听其大哥汤履道(中国天主教协会副主席)说,清同治年间,後陈镇
上出了七君子,文才过人。一天,七人在茶馆无事,提起" 後陈" 之名
便大发议论。时因陈氏在街上早已衰落,把" 後陈" 改掉势在必行。于
是他们搜肠刮肚,冥思苦想,引经据典,为改" 後陈" 而各献其策。经
过一年的反复斟酌,最确定改" 後" 为" " ,改" 陈" 为" 塍" 。
据考证:塍者,引用唐朝诗人刘禹锡的《插田歌》中" 田塍望如线,白
水光参差。" 。《说文解字》称:" 塍,大岸也。" 。陈氏到此居住时,
住址就在长江边的大岸前,改" 陈" 为" 塍" ,音同字异,但意思十
分贴切。至于" 後" 改" " ,因" " 有" 皇天土" 的说法,寓意
为大岸两侧有皇天土,为人杰地灵之处。这样一改,把" 後陈" 的原
意改得影踪全无,受到很多人(特别是镇上的外姓人)一致称赞,人们
纷纷为七君子的文才所折服。一时,镇上赶时髦图新鲜的人,在写信、
做招牌时全用上了" 后塍" 两字。至民国时," 後陈" 就彻底变为"
塍" 了。
               
           (蔡新久搜集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