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念力的秘密6

 addccde 2012-06-19

出色的运动员事前会在脑子里巨细靡遗拆解比赛过程,致力于改善自己在每一的表现,务求完美无暇。他们聚焦在最困难的时刻,想出解决之道,例如怎样在裁判误判或肌肉拉伤时保持冷静。他们会根据是刚学习某种新技巧或是要加强或改善某种已习得的技巧,来使用不同的意念。就像阿里一样,所有菁英运动员都懂得如何把不利的心灵图像改编为有利的画面。
  能否得胜,端视你的心智复演有多详尽。老练的运动员心灵图像鲜明、细致,而且会把整场比赛从头到尾排演一遍。最重要的排演部分是得胜之际:排演胜利看来有助于确保胜利。杰出的运动员会演练自己得胜时兴奋激动、父母的反应、奖品或奖牌、赛后庆功宴和额外奖赏(厂商赞助等),甚至是观众只对他们一个人的表现喝彩。
  优秀运动员在心智复演时投入所有感官。他们不只用心看到未来的比赛,还听得到它、感觉得到它和嗅得到它。四周的环境、竞争对手的样子、他们身体散发的汗味,还有观众的掌声,全都出现在他们眼里、耳里、鼻子里、舌头里。在所有需要排演的感官感觉中,最重要的是肌肉运动的感觉。愈有经验的运动员愈清楚必须想象自己在进行比赛时的身体感觉,例如冠军划艇手会排演划桨时的肌肉紧绷感。有些运动员还会事先考察比赛场地,然后想象置身其中的情景。这一类选手的表现,似乎比光是关在家里使用心智复演的选手还要杰出。
  前匹兹堡钢铁人队的跑卫洛基?布莱尔曾经用念力帮助球队赢得超级杯。他的方法是将比赛的每一个细节浸透在心灵里。比赛前两星期,他每天早餐和就寝前都会进行心智复演。比赛前的最后时刻,他更非得来一趟总排演才会感到安心。坐在长凳等上场时,他则排演三十码传球和三十码穿越。所以,不管比赛过程中出现什么状况,他已作好万全准备。
  不同运动有不同的复演方式,例如,需要速度与协调性的运动,其所使用的心智复演一般并不适用于需要肌力的运动。最适合举重选手的心智复演是在脑子里举起一样重得匪夷所思的重物。
  一般认为,愈能放松的运动员表现得愈好,但我从念力大师身上发现,放松状态不一定是最理想状态。一项对空手道的研究也显示,在施用念力前使用放松技巧并无助于改善表现。比较用得着放松技巧的只是那些容易紧张、需要冷静下来的运动员。忍另外,放松技巧对篮球员射篮或高尔夫球手推杆也有帮助。不过就像戴维森研究过的喇嘛一样,最出色的专注状态。
  但为什么脑子里的预演可以确实影响比赛当天的表现?一些线索可以透过对脑部的肌电图仪扫描获得。透过侦测运动神经元放出的电子所引起的肌肉收缩,肌电图仪能实时显示脑部对身体下指令的情况。一般来说,肌电图仪是供医生诊断神经肌肉方面的疾病,或是测试肌肉是否对刺激有适当反应。
  但肌电图仪同样有助于解决一个科学谜题:脑部会不会区分思想与行为?思想能不能创造出与行为一模一样的神经传递模式?有研究者曾把肌电图仪连接于一群进行心智复演的滑雪选手身上,发现传递到他们肌肉的电脉冲模式,跟他们在实际滑雪时候出现的模式一模一样。由此可见,不管那些选手只是想着某一动作还是实际执行,脑部都对身体发出相同指令。心灵会产生出如同行动所产生的同一心灵指令。
  而脑电波放大器的扫描结果也显示,不管是光想着某种动作还是实际执行,脑部产生的电反应是一模一样的。例如举重选手,仅仅是受到心灵剌激的锻炼,身体的实际运动技能一样会被激活。光是思想,就足以下达执行实际动作所需的神经指令。
  以这些研究结果为基础,科学家对心智复演何以能产生实际效果提出了一些有趣的理论。其中一派认为,心智复演可以创造出实际行动所必需的神经模式。这就好脑部只是另一种肌肉,事先的排练可以让它在执行实际行动时更加流畅有效。
  运动员锻炼身体时,神经讯号会沿着特定路径刺激肌肉,而它所携带的化学物质也会在路径上留存一段短时间。因为有这种残留效果,日后任何沿同一路径进行的刺激都会传输得更顺畅。我们会有较佳体能表现,是因为意念到行动的信息路径已经被辟出。就像是在一片荒凉旷野铺下了火车铁轨。未来的表现会改善,是因为你的脑子已经知道路径,随着它走就好。由于脑无法区分实际行动与对该行动的想象,所以心智复演就像实际的锻炼一样,可以在我们的神经路径上铺下铁轨。
  不过,心灵锻炼和身体锻炼还是有若干重要差异。如果身体锻炼过度,便容易疲累,而让肌电传输的路径受阻。但心灵锻炼却不会这样:锻炼再多,也不会有「路障」出现。另一差别与效果有关:心灵锻炼所形成的神经肌肉模式会略弱于身体锻炼。虽然两种锻炼产生出相同的肌肉模式,但想象性锻炼产生的强度较小。
  为了产生最大效果,心智复演必须契合真实的状况:即以正常速度进行。按常识,排演应该慢慢来,以电影里慢动作似的速度进行,但研究结果显示却不是这样。科学家用肌电图仪侦测滑雪选手后发现,他们如果以「慢动作」进行排演,产生出来的肌肉反应模式将完全不同于正常速度产生的模式。事实上,「慢动作」排演会产生出与「慢动作」实际执行的一样肌肉反应模式。
  心智复演不会出现跨效果这回事:念力只能促进你排演过的运动项目,其效力不会转借给其它项目,那怕两个项目动用到相似的肌肉群。一个有趣实验可资证明。研究者把一群赛跑选手分成四组:第一组用想象「锻炼」四十公尺赛跑;第二组接受踩健身脚踏车的实际锻炼;第三组同时接受上述两种锻炼;第四组是对照组,什么锻炼都不做。六星期后,研究者让四组选手参加两项测试:一是用最大气力踩健身脚踏车,一是全速跑四十公尺。两种活动需要的运动能力和腿部肌肉都大致相同。
  其中唯一有进步的组别是那些受过踩脚踏车锻炼的选手。然而,在跑步测试中,只有接受过心灵锻炼的选手有明显进步。显然,特定的想象只会加强你在想象项目的表现,不会全面加强你的肌力。运动神经元的训练独特性很高,只会影响到你在脑子里排练过的项目。
  除了改善运动表现,心灵意念还带来实际的生理改变。克里夫兰基金会的岳刚是运动心理学家,他把定期上健身房的人与那些只会在脑子里进行虚拟锻炼的人加以比较,发现后者的肌力增加幅度竟也接近前者的一半。
  研究者找来一群年纪在二十至三十五岁之间的志愿者,让他们接受「想象的」二头肌锻炼,一星期五次。才几星期之后,研究者就发现,参与实验者的肌肉面积和肌力都增加了13.5%。这种效果在心灵锻炼停止后还保持了三个月。
  一九九七年,切斯特大学的戴维?斯密医生得到相似实验结果:实际接受锻炼的人肌力增加了30%,只想象自己接受训练的病人的肌力增加了16%。由此看来,光是引导性思维就足以让卡路里得到够多的燃烧。
  用意念去发想,也可以让人改变身体的某些部分(这对不满自己身材的人可是一大福音)。一个实验证明,在催眠的状态下,妇女光是想象自己坐在海滩,胸部受到温暖太阳照耀,胸围就实际有所增大。
  运动员使用的可视化方法也可以用于治病。以某些心灵图像看见自己与疾病战斗,可以舒缓冠状动脉疾病力、高血压、腰背痛与肌骨疾病(包括纤维肌痛症)等急性病和慢性病。可视化方法还可以改善手术后的恢复情况,有助于疼痛管理,以及减少化疗的副作用。
  事实上,我们甚至可以凭病人使用的可视化方法来预测他们的康复机率。心理学家珍妮?阿赫特贝格曾用可视化方法成功自疗过一种罕见的眼部肿瘤,她进而研究一群使用视觉化方法与癌症搏斗的病人。结果,她93%的精确度,预测出哪些病人会完全康复,哪些情况变差或死亡。那些成功自疗的病人将结果可视化得极其鲜明,宛若栩栩如生,使用的意象也比较有力。另外,他们也会定期使用可视化方法。,
  如果说脑没有能力区分思想与行动,那身体会听从任何一种心灵指令吗?如果我送出一个意念,要求身体冷静下来或加快速度,它必然会听话吗?「生物反馈疗法」和「身心医学」方面的文献显示,答案是肯定的。一九六一年,耶鲁大学行为神经科学家尼尔,米勒率先提出,就像小孩学骑单车一样,人们在经过训练后,将可用心灵影响自己的自主神经系统和其它生理机制(如血压和肠道运动)。他拿老鼠进行了一连串实验,发现如果以刺激老鼠脑部的快乐中枢作为奖励,可教会老鼠随意减低心跳率、控制臂脏中的尿比率,甚至让两只耳朵的血管做出不同程度的膨胀。米勒认为,若连这么低等的动物都可以达到如此程度的内部控制,那么智慧较高的人类不是应该更能操控自己的身体过程吗?
  有了初步收获后,许多科学家进而发现,自主神经系统的信息可以给人作出「反馈」,让病人知道该向身体哪个部位放送念力。一九六〇年代,麦克马斯特大学的医学教授约翰,巴斯马吉安训练脊髓受损的病人藉助肌电图仪来重新控制脊髓里的单细胞。差不多同一时期,门宁格学院的心理学家艾尔默?格林,也开始使用生物反馈疗法帮助病人自疗偏头痛(格林是以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先驱,他发现,只要病人进行一种结构性的放松法,偏头痛就会消除),如今已变成被广为接受的疗法。秦生物反馈疗法对于治疗雷诺氏症(特别有用——那是一种血管疾病,患者受冷后指尖会变冷、变苍白,甚至变成蓝色。
  在生物反馈疗法中,病人身上连接着传感器,以侦测自主神经系统的各种活动,包括脑波、血压、心跳和肌肉收缩等。一发现异状,计算机就会用音讯或视讯通知病人。例如当仪器一侦测到雷诺氏症患者手部血管收缩,就会闪灯或发出哔哔声,让病人知道该用意念去叫手部温暖起来。
  自此以后,生物反馈疗法几乎成了各种慢性病(从过动症到更年期妇女潮热)的标准疗法之一。中风病人和脊髓受伤病人如今也利用生物反馈疗法来复建,以恢复痲痹了的肌肉。此外,它还被证明能有消除幻肢疼痛;航天员也一向用它来治疗动晕症。
  较传统的观点认为,生物反馈之所以产生作用,是因为它可以使人放松,从而让自主神经系统冷静下来。然而,从有那么多症状靠这方法治疗,可反映出它的机制更多是意念的力量。几乎每一种被仪器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