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乡情话

 小毛头书屋 2012-06-19
  西天,那一抹落日的余辉,把故乡的旷野涂抹成一个童话的世界,远处的桑园,舞动着无数的小旗;那缓缓流动的江水,飘动着一条五彩缤纷的缎带。天边簇拥着一团火的云霞,在尽职地完成自己最后的使命——将太阳送回那深沉的行宫安息。剩下的,只有那一片火红的天际和这条通往故乡的弯弯小路。

    从地理分界线来说,我的故乡在秦岭——淮河一线的南面,属南方。但却在长江的北面,严格说来,只能算是准南方。

    在我的眼里,那片我生命的发源地,仅仅是个梦,一个遥远、淡漠的梦。而在父亲的眼里,故乡则是他生命的根,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是一首神圣的诗,永远值得咏叹。

    自我懂事时起,就时常听到父亲对那片土地回忆、赞颂的絮语。这回忆,时常在我的心底激起一层细微的涟漪。时间久了,这波动的皱褶变得愈来愈平缓,再后来,它变成了一片枯寂了的荒原,再找不到一丁点感情的绿色,甚至对父亲的举动表现出迷惘与不可思议。几十年来他几乎每年都要搜集许多北方的特产,托人捎回故乡,分发给故乡的乡亲,愈上了年纪,愈表现出他那顽强的固执。

    终于有机会跟父亲去探寻那悬系于他心中的圣地——一个掩映于绿荫葱笼里的村庄。

    晚饭后,人们在眨动星光下的院落里侃侃长谈,叙说着逝去的过去。风摇树影,将揉碎的月光洒落庭院,洒满院外静静的池塘,偶尔传来数声低沉的蛙鸣,却被小院里的谈笑声淹没。孩子们在小院门口探头伸颈,眨动着一双双顽皮的眼睛,象是在竭力思考与理解着大人们的谈笑风生缘由何起。

    我从来都认为,父亲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革命老前辈,而在乡亲们眼里,他却是一个至仁至孝的典范。这些从乡亲们的言谈话语中,从那一双双欢愉的眼眸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村里德高望重的寿海老爷爷,靠在那张专为他搬出来的老古董太师椅上,一边抽着水烟袋,一边捋着长长的白胡须,笑吟吟地指着我父亲对我说:“你父亲小时侯可皮着呢,我屋后面的那棵桃树上的桃子还浑身是毛,又青又涩的时候,他就上树偷桃吃了。有一次在我屋里吃酒酿贪嘴,吃得浑身通红,醉得睡了两天才醒过来,可把人吓死了。记得那年和我家栓锁撑了个澡盆下河泅水,到了河心,水深流急,你父亲不知深浅地在“船”上抖龙(家乡土语,意即:顽皮),结果两个讨债鬼都被扣在盆下,亏得栓锁水性好,把你父亲这个旱鸭子拽上了岸,才拣了条命。”

    这些话,我从父亲嘴里从未听到过,因此听起来觉得特别动人,特别有味道。

    我开始翻读故乡这本沉甸甸的书,并且开始喜欢上了故乡的古朴与厚重。

    记得那个离别的早晨,乡亲们拥到了村口,不相识的后生,往我们手里、包里塞着他们的心意,年长的老者,唤着父亲的小名儿送了一程又一程。喃喃的低语,悉心的关照,父亲的眼里噙满了激动的泪花……

    这一切,使我懂得与领悟了父亲心中那片神奇的土地的风貌,也使我理解了他心中那首神圣的诗,一首永远值得咏叹的诗。从此,在我心灵的深处,也埋下了一颗对故乡眷恋的种子。

    啊,忘不了的乡情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