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三国演义》

 杂货店伙计 2012-06-21

 

 

 

 

品读《三国演义》

 

 

 

  放在我枕边的一部书是《三国演义》,毛泽东打战的时候经常看的,我翻了几遍也快烂了,可我没有打战,里面的情景我记不得那么清楚,尤其是地名跟排兵布阵,但是看到的是里面的人物,演义小说中一个个性格鲜明,栩栩如生,而且里面的人物如此之多,以至于有一些人的名字也是稍略带过而已,然后就没有了下文,就仿佛是昙花一现,然后就湮没在滚滚如长江般的历史长河中,使人掩卷而叹,在这部历史的小说中,有的人仿佛如恒星,闪闪发光,身边也是有众星云集,一次次重复登场而有所言有所指,有的人仿佛如流星,在天空中划过一道光线,然后也就倏忽泯灭,而有的人干脆连名字都找不到,有如尘与土,被历史与大从物的行动巨轮扎成一条条不知通往何处的道,连眼泪也蒸发不出来,呻吟的气息随着生命的停止而结束,以至于文人墨客哀无所哀,恨无所恨,叹无所叹,除非有的只是佛祖的众生悲怜,还好是非成败转头空,到最后哪一个人不是一抹黄土葬白骨,消失在现实与历史之中,神马都是浮云,统统都是浮云,人生,不过如此。

  

  在如此众多的人物历史演义里面,很难说有唯一的主人公,而里面的意思根本也不是单一的某一作者的意思想与构思可以完成的,比如拥刘贬曹,如今的我们也剔去那一套古老价值的道德标准,不再只是单一去标榜什么仁义道德,也不再只是系于那种忠义的原始情结了,在里面,有智有谋有勇,也有反复无常,谲诈,放下历史的包袱与道德的束缚,去追逐历史发展的自身规律与人物性格的自然命运,去打开历史的大门,去窥探那一千八百年前的风风雨雨,血腥江湖,国恨家仇,去领略历史人物的兴风作浪,轮番登场,去感受智者的奇思妙想,谋者的运筹帷幄,勇者的叱咤沙场,忠者的铮铮烈骨,仁者的宅心仁厚,义者的义薄云天,甚至无耻无义者的反复无常,见利杀人,迷乱多变,去感受人们为了生存,为了价值而上演一番番惊心动魄的生死决战。

  

  我很难去说特别喜欢哪一个人物,因为里面的人物都是真实的,因而并不是什么偶像,因而他们的缺点也容易被他们所诟病,那些伟大的人物缺点也很大,尤其你看到两军交铁,首先就先开骂,恨不得把对方直接骂死,说得狗屎不如,那才叫痛快,无论是刘备名号刘皇叔,在袁术这个四世三公的贵族看来就是一个卖履小儿,无论吕布英勇无敌,在张飞的眼里不过是一个三姓家姓,一个见利忘义的小人,曹操叱咤风云,征战一生,所有的功劳换来只是遗臭万年的国贼的骂名而已,而诸葛亮纵然在后世中被誉为智慧的化身,也依然也拯救不了蜀国被先行灭亡的命运,凡此种种,真假相佐,快意的只是江湖罢了。

  

  或许我们能从中学到些什么,看到些什么,我很感兴趣的是一个人的命运,及一个人物在不同时候表现出来不同的内容与气质,无论是吕布,曹操,刘备,贾诩,袁绍,张飞,赵云等等,不可记数,从他们登场到他们消亡为止,可以看到,为什么这样或那样的命运会降临到他们的身上,而不是其他的人呢,或是灾难,或是荣光,吕布苦求曹操饶命却不免于死,赴死张辽慷慨激昂反而安生,几个卖主求荣之辈,有成功者,也有输者,反而荣耀不得,耻辱连带身家性命,繁荣一梦便身首异处,而朝庭替代,少弱魏主遭司马氏挟持又不免使人想到汉献帝被曹氏所迫,杨修何等聪明,反而因聪明而命丧,然而要这种聪明,又有何用?袁术因得玉玺而喜出过望,妄自称帝,最后天下人共怒,还是最好吐血而亡,诚不悲乎?难道这背后不是有一双更有力的手在作用吗?贾诩活了七十几岁,算是明哲保身的典范,何以知他能善终耶?我想大概是因为有一颗道心吧,对世事无常的参透与自我觉悟,看淡繁华之后的淡定与冷漠,而大多数人一旦把持重权登高位,不免忘乎其然,有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有豪华奢侈的物质享受,谁又能再安于清淡呢?只有等到杀机肆起,刀架脖子的时候才发现那些不过是南柯一梦,到了满门抄斩,然而那时又悔之何及!

  

  曹操煮酒论英雄,跟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果不其然,能抗拒到最后的还是他们,那的确也是一个英雄的时代,是智者与勇者的时代,英雄者,腹中无良谋可否,曹操不以为然也,心中无天下者,亦皆是鼠辈,不足以为道也,刘备,曹操在经历了几番出生入死最后才创立了自己的产业,引来更多好汉争相云集,纵横天下,驰骋沙场,他们两个都是英雄,甚至是气质完全不同的英雄,但是毫无疑问他们两个都是最懂得用人的人,江东孙权也是一个用人的高手,诚如吕布,袁绍辈,不会用人,用人而疑人,因而见小利而喜者不可谋于大事也,这样的终究是要垮台的,可以说三国如此好看,也正是人才辈出,相互碰撞,可以自由发挥的结果,现在的民营企业老总应该多多去看看,才知道什么是人才,什么人可以用,什么人不可以用,什么人可以大用,不可小用,什么人可以小用,不可大用,什么人用在什么地方,可以说人才是一个自由社会与自由市场最宝贵的财富。也是那个群雄逐鹿的时代最闪亮的光茫。

  

  刘备28岁看到檄匪榜单泪流满面,快而立之后还一事无成,他爸不是李刚,每想及此,也使我难过,人生在世,时日无多,于我奈何,刘备尝醉酒说:“尚若我有基业,天下碌碌之辈,何足道哉?”不过他还是福星高照,人气极望,终成汉中王,也算是大浪淘尽始见金,自在努力,警醒,奔波,是非成败只等后人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