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碧翰烽:一位法官的忧虑,为什么越来越害怕?

 茉莉苑168 2012-06-21

碧翰烽:一位法官的忧虑,为什么越来越害怕?

近日,我的一位大学同学来访。她是某地法院法庭的一名普通法官,主要负责民事案件。

说起工作,她是长吁短叹,深感压力颇大。多次对我直言,想换个工作环境,真是不想在现在的法庭呆了。

这让我很是诧异。毕竟在我们的眼中,法官可是一个难得的好职业,尤其是对于女同志,既有社会地位,政法部门有够权威;又能体现价值,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对于想做事的人来说,还是大有作为的。

不过,从她几次三番的口气中,想换个环境还真是那么一回事。她说,第一,她的性格不适合现在的环境和规则。比如现在办案,一些律师、法律工作者,总是千方百计找她拉关系,要给她送烟送礼物,甚至是送钱,她总是百般推托。

她说,她真的不想为了收的礼品和钱,而丧失自己的人格和原则,不想为了收的钱和礼品,而受一些律师、法律工作者和当事人的摆布,这样的法官还有什么意义,还有什么价值,还能有什么独立的观点而言。

可是,这样的事她经常会碰到,多得让她很烦恼。毕竟大家都在这么做,也都司空见惯,而这样的她现在显然有些不合时宜,成了单位的一个异类,搞得同事不欢迎,律师、法律工作者也嘲笑,就是傻瓜一个。

还有,现在的社会,法官办案真的很难,而且还面临着人身危险,感觉到当法官越来越让人害怕。当前是社会矛盾的多发时期,而法院成了社会矛盾集中的焦点,而少数当事人又过于偏激,虽说是到了法院,却又往往不听谈法律、谈规矩,总之就是一条,必须按照他们的意志来办案,不然就要鱼死网破,就要找你缠、找你闹。

她说,最近接了一个离婚案子,一个妇女,已经是第4次离婚了,情绪相当激动,要求也比较高,实在让她头疼。

而极少数对于法院的极端伤害案件,也让她们常常心有余悸。甚至于法院领导常常告诫她们,千万不要把家庭电话和家庭住址告诉当事人,以免不测。做法官当到如此,也够忧虑的了。

她说,她既是一个法官,同时还是一个妻子、母亲。她希望能够做好本职工作,但也希望当好家庭的角色。而法官之累、之焦点,让其忧心忡忡。

当我们感叹今天司法公正之问题的时候,我们也许该认真思考。造成如此之局面,难道仅仅只是我们执法者本身的问题,而如何从制度环境、社会环境来着力解决,是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惟有如此,法治才有希望,公平正义才有希望。

 

摘自 碧翰烽的新华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