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周村古镇:古城古韵烧饼香

 一宛鹄 2012-06-21
                                                       快炙背美芹子编辑 2012-6-21
 
 
                                   山东周村古镇:古城古韵烧饼香
 

周村古街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周村在年代的轮换和冲击下,有意或无意的保存了小城特有的建筑和特有的韵味。人力三轮车与周村烧饼,周村老街一起成为周村特有的风味与风景。这些东西被原汁原味的保存下来,缺了一样都是不完整的周村。

生活在周村的人们

  走进周村,你会感觉到一种恬淡和轻松,像走近一条水流轻缓的河。这里古老与现代并存,和睦相处。你会在一条浓荫蔽日的街上,于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的穿流间,看见一辆人力三轮车。车夫带了窄沿的草帽,车上或许就坐着一个身穿旗袍,手撑纸伞的清雅女子。这人力三轮车也是周村特有的,叫做倒骑驴,即车斗在前面,车夫则坐在后面蹬车。走在周村街头,不时的就会有这样的车从你身边缓慢的驶过,随便一招手,就会有一辆车慢慢停在你身边,一元,两元不等的价格,就会载着你很舒服和惬意的到达目的地。车夫,驾车技术娴熟,随着一声声“借光咧,借光”,车子便熟练的穿梭于各种车辆之间,橡胶车轮在地上沙沙的响着,平稳的感觉不出一点颠簸。路两边的街景,路两旁高大的法国梧桐,缓慢的,有顺序的闪过。如果,你恰巧是一位乘客,你会感觉到自己正在一部抒情纪录片里,恍惚于现实之外。这种人力三轮车只属于周村,在周村之外很难见到,即见到了,也很不相宜。这土生的驾乘工具到了外地,就会像一个流浪汉一样失去它应有的韵致。周村的车站边,商场门口,医院门口,学校门口,街头巷尾,到处是走着的或停着的三轮车。如果,周村的大街小巷是小城的血管,那么这些三轮车就成了血管里流动着的血液。如果,周村是一个舞台的话,人力三轮车就是一不可或缺的道具。如果,周村是一件衣服,少了这些三轮车,就会显得褴褛不堪。

周村烧饼

  周村烧饼,周村独一无二的味道,像周村的历史一样古老,淳朴。圆圆一张碗口大的小饼,薄薄的像一层透明的纸,饼的一面均匀的洒满一层芝麻粒。轻轻咬一口,酥脆甜香,吃进去,那香味从里到外溢出来,把整个人都能熏得透,连带着把周围的空气也熏香了一圈。吃烧饼也是有讲究的,一定是要用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了烧饼的一个边缘,送到嘴边,然后用前面的门牙轻轻咬下一小口,慢慢添进嘴里慢嚼细咽,那香味方能丝丝缕缕的于细脆的咀嚼中蔓延开来。周村烧饼的吃法是一种文化,细致,清雅。吃烧饼,绝不能心急,不能大把的抓在手里,不能大口的吞咽。否则,一张完整的饼就会在一个人粗鲁的抓拿间,碎成碎片。周村烧饼是一种特殊细致的瓷器,拒绝粗鄙。像一个美女需要细致的怜惜与爱护方能够色香味俱全。烧饼的味道是漂泊在外的周村人思乡的味道,归乡的周村人回家第一要吃的是烧饼,离家第一要带的也是烧饼。到了周村,你要是不吃烧饼,就根本不能算是真正的到了周村。 

周村大街

  说周村,一定要说说周村大街。周村大街曾是清朝年间最为繁华的商业中心。街道仍然是一色的青条石铺就的,街道两边的店铺,一律是青砖青瓦的建筑,门脸一律是朱红的斑驳的漆色。门也一律是木的小格子的,依旧是古老的门板。走进大街,你就会觉得走进了历史,走进了一部老电影里。街两边的店铺里大都经营古玩,瓷器。你会在一家店铺门里的一把油亮的太师椅上,看见一位身着中式玄色衣衫的老者,手里正拿着一根长的大烟斗。这会让你想到一副挂在哪里的烟黄的画。当年,张艺谋拍《活着》的时候,就用了大街大量的街景。还有,电视剧《大染坊》的外景也用了大街的街景。大街是一条南北向的街,街的两头都有一个高大的牌楼,牌楼上刻着大街两个大字。大街的南头连接着东西向的街道就是有名的丝市街。丝市街的历史于大街一般,只是街上的店铺是一层建筑。门脸的式样跟大街相仿。丝市街,顾名思义,专营丝绸。当年,周村的丝绸织染业相当繁荣,丝市街曾是当年最繁华的丝绸交易市场。这里造就了无数个有名的商人。如今周村的北方布匹城仍旧是全国有名的几大市场之一。如今,街上,仍旧有不少店铺保留了古老的经营方式,进门仍是封闭的红漆木板柜台,各色花样的丝绸仍是卷成长条布卷排列在柜台上,柜台里边的人,手拿了木尺,剪刀,招呼着顾客。这样的店铺,这样的柜台,除了在电影,电视里,在现在的商业环境里,已经很难见到。除了丝绸,街上还有做竹笼屉的,手工布鞋,还有一家修锅底的。丝市街上的气氛很舒雅,偶尔,你会听到一曲琵琶从谁家的店铺里飘出,或是一阵京胡拉的有板有眼。这些在街上做生意的人,更像是在演戏。 

周村民俗

  丝市街西头连着南斜的银子市,于大街交汇处往西就是下河农贸市场。这些古老的街道与市场,被怀旧,恋旧的周村人细心而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无论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你与这个地方第一接触的应该是地方小吃,这也是一种地域文化。当然,所有的地方的小吃都不排外,你也许会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吃到家乡的味道,那份亲切与感动难以言表。周村的吃食中,有一种大麻花,有近一尺长,炸得外焦内软咸淡适口,是多数周村人的早餐。早餐必不可缺的还有小米面粥。要用上好的小米磨成细面,把水用木柴烧滚,再调上米面。调好的面粥黄灿灿的,散发着浓郁的米香弥漫在周村轻雾缭绕的早晨。常常的卖粥的粥摊上围满了人,边上的小木方桌周围一圈马扎上也已挨挨挤挤的坐满了人,每人手里拿着一根大麻花,呼啦有声的喝着米面粥。每一个小木桌上都有一小碟胡萝卜咸菜条,用香油调了,就着粥喝。做粥也是有讲究的,该添多少水,该调多少面,都是有一定比例的。稠了不行,粥一凉就会坨。稀了也不行,汤汤水水的不成粥行。这粥,你端着碗,在碗口上吸一口,粥面边上要有一口小窝。做粥的老张头弟兄俩,已经做了好多年,俩老头头发也都已经花白。两个人都围了白围兜,肩上搭一条雪白的毛巾。每天早上,先是哥哥喊一声:“小米面粘粥了”声音浑厚悠长,等他的喊声的尾声颤颤的收住,弟弟再接着喊一声。人们便慢慢聚拢来。

周村夜景

  周村历来是丝绸之乡,蚕蛹也是很有名的,颗颗饱满,粒粒清香,近年来已经有了礼品装的风味蚕蛹成了馈赠亲友的上好礼品。还有著名的风干鸡,是每一个饭店的保留名菜。风干鸡,嚼起来很劲道。还有一种油饼,薄薄的,撒了芝麻和葱花。据说,油饼店的老板已经在省内开了20家连锁店。

周村染坊

  周村是一座纺织城,除了丝绸纺织印染,还有毛巾纺织,棉布纺织印花。在这样的小城里,自然有很多的织女。周村的女孩,只能用一个“秀”字来夸。漂亮和美丽都不足说出周村女子的韵致,她们简单而细致,象一个个仕女从画卷里走了出来。她们所从事的工作,伸手投足间就是一种舞蹈。她们与各种丝线打交道,把她们自己也磨练的柔秀而温婉。她们走在街上,脚步轻轻,腰胯轻摆,于嘈杂的闹市里,独逸出一份清秀,让人不由得就想起清清池塘里的那一只婷婷的荷。她们的皮肤白皙细腻,像上好的瓷器。她们说话,轻声慢语的,像细雨滴落在一种特殊的容器里,清脆而不失润华。周村的方言里有些特殊的发音,从她们嘴里说出来更是别致动听。例如,“一点”周村人说的时候,是舌尖微翘抵住上颌,“点”发重音就成了“一点点”,让人听起来,有一些娇软。还有“拐弯”,“弯”字,在这里发音成了“歪”。上班的“班”字被读成“拜”。领导一律被叫成“当官的”而“官”字又发成“乖”字的音。这些音,在外地人听周村女子说出来简直就像听歌一样迷人动听,真真的就是莺歌燕语。她们的笑也是温温软软的,像春风轻拂杨柳。

周村染坊

  周村是一个传统的小城,一些古老的东西被忠诚的保留继承下来。例如元宵节的花灯。元宵节的花灯是周村过年节一大节目,说万人空巷,一点也不夸张。无论是晴好的天气,还是雨雪天气,元宵节,人们一定要涌上街头观灯。不算街里四关的居民,连十里八乡的村子里的人们也要赶着来。届时,各样的花灯挂满的主要街道,各种形状的灯,争相争奇斗艳。做灯用的材料大部分是绢纱,上面绘着古代的美女才子,或是荷花鲤鱼,或是藏头诗谜……无不显示出周村人的善良和智慧。  

周村皮影戏

  周村人诚实善良,热情豁达。生活在周村,就是生活在一种文化里,一种周村独有的文化。周村文化像一篇抒情散文,又像一首古老的情诗,百读不厌,百看不厌。你会在转身要离开它的时候,禁不住一次次回眸,那城,那树,那古老的街道,古老的店铺真的令人流连……

淄博艺术博物馆展览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城区中部

  景区门票:通票70元/人。景区街票30元/人;千佛寺10元/人;民俗展览馆10元/人;状元府10元/人;票号展览馆10元/人;杨家大院10元/人;大染坊10元/人;淄博艺术博物馆 20元/人;魁星阁10元/人;瑞蚨祥丝绸展览馆10元/人;英美烟草公司展览馆10元/人;

  景区电话:0533-6436166

  周村自助游贴士

  线路规划:

  周村古商城可在一天内游览,淄博市内还有一些其他有意义的景点,可以选择性顺路游览。

  聊斋城 是淄川蒲家庄投资兴建的。是以园林为表现形式,以聊斋故事为主题的组群式的大型名园景区,它位于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这里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里。门票40元。可在淄博汽车站乘1路公交车到淄川车站,转乘23路短途车在蒲家庄下车即是。

  原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城区边。是具有喀斯特地貌特征的山岳型自然风景区。里面的齐长城、泰山行宫、石海,非常值得一看。门票40元。景点距淄博火车站约40公里,车程约30分钟。

  开元溶洞 因洞内有唐代开元年间的摩崖石刻而得名,洞体体大而高,最高处达30余米,宽处20余米,长1100米,分八个大厅。洞内空间大,气势宏伟,是江北最大的溶洞。在淄博植物园门口发车,可直达景区各景点,40分钟一班,7.5元/人。门票50元。

  中国古车博物馆 坐落在后李文化遗址上,是我国第一家内容最丰富、最系统,并以考古发掘现场与文物陈列融为一体的中国古车博物馆。 市内可乘坐73路公交车在古车博物馆下车即是。门票30元。

周村街道牌坊

  交通情况:

  周村旱码头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十分发达,东距青岛港300公里,西距济南国际机场50公里,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和309国道横贯而过。

  自驾车

  济青高速公路 济青高速公路西起山东省省会济南市,途经淄博、潍坊,东至沿海开放城市青岛,横贯山东半岛,穿越17个市、县、区,连接5条国道。

  309国道 309国道(或“国道309线”、“G309线”)起点为山东荣成,终点为甘肃兰州,全程2208千米。这条国道在山东境内主要途经淄博、潍坊、莱阳、荣成等。

  济南到周村:绕城高速—济青高速周村出口—正阳路—新建路—周村

  309国道周村出口—新建路—游客中心

  青岛到周村:济青高速—正阳路—周村

  张店到周村:张周路—新建路—周村

  北京到周村:京津塘高速—京沪高速—京福高速—绕城高速—济青高速—正阳路—周村;全程508公里;

  上海到周村:京沪高速—莱新高速—淄博新区互通立交—周隆路—正阳路—周村;全程815公里;

  班车

  每天来往周村旱码头的汽车班次很多,周村的公交系统比较发达。

  济南长途汽车总站-豪华车时刻:

  始发--终点 发车时间 大约运行时间

  济南—青岛 6:00--18:00 大约每40分钟一班 4小时

  济南—淄博 6:10--18:40 大约每30分钟一班 1.5小时

  青岛长途汽车站 7:00--16:15 流水发车 /

  从广州出发:广州飞济南或青岛,之后乘坐胶济铁路前往淄博,从淄博市区乘车前往张店,再乘96路到周村转乘42路到大街

周村千佛寺

  住宿情况:

  周村住宿宾馆推荐“旱码头宾馆”如果游客无特殊要求的话。价格便宜 住宿环境比较好,60-150的均有。单人间60/晚,上网+10元。由于周村是淄博的一个区,所以3G信号覆盖还可以,周村仅有一个基站,信号不是很稳定。

  周村嘉周宾馆

  周村嘉周宾馆是旅游涉外三星级酒店,特一级店,中华餐饮名店。自2000年开业以来,集住宿、餐饮、娱乐、商务、会议、服务于一体。其中,迎宾楼、悦宾楼客房拥有豪华套间、标准间、三人间、单人间共108间,床位计201张;大中小型会议室、接待室5个;商务中心可提供打字、复印、上网、传真、票务等服务。

  总台电话:0533-6411888 订房电话:0533-6411395

  价格:经济房 150元;标间 238 /323元;

周村街景

  饮食介绍:

  郭老汉骨头馆

  落在周村银子市街大染坊对面,有骨头馆和旱码头肴肉馆

  联系电话:0533-6435188 13793325188

  怡和园

  周村大街南首,是周村久富盛名的百年老店。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曾接待过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程砚秋先生,可口的饭菜得到两位先生的好评。

  联系电话:0533-6412366 13070632597

  嘉周美食

  嘉周宾馆的大街食府仿周村明清时期古文化大街而建,青砖碧瓦,雕梁画栋,一什一物无不古色古香,且有琴声流转,古韵缠绵。

  联系电话:0533-6418888 0533-6411999

  丁家煮锅

  周村大街北首路东,有一家生意兴隆的 “丁家煮锅"。掌柜的是年近70岁的丁老太太。

  1993年,著名导演张艺谋,率领葛优、巩俐等来周村大街拍《活着》,一住就是七个多月,经常在这里吃“丁家煮锅"。之后,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剧组、《旱码头》剧组来此,均给予高度评价。

周村民俗真人秀

  其他信息:

  特产购物

  周村烧饼

  周村烧饼源于汉代的“胡饼”,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生产历史。以薄、香、酥、脆著称。它形圆而薄,正面贴满芝麻仁,背面布满酥孔,有人将它称形如满月,薄如秋叶;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无穷。

  周村烧饼以面粉、芝麻、盐、糖为主要原料,除了拥有独特秘方外,烘烤是制作周村烧饼成败的关键,所谓“三分案子七分火”,即是说非是名将高手,烧饼质量难保上乘。

  王村醋

  王村陈醋是与王村黄酒齐名的地方名特产。因王村酿黄酒的作坊都做醋,因此王村陈醋有其独有的特色。

  王村醋以优质高粱为主要原料,用传统方法加麦曲发酵,以黄酒为配料陈酿而成。醋液呈棕褐色,气味芬芳、醇厚浓郁,酸度高而无刺激性。特别是因黄酒配料的作用,食用后余香盈口令人食欲大开,具有开胃健脾的功效。对于治疗支气管炎、感冒等也有明显疗效。

周村当地村民

  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是一种广泛流行于我国民间的古老手工印花织物。源于秦汉,盛于商业发达的宋朝,广泛普及于明清。现代所见蓝印花布样式,多为明清一代的作品。蓝印花布是从蓼兰草中提取靛蓝作染料,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浆拷蓝,采用全棉、全手工纺织、刻板、刮浆等多道印染工艺精心制成。蓝白相间,蓝得浓烈,白的纯洁。

  昊龙周记老染坊,银子市街113号。电话6407576,环境幽雅。

  该馆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吸收版画、民间剪纸等多种艺术形式,推陈出新,所制蓝印花布为中外人士交口称赞。徜徉馆内,件件尤物或朴素大方,或清新明快,或淳朴清雅,别有一番韵味。

  老粗布

  老粗布采用民间木织机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机械织布原理,采用黄河三角洲优质棉花为原料,加工合股,配有彩色条纹,不上浆织造,是天然的绿色保健品,理想的纺织用品。

  现有床单、凉席、床罩、床毯、唐装、衬衣、睡衣等120多个系列产品,具有舒适止痒、透汗性好、抗静电不起球、改善睡眠、绿色环保、冬暖夏凉、与肌肤亲和力强等特点,长期使用对人体皮肤起到意想不到的保健美肤作用。

春日周村

  风俗文化

  周村是一座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商城,继承了鲁文化醇厚、深邃、悠远的纯朴本质,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尤其是过大年,煞是热闹好看。

  芯子

  周村芯子是一个独有的艺术品种,自唐宋至明清时期,周村商业规模渐大,全国各地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客商纷纷来此进行贸易,带来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各种庙会也应运而生,由于观众众多,个高的能够尽情的看,个矮的就远远站着无法观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便逐渐出现了“踩高跷”等表演节目的形式,一些大型的表演节目还扎制了人抬的舞台,演员站在上面进行表演。远远就能看见,芯子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成形、发展。

  芯子是一个综合艺术体,一是展示了周村丝绸,二是传播了民间文化,三是促进了商贸活动。芯子实际上是由16人(8个人一班)轮流抬着一架装饰好的舞台,上面有化妆的演员造型和表演。表演以戏剧故事、民间传说为主要内容,如《西厢记》、《吕布与貂禅》、《罗成卖绒线》、《八仙过海》、《贵妃醉酒》等,演员浓妆艳抹,高站空中表演,十分惊险生动。

  花灯

  周村是中国三大灯系之一——中原花灯的发源之地,以制作精美,工艺讲究,种类繁多而闻名天下。

  周村花灯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最初,周村老百姓为庆祝传统节日,表达丰收年景内心的喜悦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冀,家家都有挂灯的习俗,后来,随着周村商业的繁荣发达,以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为中心的古商业街区商贾云集。各商号为显示自己的实力,每年正月都出钱聘请扎灯高手,制作各种工艺复杂的花灯,届时各主要商业街上空遮天蔽日,彩灯高悬,灯光绚烂,宛如天上的街市,蔚为壮观,成为全国独有的景观。

  周村的花灯也由此开始初具规模,并逐渐发展成熟。

  鸣锣开市

  周村地区在古代曾经是手工业和商业的重镇,后来发展成为我国北方的重要商埠,是北方丝绸之路的源头所在地。

  繁荣的市场促进了独特商业文化的形成,在鸣锣开市活动中,身着清末民初服装的人们将演绎周村古商城热闹敲锣、宣布开市的隆重喜庆场景。通过该活动,游客可了解周村古商城的经营活动以及文化底蕴深厚的诚信思想。

周村古代石刻

  泰山奶奶赐福

  泰山奶奶是北方地区老百姓特别敬奉的神仙,传说泰安奶奶即碧霞元君是周村长山人,有泰山奶奶的保佑将会一年财源旺盛,身体健康,平平安安。在节日的每天固定时间内“泰山奶奶”的芯子队伍将穿过大街小巷进行展示巡游,撒金花,散红包,与民同乐。

  猜灯谜

  灯谜,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的谜语源远流长,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早在生产力还十分低下的西周以前,就出现了谜语的语言现象,即富有隐喻和暗示性质的歌谣,如流行于商代的一首牧歌“女承筐,无实。士(圭刂)羊,无血。”它运用了民间谜语的诡词法,牧场上的一对男女青年,女的拿筐,男的一刀一刀剪着羊毛。无实和无血恰到好处,整首牧歌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既饱含情景交融,热情隽永和诗意,又不失矛盾诡辩,妙趣横生的谜味。

  周村古商城的灯谜展示特色花灯以及丰富多彩、雅俗共赏的灯谜,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欣赏“花市灯如昼”、“火树银花触目红”的辉煌景象。

  看地方戏

  在中华文艺百花园中,有一支奇葩,这就是享誉全国的独一剧种一五音戏。

  谈起五音戏,还与周村有一段不解之缘,周村是五音戏的温床。五音戏,原名“周姑戏”。周村,是周姑戏的演出地、根据地、发祥地。以“鲜樱桃”为代表的“周姑戏”班,在周村唱响了,唱红了。

  全国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来周村演出时,看了“鲜樱桃”的表演,大加赞扬。据说还向他学了一招(水袖功),后又赞助戏箱,扶持他到上海灌唱片,“周姑戏”正式改名为“五音戏”。

  皮影戏

  皮影俗称灯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源於1500余年前的中国古都长安,至今仍在中国民间普遍流传.它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驯白鼠

  驯狮子、驯老虎你可能见多了,但是驯白鼠你见过吗?在这里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平时乱跑乱跳的小白鼠在艺人手中变得温顺、乖巧了,在艺人的不断的催促下,老鼠沿着细绳做的“钢丝”不断攀爬,还完成了几个高难度的动作,再加上艺人风趣、俏皮的旁白,把围观的游人看的乐不可支。

  民俗杂技

  周村旱码头景区为游人准备了各类精彩的民俗在即表演,有吹破天、气功表演和耍盘杂技等演出。吹破天是运用多种吹法吹奏各种各样的唢呐,让人叹为观止;耍盘杂技运用生活中寻常的各类盘子表演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杂技;气功表演则是真功夫上阵,行家里手的全力表演让人拍案叫绝,不容错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