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襟宽阔,睥睨天下者,谓之“英雄”
余自谓读书破万卷,今虽欠机缘,未能展翅高飞,但单论纵谈古今,夸夸其谈,豪情遮天,浩瀚疆土,能出余之右者,不多。今日,余逐笔浅议英雄,随有撑力而未逮之嫌,亦有班门弄斧之忌,但只望堪博阅文诸君一笑,窃自喜,乃自勉,别无他意,聊可遣怀。
——题记
举凡世间超凡者,多不拘小节,内心冷酷,胸襟远超常人,更可贵的是多具备睥睨众生的高傲气度,和一往无前无惧人言的坚定意志,凡上种种,缺一不可。如果缺少一种,顶多便只能达到金庸名著《笑傲江湖》里东方不败的境界,武功纵然天下无敌,但是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伟业却始终是与其绝缘。
天下人爱英雄,慕英雄,大多因为两点,一是举凡英雄者大多有丰功伟绩作为基础,前且自身谈吐不凡,多有耀眼魅力,令人心折。二是,英雄,既是不平凡,世间凡人几多,梦想和追求亦几多,那多数的梦想的最终指向又不外乎就是成就不平凡的伟业,名垂青史甚或遗臭万年,总之不管千百年岁月洗礼,哪怕肉身早已灰飞烟灭,名姓仍能镌刻历史丰碑之上,任后人瞻仰乃至唾骂。是以,英雄变成了梦想最好的归宿,几可谓“人心所向”
要留名史册,其实尚有他法可行,说来也不难,如国外有疯癫者,损毁名胜古迹,便是其中便捷的一种方式。这是一来这种方式后患无穷,施行之后便后半生与牢狱为伴,铁床为伍,众生背负“精神病患”的标签。二来,因此所留下的名,也不过是骂名和笑名,后世者每每谈起也不过就是啼笑皆非,心忧天下者,更伤心那古迹被这样一个疯癫之徒肆意毁坏,破口大骂自不再提。
是以,真想要留名青史,最震撼人心的一种方式,还是做“英雄”,乃至“枭雄”。
浩瀚历史长河,真正举凡能称作英雄或者枭雄的人其实并不多,甚或屈指可数。世间对英雄的定义不同,故而以下所提及,均属个人看法,未必作准,却一定是英雄的一种衡量标准。
回顾中华五千年历史,炎黄治世,尧舜五帝,禹夏汤商,只是先河之作,年代悠久、文献稀少,又多后人丰富之作,无以定论,固英雄之说欠缺依据,姑且作罢。
待到八百载周朝,武王伐纣多顺应天时,七雄五霸只是割地称雄,更算不得英雄。独独先秦开宗之主,中国第一个皇帝始皇算得英雄。且不说其扫清六合席卷八荒,这样每朝每代的皇帝都会做的,但就这个始皇帝三个字就足见赢政的魄力与霸道,为前人不敢为,开后人仿效之先河,这样的人算不得英雄,天下还有谁人能算?他,开了中华历史的新篇章,写下“千古一帝”的不老神话,万里长城兴衰犹在,阿房宫阙万间,哪怕做土亦能蛊惑人心,这样的人物,即便自诩英雄辈出的当今世道,又有谁能仿效?
秦传二世而亡国,便又应天时出了另一个英雄,我想说的并不是四百载东西汉的开国之主,更不是胯下能忍辱的大将军,甚至不是月下追人,运筹帷幄的丞相。我想说的是一个败的英雄,自刎乌江的西楚霸王。无疑霸王是鲁莽的,甚或在信奉“成王败寇”理论的人眼里是可笑的。但霸王却有着身前死后皆无敌的盖世神话,更有着“遍封诸侯满芳庭,情谊相重放竖子”的至情至性,甚至那盖天的豪气,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霸王称得起英雄,不是区区天下之主的名位能够酌定的,他赢在气度,赢在滔天的霸气,赢在至情至性。
待到东西两汉,举凡杰出之能人辈出,文景之治、汉武霸世、光武中兴,都是万国来朝的盛世情景。但基本也都是些能人范畴的,说得上英雄的便半个也无。文景只是治国安邦,汉武气度过人,敢下罪己诏,更开疆拓土,看起来丰功伟绩,却大多来源于他自身的知人善用。王莽革新,算得上为前人不敢为,但失败不说,单单他识人的眼光就差的可以,多用佞臣,远离贤良,终为自己的眼拙买单。刘秀走国,多年蛰伏,终于逮到机会中兴汉室,但其他的作为就寥寥了,治国治世虽然安养生息,但却无甚创新举动。东汉自刘秀之后,就没几个合格的皇帝,待到末年更是内乱四起民不聊生,能称得起英雄就真个再没了一个。
汉末国崩疆裂,群雄四起,便涌现出一人——曹操,从古至今皆尊之枭雄,草根而起,成魏国之霸业,本应算得这英雄的范畴,但其所作为皆为汉丞相之作,天下虽只知有他不知有汉献帝,但仍畏惧后世留下窃国之名,不肯开宗立业,终究陷于封建礼数之内,固这个枭雄也只算得半个。
待到西晋一统,多昏庸无能之辈,英雄没有,笑话不少,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写尽皇朝的混乱与无为。东晋到南北朝,各种更是风云乱绕,苻坚雄心壮志本算得英雄,不想梦断淝水。刘裕将才无敌,但对手不是魏国拓跋氏,就是威震北国的大夏天王,终其一生虽然做了南朝的皇帝,却终无力收复中原,统一天下。南宋除了刘裕,便没一个好皇帝,倒是乱伦、父杀子、子杀父这种难上台面之事堆砌如山。南宋之后,南朝更是零落,之后的齐国七个君主都不过二十年,梁陈两代更是乏善可陈。北朝相对好些,北齐倒是除了一个英明治世的君主,高洋,只是没想到这哥最后竟然疯掉。
隋朝同一天下,辗转于唐,中间乱世也是能人辈出,乃有人著书立传名为《隋唐英雄传》。但终究还多是草莽英雄,讲古论斤可论气度可谈情谊,但却终究算不得英雄。太宗亦是如此,明君便是,英雄未必。明皇就更休提,得以江山,失于女色,一介颇有胸襟气度的登徒浪子而已。
盛唐之后,便是辽宋纷争。北国非是正史,毕竟举笔多南人,辽金的文献中,其实很多都是被后人歪曲掉的。故而,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之流或算得上英雄,却必遭可诛笔伐之嫌,兼且其作为大多限于兵戈,民生文化的繁衍当真差了很多。
北宋南宋,在常人心里,岳飞可算英雄,但我窃以为鹏举将军算作卫国忠臣还可以,但是与英雄却注定无缘。岳飞自幼熟读兵书,用兵如神,屡败金军,为南宋政权的苟延馋喘争取了不少宝贵良机。又有“满江红”“小重山”等佳词良句传于后世,不可不谓“文武双全”。但,终其一生并无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固步于封建忠君的思想之内,自封于忠臣良将的范畴之里,虽俯仰之间无愧天地,但终究缺少王朝霸业为其佐证,更有太过迂腐之嫌,固算不得英雄。
待蒙古入主中原,大多人都以成吉思汗为一代天骄,实则不然,蒙古帝国辽阔版图并非成吉思汗一人所写。四个儿子前仆后继不说,旭烈兀、拔都更是西征的真正主角。再则,成吉思汗或者拓疆有术,但终究还是没逃出北人奉武的习俗,其他方面实在有限。
元末之后,明代朱元璋和成祖皇帝都是一代明君,但胸襟气度都属一般,前者连开国功臣都不能见容,后者更是把间谍组织发扬光大。虽说是治国之道,但是连自己恩威能否服众都欠缺信心的人,又怎算得英雄。
清朝就更不用提,除了皇太极还像些样子,都是安于逸乐的君主,理事安国或者还有明君,但是开疆拓土就只能用烂透来形容。尼布楚条约实际已是丧权辱国白白送给沙俄万里疆土,后来的其他条约就更是不堪入目,让人痛心疾首。清朝末代的百年耻辱,相信国人至今还历历在目,但当中却有些算得上英雄的人,“我自横刀向天笑”舍身赴义的谭嗣同,忧国忧民的国父中山先生。只是自此以后,天朝再无英雄!
说罢国内,小谈下世界,凯撒、奥古斯都写下罗马帝国千年传奇,黑羊王朝、白羊王朝、阿拉伯、奥斯曼也曾横跨欧亚非三洲,但都是几代人前仆后继的丰功硕果。君士坦丁、查士丁尼、彼得一世、叶卡琳娜二世都是史称“大帝”的人物,但也都是开疆拓土的君王,治国安邦虽也各有所长,但君士坦丁过于气量狭隘、查士丁尼和叶卡琳娜又过于痴迷征服领土、彼得一世虽然比前三人好上很多,却埋下诸多隐患,为后世平添不少忧患。亚历山大昙花一现、查理曼只能建造法德意雏形,拿破仑百日王朝终是饮恨,俾斯麦铁血犹在却过于铁腕。其实,这些人都算的上英雄,也都算不得英雄,英雄的存在也不外是一句“自在人心”。
说英雄,道英雄,不过是为茶余饭后添些谈资,真正的用意,其实还是做英雄。
世间的能人很多,各有所长,各有所擅,但是不是英雄其实不在这些,超卓不凡的男人都可以算英雄,女人也是一样。英雄最重要的,或者不过是气度二字,我见过很多人满腹经纶,却遭人鄙视,为的什么?不过是气量狭隘,不能容物。
写完之后,回头看看,忽然发觉早偏离了写的初衷,但也无妨,都是闲谈之语,多少也算为英雄小小的添一笔注解,如果还能帮读过的人多一点点对英雄的理解,便心愿已足。
顺带奉劝每一位想做英雄的人,先自问下,是否有着胸怀天下的胸襟。
(文: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