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BT-BJ赵铁良老师生前技术贴(二)

 书中蠹虫 2012-06-22
ABT-BJ赵铁良老师生前技术贴(二)
2009-09-10 15:08
低温状态下铅酸蓄电池的工作状态及其对策在严寒的冬季,很多铅酸蓄电池的用户分别提出要求,希望了解铅酸蓄电池低温状态下的各种工作状态。本文摘录了徐曼珍的文章,供网友参考。一、低温状态下电池的工作状态
1、温度对铅酸蓄电池极化的影响
在铅酸蓄电池充放电过程,存在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两种极化作用,参数用交换电流密度i0和工作电流id来表征。若i0小,则浓差极化作用大;又若i小,则电化学极化作用大。
正极交换电流密度i0约为3.2×10(-4)A/cm2,负极交换电流密度约为5×10(-6)A/cm2。所以电池工作电流密度i若小于交换电流密度i0,电池的电化学极化影响会增大,尤其严重的是负极板的电化学会更严重。倘若电池工作电流较大,达到id>i0,电池中浓差极化严重,则大电流充放电受浓差极化的影响。
试验表明,铅酸蓄电池工作温度降至0℃以下充电,在充电初始负极板会发生严重的浓差极化,使电池充电接受能力被限制。
2、温度对电池容量的影响
同容量系列电池,以相同的放电速率,在一定环境温度范围内放电时,使容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温度降低而减少,其原因有有以下几点:
a. 电池电动势与工作温度有关
电池电动势是环境温度t的函数,而电动势温度系数为正值。所以,在较高的工作温度下放电,可以获得较大的电量。
b. 低温对负极活性物质利用率的影响
通常,电池在低温状态下放电,负极活性物质利用率极低。如阀控密封蓄电池在-10℃环境温度下放电时,负极板容量仅达35%额定容量。
在低温工作条件下,负极板海绵铅极易变成小尺寸的晶粒,且小孔又易被冻结和堵塞,从而减少了活性物质利用率。假若海绵状状可能变成致密的硫酸铅层,使电池中止放电。这种现象成为钝化。
电池在放电过程,两级活性物质逐渐形成硫酸铅,这种硫酸铅随放电时间增加而逐步向电极深处扩展,从而活性物质中的微孔变窄,同时电极区至反映区距离增大,又使扩散速度变小。这样部分小孔被堵塞,被堵塞的小孔内部电解液很快变稀,所以在低温下这种小孔发生冻结。温度越低,小孔堵塞现象加剧,导致活性物质利用率降低。
c. 温度对正极活性物质利用率的影响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在-10℃环境温度下放电,正极活性物质的容量可达75%,说明其活性物质的利用率高于负极板。依据试验得出,正极板温度系数的容量为负值,使其在低温下具有较高的电极电势,因而在低温下正极放电率大于负极。这样在负极生成致密层硫酸铅之前,正极的氧化铅转化为硫酸铅的过程便已结束。所以正极的低温下不生成细密小尺寸硫酸铅晶粒。换言职,即使在恶劣的条件下放电,也不发生“钝化”现象。
d. 高温对电池容量的影响
在环境温度10~45℃范围内,铅蓄电池容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如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在40℃下放电电量,比25℃下放电的电量大10%~15%。因为在较高温度条件下放电,电解液粘度降低,从而减小了浓差极化的影响。同时电池电动势也升高,在两者综合影响下,使电池发电量增加。
若环境温度40℃~45℃条件下放电,则电池容量明显减小。因为正极活性物质β氧化铅到达极限破坏温度,即结构遭到破坏,变为大孔的孔洞相分割的粒子集合体。这种物质若放电转变为硫酸铅,其颗粒间形成电气绝缘。所以电池容量反而减小。
e. 环境温度和电池容量的关系的计算式
依据我国标准,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放电时,若温度不是标准温度(25℃),则需将实测电量换算成标准的实际电量,Ce,即
Ce=Cr/[1+K(t-25)]
式中:C r——非标准温度下电池放电量;
       t——放电的环境温度;
       K——温度系数,10小时率容量试验时K=0.006/℃,3小时率容量试验时K=0.008/℃,2小时率容量试验时K=0.0085/℃,1小时率容量试验时K=0.01/℃。
例如:一个标称10AH的电池,以2小时率放电,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按照1式计算,电池容量如表1。
表1 在不同温度下电池的容量
温度(℃) -25    -20    -15    -10 -5    0       5
容量(Ah)5.756.186.67.037.457.888.3
  
          10        15       20       25        30       35       40
8.739.159.581010.4310.8511.28
实测电池容量,在-10℃条件下接近于准确,在-10℃以下时,容量下降比表1的数值还要低。
3、温度对电池内阻的影响
在0℃~30℃环境温度下放电,电池的内阻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反之电池温度降低时,电池的内阻逐渐增大,电池内阻与温度呈直线变化关系。所以电池放电工作温度在0℃~30℃范围电解液的导电性好,同时电解液中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向活性物质扩散速度也较高,不仅仅改善了浓差极化影响,又使电极反应速度提高,进一步改善了电化学极化的影响,所以蓄电池放电量增多。
当环境温度降至0℃以下,温度每降低10℃,内阻约增大15%左右,因为硫酸溶液粘度变大,所以增大了硫酸溶液比电阻,而加重了电极极化影响。蓄电池容量会明显减小。
4、温度对充放电的影响
反复进行放电和低压恒压充电时循环,初期由于电池存在热传导,所以温度并不高,若反复地进行充放电循环,电解液温度会十分高。
倘若在低温下充电,扩散电流密度明显减小,而交换电流密度减小不多,所以浓差极化加剧,则引起充电效率的降低。另一方面上次放电的硫酸铅在低温下的饱和度,又使电池充放电反应阻力增加,因而进一步降低了充电效率。
倘若电池在10℃以上的环境温度下充电,极化作用明显减小,硫酸铅溶解速率和溶解度都可提高,加之在较高温度下氧扩散速率也增大,在这些在综合因素影响下使电池充放电效率提高。
由于低温下的充电能力是与充电前电池状态有关。试验表明,如在-18℃下要获得最高的充电效率,要求上次放电做到:
(1)低温快速放电。
(2)放电到充电之间的开路存放温度越低越好。在这种条件下生成的硫酸铅颗粒最小,而且又来不及重新结晶长大,所以一旦被充电时,硫酸铅具有较大的溶解速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