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球后侧身抢攻的步法

 读雨6525 2012-06-22

步法是运动的根基,就如参天大树一样,步法是树根,手法是枝叶,可见步法的重要性。乒乓球里有“三分在手七分在脚”的说法。能迅速的移动,是业余爱好者打好球和晋级的保证。若说步法好的,莫过于国家队和国际级的运动员了,想练好步法,就向国家队员学习步法移动的方式。

本系列帖子精心选择了国家队或国际级著名运动员在比赛中步法运用的一些经典片断,图文并茂,力求让看帖子的朋友都能明白不同步法运用的要点和使用范围,提高自己运用步法的能力,也希望各位在看完帖子之后,有什么见解的也提出来,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共同提高。

第一个范例是马龙的发球后侧身抢冲步法运用:从下图来看,马龙发球之后,对手奥恰洛夫采用了搓长反手大角度的接球方式,一般情况下,这样的来球,马龙本可用反手拉的技术来应对,但是马龙采用了侧身强攻,这样情况下采用侧身拉冲的抢攻,就需要大范围的步法移动。马龙是如何做到这样大的有效移动的?奥秘就在于他侧身的步法移动方式,这不是一般情况下的简单并步侧身,而是两个并步连接的侧身步。马龙在还原后,立即用一个向左平行移动的并步向左移一步,再接一个略向左前上方移动的并步向左移动,落地后形成左前右后的正手利站位,在第二步移动的同时引拍准备抢冲。切勿在第一步移动时引拍,以免影响到移动的身体协调性和移动的迅捷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马龙发球还原和侧身抢攻步法.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张图片是柳承敏发球后侧身拉加转弧圈的侧身步法。由于王励勤的搓球角度并不大,偏向于中路,柳承敏无需大范围的移动,故只采用了一个并步的侧身就可达到合适位置出手。引拍时,重心向下降,双脚间距拉大,以便于蹬地转腰的力量传递。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柳承敏拉加转弧圈.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张图片是柳承敏发球后暴冲的移动步法,比较典型的演示了直拍的侧身冲的威力所在。柳承敏的移动就如马龙的移动,也是采用了两个并步相连接的方式,完全让开身体,充分发挥出身体打球的威力,一板致命。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柳承敏侧身爆冲.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