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虚拟社会和真实情感之间的矛盾

 tuzididie 2012-06-23
年轻人大多使用社交网络来维护自己的好友关系。即使是一起上课的同学,在人人网上的互动也很可能多过现实中的对话;微博上的好友更是如此,一场搭讪便能成为朋友,网络是虚拟的,但网络上的好友关系却是真实的,“线上友情”的良好或是恶化都会影响人们的真实情绪。

    文l 王俊逸   阎一蕾     图l 龚凌

    社会科学家们越来越多地关注网络社交,并试图指出网络社交与传统社交是否具有一些相同的情绪反应。一项初步的研究成果表明,绝交即使在网络中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一篇查普曼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学术期刊《人类行为与计算机》(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的文章指出,一个人平时使用社交网络越频繁,当他被网络上的好友解除好友关系时,就有可能陷入抑郁和负面情绪中。而人们越来越依赖社交媒体,这意味着用户会花费特别的心力去维护社交网络上的朋友。因此,只要失去了一个朋友,他们就会感到更大的沮丧和负面情绪。这还会影响他们以后怎么在网上表现自己,以及其它在线成员怎么看待他。

    投入越大,绝交越痛苦

    研究者询问了那些被解除好友关系的人。他们认为的原因,一般来说包括:过于频繁的刷新;发表偏激的言论;粗鲁的评论。人们同时也相信朋友有时会因为线下的不和而删除好友,或者只是仅仅因为不太了解而删除他们。

    大多数人们相信好友是因为线下事件与自己断交,而当对方是因为线上的原因(例如过于活络,发表极端言论,过于粗鲁等等)与自己断交时,会感到最强烈的低落和沮丧。

    其它增加绝交痛苦感的因素还包括:被删除的人和删除者之间的关系有多亲密;被解除好友关系的人是否预先知道这个人将他删除,还是只是突然看到活跃好友数量下降;最开始时是谁优先提出的好友申请。

    另一种令人遭受强烈负面情绪的情况是,当初由被删除者优先提出好友申请,而稍后他又被解除好友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优先提出好友申请的人在心理上会处于更弱的位置,因为他们必须耐心等待他们的好友申请被通过,或被拒绝,或者只是被简单的忽略过去。那些被解除好友关系的人会想要知道既然要解除好友关系为什么又要通过申请,这会令他的焦虑和沮丧更加严重。

    研究人员同时还发现,花越多时间在社交网络上的人更容易受到网络上绝交的伤害。这似乎是因为长时间泡在社交网络上的人,往住会对线上的朋友关系投入更多的心力。

    越亲密,绝交时越沮丧

    一般来说,亲密的人解除好友关系时人们受到的伤害越深:家庭成员,现在或以前的朋友们,恋人。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前任恋人反而希望能够被解除好友关系。因为即使只是与前任保持线上的好友关系,或许也会影响到他们与现任恋人的关系。

    不过也存在例外情况。社交网络上的学生群体并不想和自己的父母成为线上好友,因此当父母和自己解除好友关系时并不会产生负面影响。他们反而会尽量避免将线下这种特殊的亲密关系延续到网络上。

    如今,人们似乎都拥有线上和线下两重面孔。有的人在真实生活中不善言辞,却是网络中的刷屏王;有的人线下斯文有礼,网络中却很容易与人起争执。因此人们最好不要将线上的好友关系和线下的朋友关系等同,尤其是对那些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时常会碰面的人。

    无论如何,线上的接触始终不能代替生活中有血有肉的交往。有时候,关掉电脑,和家人吃一顿大餐,或者约朋友出来小聚一下,都是摆脱大量“在线友情”所带来困扰的好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