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转载)

 林如老师图书馆 2012-06-23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内容提要: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使之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只有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    课堂   主体   主导

 “用教育的智慧构建智慧教育”这一理念阐述了教育创新的全新概念。我国多少年一直沿袭的教学模式是老师主管教,学生被动学。师生就像一部马达抽水机,马达一响开始注水,直到水满为止。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远远适应不了新的教学理念。因此教育必须革新。如叶澜教授所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而不是一切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新课程要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那什么才是有效的语文教学,怎么做才能得到有效呢?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使之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简单地说“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怎样做才能得到有效,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课前准备——保证常态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提高常态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在课前下功夫,即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认真有效地进行预习。

1.潜心与文本对话,充分解读学生

首先,教师要潜心钻研教材。只有教师与教材的用心对话,才会有学生与课文的真实对话。只有教师读懂了教材,才有可能指导学生读懂教材只有教师研究教材的感受、体验全面、深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会有基础。

其次,教师要备好学生。“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就是心理学上的“角色换位”,更有助于教材的“动态生成”。语文课堂教学要保证有效性,必须要研究学生的智力背景,尤其是关注学生的知识储备,要善于在新旧知识之间为学生搭建桥梁,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建设,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提高效率。

2.精心设计教学预案

网络的普及,使得丰富的教学资源信手拈来,其中不乏名师关于教学设计的倾力之作。如果奉行“拿来主义”,整堂课照本宣科,即使再优秀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而且研究教材与学生就失去了意义。教师既要研究书后习题以及《补充习题》中的相关习题,研究教学参考书和备课用书,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揣摩学生学习课文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之后,再参考、借鉴别人的教学设计,尤其是别人的课后反思,在自己的教学预案中充分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学会学习,让即将实施的多边对话充满激情与智慧,充满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沟通。

3.引导学生认真有效地预习

可能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触:现在的课文是越来越长了,两课时怎么能上得完呢?这确实是一个问题,然而教材是无法改变了,怎么办?我想,引导学生认真有效地进行预习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预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有效生成。我经常利用早读课、自习课举行学习方法交流会,通过典型引路,让预习做得好、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现身说法,谈谈自己的感想。我还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需求的不一样,分层布置预习作业。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降低门槛,让他们把课文读熟,标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对学习较好的学生,我要求他们搜集有关资料,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一些比较有价值的问题,看看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这样可以调动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为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课堂教学——保证常态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语文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要教给学生什么,让学生获得什么,都在课堂。课堂上既要有教师“主导性”的彰显,更要有学生“主体性”的体现,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有高效率。

1.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关系上“教”要促进“学”,而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没有否定“教”,但是对“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常态课堂下教师的主导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我们必须树立新的教师观,教师与学生平等,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倡导“思维无禁区” ;理解学生异想天开的甚至无理的想法和做法;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地欣赏和赞美学生的一切努力;宽容学生的幼稚甚至是胡思乱想,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平易近人的,和蔼可亲的,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另外,教师要善于用幽默的语言技巧。事实上,幽默的语言技巧比强硬的吆喝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幽默的语言常使课堂上充满笑声,在这种气氛中,学生乐于学习,学习的自主性也大大提高。

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我在课堂教学中就非常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A.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认真倾听不仅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而且在课堂上也有其突出的作用。我在课堂上总是会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哪怕他的回答很不令人满意。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能认真倾听老师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去思考问题,也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以便做出必要的补充或纠正。如果发现有学生思想开小差,我就会用手势、眼神来提醒他“回头是岸”。也只有这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有可能。

B.培养学生有效记笔记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让学生记笔记也是课后复习的需要。我经常看到不少学生一课上完了,书还是新的,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我在课堂上,经常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以语言重复的形式唤起学生的注意,甚至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做好笔记。我也注重培养学生自主选择重点去记录的能力,效果不错。也许有人会问,这样会不会打乱正常的教学程序。我想一开始可能有点,但学生的这种能力一旦形成,他们就会见缝插针式的捕捉重点信息,不会影响教学进程。

C.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思考的习惯。教学中,需要感情朗读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把书捧起来读,需要读书感悟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把书平放在桌子上,做到笔不离手,边读边想边记录学习所得。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应把学生放在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的位置上。因此,在教学中,我会根据一些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能力层次,设计一些“自读质疑、师生筛选、学生研讨”的环节,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讨论筛选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己解决自己所提的问题,获得成功的愉悦。就像学生作文中写到的:“吃着自己做的饭菜,心里美滋滋的”。如教学《孔乙己》一文时,在学生预习好文章后,我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有的学生就提出了:孔乙己为什么连个名字都没有呢?有的提出:咸亨酒店的店名有什么寓意?有的提出:丁举人、何秀才对孔乙己的态度为什么不同?学生提的这些问题很有思考价值,对理解小说的主题很有帮助。经常这样训练,学生自主质疑的能力会逐步提高,捕捉文本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会逐步增强,自主学习的经验也会更加丰富,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有时学生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向老师提出一些具有批判性、独创性的问题,老师更应该给予肯定。加德纳说过:“好的教育是让孩子自由地寻找那些自感有意义的并值得追求的事情。”

3.发挥学生的合作学习

所谓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手段,最终由“授之以鱼”走向“授之以渔”,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己体悟方法,努力提高自己。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个学习过程是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获得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课后反思——保证常态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延伸

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无论是行家里手,还是年轻教师,在各自的认识层面上都会发现不足,都会留有遗憾。如果不及时反思,很多感觉稍纵即逝,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之余,留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让自己像过电影似的再现课堂教学的情景,及时捕捉问题,以第二次复备、教学后记、教学一得的形式记下得失,争取以后做得更好。

充分备课,潜心与文本对话;深入了解,掌握学生发展动向;精心设计,引导开展多边对话;课后反思,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只有真正做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才能保证常态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