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代》狄兰·托马斯(Dylan Thomas)

 菊影秋魅 2012-06-24

《时代》狄兰·托马斯(Dylan Thomas)


《时代》狄兰·托马斯(Dylan Thomas)



       狄兰·托马斯(Dylan Thomas,1914年10月27日-1953年11月9日),威尔士诗人、作家。生于英国南威尔士,其父是一位中学校长。托马斯很早就表现出对于文学的特殊兴趣,他中学的时候曾担任学校刊物的主编,并发表了一些诗作。 

       人称“疯狂的狄兰”,生于英国威尔士一个很有教养的中产阶级的家庭,而他本人天生就是一个顽童,而后又成为酒鬼、烟鬼。他很早就预感他活不长,自称要创造一个“紧迫的狄兰”,一个有着自我毁灭激情的诗人。他从本质上讲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他十九岁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立即引起了诗界的注意,接着他移居伦敦,两年后又以第二本诗集赢得了许多著名诗人的赞扬,1946年出版的《死亡与出场》更为不同凡响。这时他不仅轻而易举地走进了英国当代大诗人的行列,而且催生了摹仿他的“新启示”诗派(又称为“天启派”)。托马斯前后三次访美,并以其狂放的朗诵才能在美国引起轰动。第三次去美国,他打算会见大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并共同创作一部歌剧,结果却在纽约醉酒而死。 

       圣经、弗洛伊德、威尔士的风光和民俗,是他灵感的源泉。他以强烈的本能拥抱生命,在一种神秘的经验中将生与死、人与自然合为一体。因此他的诗中往往洋溢着一种神秘原始的力量,且超越文化的意义。尤其使人惊叹的是他那种天生把握语言的能力,斯蒂芬·斯本德曾称他为“着迷于词汇的诗人,一个语言天才。他的诗有一种古代行吟诗人的原始本质,同时在这种本质之上还有一种现代心理学的意识”。诗人过早地夭亡了,而他那点石成金的语言魔法,至今仍在吸引着、迷惑着人们。 

       狄兰·托马斯的诗歌围绕生、欲、死三大主题;诗风精犷而热烈,音韵充满活力而不失严谨;其肆意设置的密集意象相互撞击,相互制约,表现自然的生长力和人性的律动。狄兰·托马斯的诗歌掀开了英美诗歌史上的新的篇章。


     时代

     文/(英国)狄兰. 托马斯   

  这样的时代,智者并不沉默,
  只是被无尽的嘈杂声
  窒息了。于是退避于
  那些无人阅读的书。
  
  两位策士的话
  得到公众倾听。一位日夜不停地
  喊:“买!”另一位更有见地,
  他说:“卖,卖掉你们的宁静。” 


《时代》狄兰·托马斯(Dylan Thoma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