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三陵:明十三陵部分(自拍)

 沪学 2012-06-24

明十三陵部分(自拍)



照片有已開放的和沒有開放的,幾個皇帝相不是我照的。技術差了點,多多包含啊,有到北京旅遊的我和他搭伴~~~

昭陵



明穆宗朱載垕像[/center]

  明昭陵位於大峪山東麓,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穆宗朱載垕及其三位皇後的合葬陵寢。是目前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規模複原修葺的陵園,也是陵區正式開放的旅遊景點之一。

  明穆宗朱載垕,世宗朱厚 第三子,嘉靖十六年(1537年)正月生於皇宮,十八年二月封裕王,四十五年十二月繼皇帝位,次年改元“隆慶”,隆慶六年(1572年)五月二十六日於乾清宮病故,享年36歲。諡“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莊皇帝”,九月十九日葬昭陵。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定陵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明神宗朱翊鈞像


   明神宗朱翊鈞,明穆宗朱載垕的第三子。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八月十七日生,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三月十一日立為皇太子,隆慶六年六月十日即位,次年改元萬曆。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駕崩,享年58歲。九月上尊諡為“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十月三日葬定陵,廟號“神宗”。明神宗是明朝享國最久的帝王,也是典型的荒淫怠惰的君主。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永陵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明世宗朱厚熜像


  明永陵位於陽翠嶺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及陳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後的合葬陵寢。

明世宗朱厚熜,正德二年(1507年)八月十日生於興王府,十六年(1521年)四月二十二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嘉靖。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十四日逝於乾清宮,享年60歲,諡“欽天履道英毅聖神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次年三月十七日葬永陵。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德陵


明德陵位於潭峪嶺西麓,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熹宗朱由校和皇後張氏的合葬陵寢。

明熹宗朱由校,光宗長子,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十一月十四日生,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六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天啟。天啟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去世,年23歲,諡“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莊勤哲皇帝”。崇禎元年(1628年)三月八日葬德陵。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明熹宗朱由校像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萬娘墳


萬娘墳位於昌平衛星城西北7公裏,十三陵鎮所轄行政村。清代成村。因村域內有明憲宗朱見深的貴妃萬氏的園寢,村民大多是清朝看守萬貴妃園寢的墳戶的後代,村落因墳得名,稱萬娘娘墳,簡稱萬娘墳。

萬娘墳位於蘇山東麓,坐西北朝東南,整體布局為前方後圓。方形院落麵寬197.8米,進深138.5米,園寢圍牆用綠色琉璃筒瓦,黃色琉璃滴水。正中為硬山式琉璃構件的園寢門,兩側各有一座隨牆角門。門內為兩進院落,第二進院落正中有享殿,麵闊五間,進深三間,兩廂配殿各三間。享殿後有門,可進入半圓形的寢園,中軸線上由前至後設照壁、石碣(即圓頂的碑石)、石供案和墓塚。明代設官軍守衛,有官員管理。清代改為墳戶看守後,看墳人及家眷即住在園寢的第一進院落內,經世代繁衍,形成村落。後因院內狹小,清末民初就將民居擴建到園寢院外,形成現在的村落格局。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