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菲特之非常道

 @春花秋月@ 2012-06-24

巴菲特之非常道

作者: 高先民 舒云 

出版: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

定价:33.80 元

分类:财经人物

     8.1

67人评价

     
  51%
     
  24%
     
  12%
     
  9%
     
  4%

内容简介

本书从巴菲特的身世、生平出发,以巴菲特的创业历程、事业发展为线索,以巴菲特的投资经历为主要素材,结合巴菲特的家庭生活和对财富使用的态度,提炼出这位世界顶级投资大师的人生哲学、投资观念和财富观。本书旗帜鲜明地倡导价值投资理念,详尽地讲述了巴菲特投资实践的过程,向读者渗透理性投资的观念。书中引用了一些名人逸事,讽刺了股市黑嘴、并深刻揭示市场预测的不可靠性;通过巴菲特的语言对华尔街的本质有了一个更高的认识,对经济发展中的现象有了更明白的了解。

因为我们认为,老子的智慧可遍及全球。所以书中以巴菲特故事为经,以《道德经》原文为纬,用老子的智慧提炼巴菲特投资理念和处世哲学,也是以巴菲特故事来诠释《道德经》。使读者可以加深两个方面的理解。

32岁之前的财富轨迹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白话文:“道”是独一无二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产生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成为一种适匀、和谐的状态,这种适匀状态便产生出万物。

人人都渴望拥有财富,但并非人人都懂得如何创造财富。

在那些真正拥有财富的人看来,创造财富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1962年,巴菲特曾讲过这样一个与财富有关的故事: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曾三次资助哥伦布的航海事业。通过不确切的估计,伊莎贝尔提供了约3万美元的资助。从最后一次资助(1502年)算起,到今年共计460年时间里,如果以4%的复利进行投资,那么将有2万多亿美元;这笔钱如果累积到现在的话,将是12万亿美元。

根据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假定一个刚出校门的年轻人,他在开销之余每年都能够有1.4万元的余钱进行投资,而投资每年可以获得20%的收益,假定他40年后退休,那么他退休后将有多少财富?——1.028亿!

这个故事和假设说明了一条最朴素的生财之“道”:

财富=f(初始财富,时间,复利)

对于这样一个函数关系,我们可以做如下的解读:

时间,是一个衡量。任何人都无法改变,所能改变的只是对时间的利用效率;

收益率,既可以是复利,也可以是投资收益率等,是撬动财富的一根杠杆,反映的是财富的增长速度,取决于每个人运用财富的能力;

初始财富,即第一桶金。

一般理解第一桶金为原始资本,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误解,至少是一种片面的理解。通常意义上的第一桶金最多相当于老子所说的“一”。因为,面对这样一个命题,我们有理由追问:第一桶金来源于什么?就像老子通过追问宇宙的起源得出“道”这样一个概念一样。在我们追寻巴菲特的创富轨迹的过程中,也有必要对巴菲特的财富之“道”进行寻根溯源。

股神的财富主张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白话文:大“道”像泛滥的河水一样广泛流溢、无所不到,万物依靠它生存,而它对万物却从不干涉,大功告成却不自以为有功。它养育了万物却不自以为主宰,总是没有自己的私欲,可以说是很渺小了;万物归附于它而它不自以为主宰,可以算得上是伟大。正由于它始终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造就了自己的伟大。

伯克希尔· 哈撒维公司许多股东依靠巴菲特成为亿万富豪,以滑雪、驾驶私人飞机为乐,但这种清福却没有降临到巴菲特身上,他始终在奥马哈的小镇上努力工作。他创造了一个财富帝国,但始终没有把这些财富用来 享受。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随着收入、财产、身份、地位的不同,巴菲特对于财富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变化。

纵观巴菲特的一生,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巴菲特财富观中的几个重要特点:

(1)不要耻于谈钱,对于钱要有野心,特别是当你没有钱的时候;

(2)金钱只是财富的一部分,不要把金钱当成财富的全部;

(3)能花钱并不能证明你多有钱,能挣钱才能证明你的富有;

(4)必要的时候需要“杞人忧天”,不要打无准备之战,也不要做无准备之富翁;

(5)不要占有太多的金钱,将钱带入坟墓是一种浪费;

(6)给子女留下越多的钱说明你越不爱你的孩子。

股神的财富杠杆股神的财富杠杆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白话文: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没有谁能理解,没有谁能实行。言论有主旨,行事有根据。正由于人们不理解这个道理,因此才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很少,那么能取法于我的人就更难得了。

最初的财富轨迹,决定了巴菲特的财富起点。

对待财富的态度,决定了巴菲特的财富高度。

而真正能够决定财富的增值速度,使巴菲特最终成为一代“股神”的,是他用于撬动财富这艘巨轮的杠杆——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之于巴菲特,恰如“独孤九剑”之于令狐冲。与“独孤九剑”的精髓“以无招胜有招”相类似,巴菲特的价值投资也是一种容易理解、容易实施,而又没有多少人能够理解、没有太多人能够实施的理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