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塞满不如留白——给孩子想象的空间

 洞山脚下小书屋 2012-06-24

每到寒暑假,《西游记》在好多电视台被轮番播放,近几年,各种版本的《西游记》也纷纷在好几个电视台上演。然而,每每欣赏完电视剧《西游记》,我总有一丝遗憾——无论它有多美,都无法超越《西游记》原著。

名著《西游记》给我们以曲折的情节、神奇的美景、神态各异的小妖等丰富的想象。我读《西游记》,有对金箍棒一骨碌过去压扁几面山上小妖的无尽遐想,更有对各路妖精离奇相貌、怪异本领的种种猜测。更奇妙的是,读多少遍《西游记》,就有多少次不同的感受,每次阅读都会有惊喜的新发现。而这一切想像和美感体验从来不会重样,也从来不会定型。

文学作品,是作者通过构思创作,用文字构筑起来的精美艺术品,而读者的阅读,又是文学作品再创作的过程,只有这样,文学作品的美才会发挥到极致。回头思考现状,在影视作品强大的视觉冲击下,读书的吸引力大大减弱,现在的孩子中,读书爱好者寥寥无几,尤其念得年级越高越不爱读书。一些孩子的阅读现状,真可以用空白描述,而他们的视听觉却可以说是被塞满了,许多孩子的脑海里已经装满了奥特曼、超人、蜘蛛侠等定格了的形象,甚至连七十二变的孙悟空也一成不变了。

给孩子们找找优秀的文学作品,几乎都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剧,并且新出的文学作品也正在一个个被搬上银幕,荧屏上的形象全都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定型了。孩子们头脑中塞满了无数定格的形象,就没有了再去读书的动机,无法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想象的快感,更难有机会对文学作品产生丰富的想象力,以达到文学形象再创造的境界。

读书的乐趣没了,因为不必读书;想象力、创造力没了,因为不用想了。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音像化,让孩子们的眼睛、耳朵应接不暇,却给大脑偷懒提供了优越条件,文学作品内在的美正渐渐远离孩子们的生活,应有的想象力也在孩子们身上衰退。我们有责任给孩子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尤其是亲爱的家长们,在时间宽裕的暑假,请一定给孩子阅读的环境,最好和孩子一起阅读,还给您的孩子一份宁静,给孩子无限想象的空间。给孩子一张白纸,才能让孩子有涂鸦的空间,何须塞给孩子很多呢?请别再用过多的影视剧挤占孩子们的视野与时间,请给他们一份安静,一片空白,让孩子真正拥有一双想象力的翅膀,真正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的天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