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财经媒体最吸引股民眼球的无不是明日、近期大盘涨跌的预测。然而现实却是,正确者寥寥,中长期正确者更是凤毛麟角。
究其原因,我以为大多数分析人士并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质。
决定股市涨跌的本质是资金,这就好比一个装水的容器,里面水位的上升、下降,取决于水量的多寡。如果进、出流量一致,则水位保持平衡;流入大于流出,则水位上涨,反之则下跌。股市如果出现资金进出均等,则体现为平衡市,进场资金占优则市场上涨,反之则下跌。
A股市场的资金来自于4个方面:1,国际资本;2,中国货币政策变动引发的市场资金增减;3,场内资金;4,财富效应引发的场内外资金的增减。
2005年7月开始的所谓的股改行情,其实质的推动力却是人民币升值,这引发了国际资本大举进入中国,导致资本市场中进场资金远超过了离场资金,股市闻声上涨。在巨大的财富效应下,储蓄资金也疯狂进场,促使A股在累计上涨了5倍多之后,步入最后的疯狂。
随着获利盘开始退出,以及5.30定向打击中小盘股炒作,流出与流入的资金在2007年10月达到平衡,A股开始构筑双顶,之后美国金融海啸的爆发成为了压垮A股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
2008年10月,大盘在暴跌了87.5%之后(1664点),流出的资金明显减少,之后又不断传来汇金入市、降息、降准备金、4万亿投资计划、全球各国联手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等利好,市场资金进出平衡,A股开始见底。
当市场反弹了将近50%,宏观政策再度紧缩,获利盘、解套盘以及人们的畏高心理,使得流出与流入的资金失衡,股市开始了第一波下跌。之后随着欧债危机的爆发,去年大盘经历了一整年的漫漫熊途。
去年10月,当大盘跌至2338点时汇金再度出手、新任证监会主席力挺股市的一系列政策出台,最为关键的是今年6月1日中日开始直兑货币,促使美元见顶,世界的资金再度大量流入中国,进入A股的资金将超过流出的资金。如此来看,目前的A股有可能处在一个历史性的底部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