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海百年戊己桥被洪水冲断

 闲之寻味 2012-06-24

戊己桥位于宁海县三门湾胡陈乡,该桥始建于清代道光戊申年(公元1848年),各取起讫旧式纪年中的第一字作桥名,因此名“戊己”。它不仅是我市十大名桥之一,也是浙东古代第一长桥。昨天下午,记者赶到宁海,了解这座百年古桥的情况。

在胡陈乡大麦塘口中堡溪上见到,戊己桥被冲毁了一大段。残断处共有10个桥墩,其中被冲毁的桥墩9个,还有一个孤零零地屹立在中间。

宁海百年戊己桥被洪水冲断

宁海百年戊己桥被洪水冲断
    走到桥面上看到,被冲垮的桥墩和桥面石板七零八落地横亘在溪水中,桥下水流湍急,冲刷着这些历经百年风雨的石板石柱。残留的桥下,用于支撑桥面的长条形石柱互相榫接,上面挂满了成堆的树枝、水草,几个桥墩下甚至卡着整棵的树。桥下的滩涂上,泥沙混杂,被水冲断的树桩竖在浅水中,各种水生植物倒向一边。可以想象,当天大雨中,高涨的溪水让这里经历了多大的冲击。


宁海百年戊己桥被洪水冲断

宁海百年戊己桥被洪水冲断
    记者联系了宁海县水利局。水利总站的吕工程师表示,当天大雨导致来水面积1.9个平方公里,水库大坝底部的确被冲掉了一部分,不过主体并没有被破坏。

  对此,胡陈乡乡政府的工作人员也做出了分析:“大桥冲断当天,最大瞬间雨量达到了117毫米,冲击力太大了,而且树枝、泥土等将桥洞堵住,水流过不去就往上冲,就一下把桥面冲掉了,接着桥墩也倒了。”同时,他们说,戊己桥建造的年代久远,桥体无水泥固定,相对有些松散,也是原因之一。

  胡陈乡乡政府表示,戊己桥作为乡里的标志性古建筑,乡政府十分重视,目前修复方案正在研究中。等近期的雨季过去,水势平缓,将立即组织修复。


宁海百年戊己桥被洪水冲断

宁海百年戊己桥被洪水冲断

宁海百年戊己桥被洪水冲断

宁海百年戊己桥被洪水冲断

宁海百年戊己桥被洪水冲断

宁海百年戊己桥被洪水冲断

宁海百年戊己桥被洪水冲断

宁海百年戊己桥被洪水冲断

宁海百年戊己桥被洪水冲断

宁海百年戊己桥被洪水冲断

还有一个桥墩孤零零地屹立在河中间

宁海百年戊己桥被洪水冲断
   “桥是在周一上午被冲断的,当时大雨滂沱,水面升得很高,几乎没过了桥面。”滩涂上,正在掏螺蛳的村民张师傅告诉记者,听其他村民们说,一边山头上的水库倒掉了,也有可能是那里的水冲下来,把桥冲倒了。

 

宁海百年戊己桥被洪水冲断
拍摄于2001年4月9日的宁海百年戊己桥

宁海百年戊己桥被洪水冲断
2008年3月8日重修后拍摄的宁海百年戊己桥
宁海百年戊己桥被洪水冲断
                                              2008年3月8日重修后拍摄的宁海百年戊己桥
     戊己桥全长为137.5米,桥面宽1.65米,共48孔,用379块石板建成。它曾经是古宁海通往象山县的交通要道。在道光二十八年(1848),由居住在渡口附近的张坤元、张华章及胡陈村鲍式曹等善士发起,由中堡溪下游48个村捐资建造,因此有48个桥洞,又名四十八洞桥。传说,“大赖村”赖掉了建桥的钱,所以实际的戊己桥只有47个桥洞。

 

  民间古桥研究者杨古城说,10年前他与日本石桥保护协会的鹤田文史先生一起来到这里,鹤田先生曾惊讶地赞叹戊己桥是他所见到的中国海涂上建造的最长的斜柱撑石板薄墩多孔长桥。而且,戊己桥也是著名的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海涂地质松软,暗沙流动,在此建桥难上加难,而当时的民间桥师竟能使这座看似平凡无奇的石板桥保存至今已100多年,实在令人惊讶。”

(龚国荣摄 / 邵隽隽 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