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史记札记30:价值观的重要

 罗浮居士 2012-06-24

汉武帝独尊儒术是中国古代政治史、思想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董仲舒首倡尊儒,兴办太学,培养了中国一代又一代以儒家思想为信仰的文官集团,对整个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影响为深远。

   为什么这样说呢?文官从小熟读儒家经书,讲忠讲孝,讲仁义,有一整套儒家价值系统。有价值观念的官员和没有价值观念的官员是绝不相同的。有价值观念的人为官后,不仅仅听从上司的命令,自己心中一把尺子,儒家价值体系。

    这些官员,即使因此获罪于皇帝,也没办法,他们得听从内心的召唤,按照自己内在的价值体系行事。没有价值观念的官员就大不一样!唯上是从,唯利是图,毫无是非观念,什么坏事都敢干。为什么?没有价值系统,就没有底线。没有价值系统,就不会受到信仰的煎熬和道德的谴责。从这个意义上讲,官员的价值观十分重要。

    中国古代政坛有四种人,分别代表四种力量。第一,文官;第二,武将;第三,外戚;第四,宦官。他们各自的政绩大体如何呢?

总的来看,哪一个朝代文官集团掌权,政治就比较清明,帝国持续的时间也较长。如果武将掌权,往往出现藩镇割据,像唐代的中后期。如果宦官跟外戚两股势力掌权,基本上是这个帝国最黑暗的一个时期。但这仅仅是个大致的划分,例外在所难免。文官、武将、外戚、宦官的身份也只是一种身份而已,身份和个人的价值观并不能完全划等号。

官员的价值观是从小培养的,是整个社会的思想体系形成的,是从童蒙教育开始的。帝国制度下的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深入到乡里民间,成为整个社会的行事准则,这是它影响力巨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