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拍摄风光小景的理念(转)

 立体生 2012-06-25
拍摄风光小景的理念(转)
宁波摄影家协会   2007-11-26

    在风光摄影的拍摄和鉴赏上,有人会以“大场面”和“小景”来为照片定位。这样的定位在我认为是有一定的遗憾。尽管说我们有“以小见大”和“大而无当”这些说法,在当前的文化里,一班人的心目中总会觉得“大”要比“小”更有意义和价值。在艺术的创作上,我一直坚持思维的开放,不要为它带来任何不必要的框架。作品的价值来自制作以后,而不是建立在创意之前。

    对很多人来说,以大自然为题材的风光摄影缺乏所谓“人情的趣味”(human interest)。它不像以人文社会为题材的作品,有一个可以直接和观众沟通的故事或情节。除非是摄自一个众人熟悉的景点或是一幅具有相当震撼力的画面,它难以得到观众普遍的认同。这使得它的拍摄有一定的难度。这个原因也促使“大场面”照片的拍摄成为一种时尚。对我来说,“大场面”虽然是不可错过,找寻和拍摄“小景”不仅是摄影上另一方面的追求,它也可以激发我的思维,增长我对大自然的认识。

    从摄影的发明以来,很多人把摄影作品和绘画相提并论。但是如果说我们承认摄影是“视觉的语言”,我们对于文学和诗词的欣赏也能够延伸到摄影上。当作品所流露的是摄影者的思想时,风光摄影作品的价值也就不限于“大场面”的记录了。而它所反映的除了摄影者的观察和思维以外,也带有(摄影者所存在的)社会和文化的色彩。在前文里,我提到诗词和风光摄影画面的结合,来说明风光摄影作品里可能发挥的内涵。在这里,我要从摄影的本身来分析所谓“小景”的处理。根据约翰萨考斯基的理论,一张照片的制作是包含在五个因素里,那就是:事物的本身(题材),(图片里每一部分的)细节,时间,画框和拍摄角度。在我认为,特别在风光摄影的拍摄上,我们也需要考虑不同镜头的运用。

    如果说拍摄一幅具有相当震撼力的画面是建立在摄影者在现场的冲动,拍摄具有内涵的“小景”就需要摄影者的深思和推敲了。不论是含蓄的映射还是借物咏志以景寄情的发挥,景观和题材只不过是风光摄影的出发点。当摄影者在现场找到了启发时,带动我们思维的往往不是一幅整体的画面,而是从一些细节所带来触景生情的联想。通过这些细节和它们之间的关联引申出我们对于大自然万物(甚至人生)更进一步的认识和解释。就像前文里提到常建在“破山寺后禅院”所描叙的“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来说,这都是很简洁的画面,除了众所周知的时间因素很明显地突出在“初日照高林”这一句,如何把这些景色从现场里简化而提炼出来,就得依靠画框,镜头和拍摄角度的应用了。

    如果说一位习惯拍摄“大场面”的摄影者认为他能利用宽画幅的照相机来突破画框的局限,画框的存在却正是应用在“小景”的拍摄上很重要的工具。它可以用来在画面上作取舍提炼。这是因为在我们的脑海里,我们能够把注意力选择性地集中在一些为我们带来启发的部分景物,但是在照相机的镜头里,所有的景物都被一视同仁地录进画面里。画框不单把一些不必要但可能分散注意力的从画面里删除,它也能把一些在现场完全没有关联的景物(像初日和高林)在画面里带来了有机性的结合。

    假如说用画框里的取舍可以突出“初日照高林”的描绘,“竹径通幽处”可能就需要利用不同的镜头来表现不同摄影者对它的解释了。利用长焦镜头的压缩感可以把“竹径”和在远处的“幽处”放在一个平面上,广角镜头的运用却可以把“幽处”推伸到画面的另一头,带来了一种距离上遥远的感觉。

    在拍摄被形容成“高,大,全”的“大场面”时,很多风光摄影拍摄者都会直觉上去选择一个制高点。但是不同的拍摄角度往往可以选择性地突出现场的一部分,在“小景”的拍摄时,会带来很不同的效果。

    我总觉得摄影的吸引力在于它的发现性。杰利,万诺格兰德就曾经说过;“我拍照是因为我不知道拍出来的结果是怎么样”。在风光摄影的拍摄上,可能是因为我们过分地想把一片壮观的景色记录下来,我们往往已经在心目中建立起一幅画面,然后到现场去找,去等。失去了探索,尝试和创新的勇气。通过“小景”的拍摄,我不单发现了更多有意义的景物,也让我增长了对于大自然的认识。它不单是摄影上的一种追求,也是人生上的拓展。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喜欢用“以影求知”来表达我的这份追求。我曾经遇到一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他在出外拍照时自信地说:“没有好的不拍”。他让景决定了他的拍摄,而不是通过他的拍摄来表达他的思维和开拓他的视野。这样的态度在我看来未免就太被动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