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阮囊羞涩 金貂换酒

 华夏雄鹰 2012-06-25

                                                           阮囊羞涩   金貂换酒     

中国典故中,有两则源自晋人阮孚,一为“阮囊羞涩”,一为“金貂换酒”。

元代阴时夫所著《韵府群玉》记载:“晋阮孚持一皂囊,游会稽。客问:‘囊中何物?’曰:‘但有一钱守囊,恐其羞涩。’”后世用“阮囊羞涩”喻穷困,手头拮据。杜甫的《秦州杂诗·空囊》中,有“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后两句即是化用此典。

“金貂换酒”见于《晋书》阮孚传。金貂为当时高官所戴帽子上的饰物,示身份煊赫。阮孚性旷达,喜纵酒放任。“尝以金貂换酒,复为所司弹劾。” 后来多以此典指代文士沉迷酒乡,放达傲世的行为。宋人刘过《沁园春》词中,有“翠袖传觞,金貂换酒,痛饮何妨三百杯”句,明人张淮《牡丹》诗中,有“开临玉女窥窗处,赏许金貂换酒人”句,用的都是这一典故。

阮孚生于公元279年,卒于327年,历西晋、东晋二朝。他是“建安七子” 阮瑀的曾孙,阮籍的侄孙,阮咸的儿子。魏晋至南朝近四百年间,中国士人风尚呈现迥异于前朝后世之另类特质,士大夫追慕老庄哲学的自然精神,出世风气蔚然。表现于行为上,则是不为礼教所拘,逍遥任情,心无挂碍。甚者则纵酒放达,藐视礼法。阮氏家族即是这一风尚的实践者。阮籍娘去世时,他正和人下棋,对手提议罢了,阮籍不听,定要决出胜负。对弈结束后,阮籍“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豚(小猪),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邻家有一美貌少妇,临街卖酒,阮籍常去光顾,醉了,就酣睡于少妇身侧,别人引论,他全不在意。阮籍的嫂子回母家省亲,阮籍前去告别,有人讥笑此举于礼教不合,阮籍曰:“礼岂为我设邪!”

阮孚的父亲阮咸也是唾弃礼法之人。阮家人嗜酒,每至聚会,饮酒不用杯子,而以大盆盛酒,众人相向围坐,肆意豪饮。一次家人聚会,“有群豕来饮其酒”,阮咸也不介意,与群豕“共饮之”。《世说新语》记载,阮咸母亲去世后,姑姑到娘家吊唁,随行有一婢女,为胡人(当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称谓)。阮咸迷上了她,与其发生了关系。姑姑回夫家,婢女跟随同返。阮咸当时正会客,闻听后,立刻从客人那里借来驴,丧服未脱,骑驴追赶。追上后,二人“累骑而返”。所谓“累骑”,即两人同骑一匹驴也。

这位婢女,就是阮孚的母亲。阮孚成人后,亦不失乃祖乃父之风,纵酒放达。《晋书》阮孚传中说他“蓬发饮酒,不以王务婴心……终日酣纵,恒为有司所按(弹劾)。” “尝以金貂换酒,复为所司弹劾。” 阮孚曾任吏部尚书,这在当时可谓高官,从其履历上看,他不可能囊中缺钱。金貂为皇帝赋予权力的象征,阮孚敢以之换酒,可见其内心对权力的不屑。

阮孚持皂囊游会稽,客问囊中何物,阮孚答:“但有一钱守囊,恐其羞涩。”在我看,这个文本同金貂换酒一样,颇含行为艺术的味道。汉代,大臣向皇帝上奏秘章,须以皂囊封闭。皂囊,在此象征着皇权。阮孚置一文钱于皂囊,同他的金貂换酒一样,有嘲弄皇权意味。而他“恐其羞涩”的回答,是否有帝制时代,士人不能脱离皇权轨迹之外的无奈呢?很让人寻味。总之,我们今天所领会的“阮囊羞涩”,已与其本意相去甚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