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大趋势投资
———科斯托拉尼鸡蛋理论的运用
一轮完整的牛熊转换周期,短则三四年,长则七八年,平均五六年。下图按照德国股神科斯托拉尼的鸡蛋理论为根据,将三条直线划分为低估区、合理区和高估区三个区域。
股市投资其实很简单:低估区间买进,高估区间卖出,低估向上区间持股,高估向下区间持币。在安全边际的保护下,进行以年为单位的大趋势、大波段、大周期的“低买高卖”。
按顺时针的方向,我将一轮完整的牛熊转换运行周期细分为8个阶段———
第一阶段(图1)———大盘从低估区(PE17倍以下)运行到大底(低估向下):
趋势向下,价值投资者左侧分批买入,忍受市场的最后下跌,低估区间只买不卖,停留时间5%
第二阶段(图2)——大盘从大底运行到低估区(低估向上):
趋势向上,趋势投资者右侧买入,低估区间只买不卖,这是价值与趋势的完美结合,停留时间5%
第三阶段(图3)——大盘从低估区运行到合理区:
趋势向上,耐心持股,坚决不做小波段,大盘回到合理价位(PE26倍)就不再买进,停留时间20%
第四阶段(图4)——大盘从合理区(PE26)运行到高估区(40倍):
趋势向上,市场出现泡沫,可以持股,不再买进,买进和持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停留时间20%
第五阶段(图5)——大盘从高估区(PE40)运行到大顶:
趋势向上,大众乐观、市场兴奋,风险极大,价值投资者左侧抛出,远离最后疯狂,停留时间5%
第6阶段(图6)——大盘从大顶运行到高估区:
趋势见顶向下,市场仍然兴奋,但风险极大,趋势投资者开始右侧卖出,停留时间5%
第七阶段(图7)——大盘从高估区(PE40)运行到合理区(PE26倍):
趋势向下,要远离股市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彻底休息,空仓观望,不抢反弹,停留时间20%
第8阶段(图8)——大盘从合理区(PE26)运行到低估区(PE17倍):
这时候大盘估值回归,但趋势向下,不可冒然买进,可玩小仓位试探性建仓,停留时间20%
股市之永恒规律:市场就像钟摆、总是不断地从低估走向高估,再从高估走向低估,从证券市场诞生到现在,四百年如一日朝着上图8个不同阶段周而复始、循环反复运动。这就是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事物发展到极致,经过某一个临界点之后,总会向反方向运行。
打死不开悟认为:当前大盘运行到第二阶段(图2)———大盘从大底运行到低估区。2132点继325、512、998、1664点之后,成为又一个历史性大底的概率达到80%以上。价值投资者一般在第一阶段(图1)的位置就已经买完股票了,现在应该是趋势投资者进场的最佳时机。
我不是一个巴菲特式的纯粹价值投资者,我更倾向于学习科斯托拉尼的“估值+趋势”理念。估值与大趋势两者结合运用,进行以年为单位的大波动、大周期的“低买高卖”。
现在我会安然持股,一直等到大盘运行到第五阶段(图5)的位置才会慢慢抛出,时间大约还要两三年吧?我还要坚定持股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不理会市场的短期波动。从股市运行大趋势分析,未来两三年大盘基本会震荡上行。当前大盘2400点,对应的上证PE仅仅13倍。一轮上涨或下跌的两三年的中长期运行趋势犹如气候,稳定而不易变化,可以根据常识理性分析判断。两三天或两三个月的短期走势犹如天气,不稳定而多变,难以把握的。但大多数人都热衷于短线交易、博取市场差价,岂有不亏之理?
价值投资者一般进行中长期持股,但长期投资就不一定叫做价值投资。如:图中第6、第七阶段(08年五千或4千点)高估区买进,进行所谓的伪价值长线投资,一定会输得血本无归!投资需要的是大局观、眼光和智慧;投资领域不需要“天道酬勤”。
———这篇博文是我的最新心血结晶,我不大懂得电脑制图,上图主要请懂电脑的同事帮忙绘画,整整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成果来之不易,我会慢慢温习品味并在今后投资实战中加以验证。
附:随着全流通时代逐渐到来,A股估值重心不断下移将成为一种必然,慢慢与成熟的欧美、港股市场接轨。也许未来几年,上证PE下降到12倍才算低估区;上证PE30倍就到了高估区。美国、香港成熟市场,PE8—22倍之间波动。记得07年3、4月私募教父赵丹阳在大盘3000多点、PE30多倍就提前离场了,最终指数疯狂升到6124点、PE67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