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态养生的五大平衡

 使者们也快乐 2012-06-26

生态养生的五大平衡

——郭生白

 

生态医疗与生态养生,我讲过了前一部分。现在要说养生的生态理念。

一个有趣的统计数,在世界的死亡报告中,百分之百是病死的。只有在我国的记载中,有百岁以上无病而终的。我对这个现象曾有很长的思索:人如果不生病,绝对是享尽天年,活到百几十岁,而且生活质量是绝对高的,这与在疼痛中呻吟里活着是天壤之别。

病从哪里来?能不能不生病?99%的病因三足鼎功能下降而发生。要不生病必须保持三足鼎两大功能的生态平衡。这是可以做到的,这便是“养生”的全部内容。

我在生态医疗讲座中提到:三足鼎这是生态理念进入医学的一个重大发现,人体免疫调节、内分泌、营养代谢三大系统在生理功能上存在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生态关系,共同构成了生命的三足鼎。以生态理念看现代医学生理学可发现:免疫调节系统制约着内分泌,内分泌系统制约着营养代谢系统,营养代谢系统制约着免疫调节系统。反转来,营养代谢功能依赖内分泌,内分泌功能依赖免疫调节,免疫调节功能又依赖于营养代谢系统。这是在生理上以依赖与制约关系形成的鼎足之状,其两大功能是“排除异己”和调节自稳。排除异己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外界致病生物与毒物一旦进入体内,立即引起排异反应,将其排出体外。二是将体内产生的有毒有害细胞或代谢废物排除体外,以保障机体不受外部与内部一切敌人的侵害;再看调节自稳能力。这种能力,使体内环境中一切器官、组织,不论功能或物质,根据生命活动的需要,不论高低、进退、多少、快慢、大小、内外等,永远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保持着机体的稳定性。机体有了旺盛的调节自稳能力,外源性疾病与内源性疾病都不会发生。这是免疫调节系统的天赋职能。

一个生物性的、天赋的、最为完善的自动调节控制系统――生命三足鼎不受伤害,是养生家的全部内容。要排除一切影响生命三足鼎的因素,永葆生命三足鼎功能的健全,必须从五个方面以生态理念保障其平衡状态,即:心理平衡、饮食平衡、动静平衡、阴阳平衡、免疫调节平衡。

一、心理平衡 

古今养生家都特别重视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当今谈养生,谈防病的专家没有不强调一个心理平衡的。但如何才能做到心理平衡呢?常听人说:心理平衡是最难做到的,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人生在世,从家庭到社会,从生活到工作,一家老小,生老病死,七情六欲,是非得失,荣辱沉浮,名利竞逐,纷繁复杂,无穷无尽,说也说不清,怎么能平衡呢?

不错,人间万事,惟有人心最难平衡。但最难的事同时也是最易的事。人生万事,约有两端:一是人欲,二是物欲。一切烦恼都由此两大贪欲而起。为什么叫“贪欲”?要求太过。人之性欲,乃自然生态所固有,终如嗣续,是每个物种延续的本能。但不可过份。什么是界限?伦理+品德+法律。在这个界限内可以自由。物欲呢?也不难说,不过是爱财、积财、理财而已。爱财要取之有道,什么是道?三百六十行,行各有道,可以说是“职业道德”,爱财能守住这个道,无论是温饱自给,或为天下巨富,都能得到心理平衡。

积财呢?绝大多数人都积累财富。据我所知,钱多并不等于福多。钱如水一样的性格,可以润泽万物,使植物开出艳丽的花,结出硕大的果实,然而也能够造成灾难。古今的富人明智者因财而得福,愚昧者因财而受祸。我说积财不如积福。在无数案例中,有一个大家共知的,冯谖为孟尝君市义的故事。把钱放在心理平衡的天平上为好。 

理财呢?人人都知道量入为出。但你富有了,甚至亿万巨富时,一定要学会理财。我这里说的理财不是使你越来越富的方法,是说你做个健康的富有者。我想善于理财的高手一定是非常健康的。因为他知道钱的性格,所以才会管理钱。不懂钱的性格的人,是被钱管着。钱是什么性格呢?第一是“流”。第二是高处向低处流,天之道损有余以益不足。第三是生态平衡。

钱的第一性格:流动。钱以流动来表现它存在。如果钱不流动,便没有了它自己。这一点,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有个小故事,叫“钱流”。说:一个人到人家后园中,看见一水沟在流钱,钱不停地流走。此一看,心中着急,立即伏身在水沟中以身体档住正在流走的钱。钱不流了,然而钱也消失了。当他起身看来,钱又在流。这个故事极富哲理,古代名货币为“泉”,最贴切不过了。泉如不流了,也不是泉了。大财主陈嘉庚先生一个硬币掉到地上,又滚到地沟里,他费了不少周折才将硬币取出、擦净,重新收好。随从不解。陈先生说,不能让金钱退出流通,即使是一个硬币。陈先生摸透了钱流动的性格,他帮钱流动,所以发财。

钱的第二性格:损有余以益不足。这是个自然规律。钱多处一定是向钱少处流动。这是正常的、必然的、和谐的。如果钱从少处向多处流去,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倒流,势必发生灾祸,这个规律永远不会改变。朋友们可以用这个规律看古今多少故事,无一不是在顺应规律中得到和谐快乐,或因违背规律酿成怨恨或流血。

钱的第三个性格:生态平衡。宇宙万物的生态运动,都是在相互依赖中相互制约中结成平衡,钱也如此。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甚至整个世界,经济趋于平衡则安定,贫富差距过大则动荡不安。对于一个人来说也如此。请看腰缠万贯的富人在怎样生活?日日夜夜在做些什么?再看吃饱饭的朋友,每天面对一片繁华景象心在想什么,人在做什么?哪有安定和谐?心理如何平衡?

朋友们,我说了钱的性格,我想您会认同的。了解了钱的自然性质,才会善于对待它。因为健康比钱更重要。没有健康,全世界的黄金都归你所有,那有什么意义?

美国有个千亿巨富,五十几岁身体一直不好。寻医问药无数,终不能好病。一天去看一位名医,医生说,如果钱与健康让你选择一个,你要哪一个?富翁说要健康。医生说,把你的钱花出去我保证给你健康。于是富翁到处去赞助公益事业。听说还到中国来捐助了几百万美元,后来他的病好了,一直活到九十多岁。

中国有个在企业家,得了胃癌,花了几千万,死前留下三句话:“成绩是党的,遗产是后代的,健康是自己的,我什么也没有了,你们保重吧!”这很值得我们想一想:如何对待财富和健康。

为求得心理平衡,还有一个如何做人的问题。做人可以从两方面说,如何待人和如何对事。如何待人呢?我想,如何对待自己便如何待人可也。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如同面对镜子,你向镜中人笑笑,镜中人也笑笑。你怒他也怒。正如俗话所说:宽容别人便是宽容自己。不错,照这个原则善待别人,也得到别人善待;如何对事呢?对事不外祸福荣辱,是非得失,持什么态度?我想,福勿苟得祸勿苟免,对荣辱看做花开花落。得之勿喜,失之勿忧,常念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勿以荣辱福祸得失使心理跌宕起伏,是是非非各有因果,不以他人的错误来折磨自己。心中多几分哲理,生活少几分烦恼。“健康的第一要素是心理平衡”,时时记在心里。

 

二、饮食平衡

营养学家经常谈的一个题目为营养均衡。甚至按照营养物质的含量与热量计算出食谱,按食谱来进饮食。好则好矣,可目前能够按食谱吃饭的人怕很少。而且饮食与人的劳动强度与量度直接关联,很难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饮食对养生确是非常重要。有些病是吃出来的,也有些病是吃好的,千真万确。怎样才能吃出健康来呢?我想,不论年龄、身高、体重、劳动的强度和量度,也不论地域、季节、生活习惯,可以共同遵守一个原则:不偏食、饭菜多样,每餐二三味,多则四五味,不择精粗,荤素兼有;食不过饱,量出为入,出入平衡。出入平衡,不是指营养成分的平衡,而是能量消耗与摄入之间的平衡。

消耗与摄入的平衡,是机体内部的调节机制根据机体的需要而调节控制的, 不是人意志控制的。比如说,我们在长时间劳动或体力活动之后,能量消耗很多,感觉饥饿,食欲大增,食量也加大。如果一日或多日没有体力活动,食欲大减,少吃便饱。这是为什么?这是我们体内对营养物质调节控制的平衡机制的一级调控,二级调控是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的调节机制。比如食欲低反多进食,或进食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由于食欲低,消化器官运动也低,消化液分泌也少,因而对食物消化质量也低,吸收也少,所摄入者都从大便排出。第三级是营养代谢系统,代谢系统根据机体活动的需要调节控制着各种营养物质。比如我们每日米面鱼肉摄入很多,而消耗很少,代谢功能把多余的合成糖元、脂肪等储存起来。当摄入少而消耗多时,代谢功能又把糖元、脂肪分解来补充能量。代谢系统对葡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进行合成、分解、转化、利用、贮存,以此调节控制着营养物质的生态平衡。这种机能是人类在不知多少千百万年的发展中,在宇宙万物之间,在饥饱劳碌之中,最终磨合出的能力。这种能力保障了我们能量的平衡,保障了我们的健康。千万要保护这三级平衡机制,不要去破坏它,自觉依赖自己调控机制实现生态平衡,要自觉根据自己付出多少,确定在饮食上摄入多少,根据自己的食欲对待饮食,食不过饱,过饱伤胃。食欲再好,也不大吃大嚼,适可而止,掌握一个平衡。

以上是如何饮食,再说饮食什么?首先说,蔬菜要天天吃,各种蔬菜都吃。蔬菜大多含水溶性维生素,不能在体内贮存,摄入多少,只供利用,其余代谢出体外,不可一日缺少。动物类食物多含脂溶性维生素,利用之余,可以贮存体内,所以不必天天吃。

对于饮食,从养生角度说,高营养类食物与素食淡饭哪一类更能健康长寿?有不同观点。我并不认为哪一类更好,因为健康长寿并不是一个饮食能保证,饮食不过是六面体的一个面。哪六个面?心理、饮食、动静、阴阳、免疫、遗传。饮食不过六分之一,不在精粗荤素,而在平衡。

有学者调查过明清宫廷档案,皇帝起居注。帝王后妃的饮食可谓极精美,营养极丰富了。但是他们健康长寿者少之又少。这位学者又调查过僧尼的健康与寿命,与宫廷之养尊处优者没有明显区别。还可以稍稍介绍我本人,数十年吃肉,血脂、血压都很好,我并不介意吃什么,注意的只有一个:生态平衡。

顺便说一两句烟酒。烟不用细说,有百害无一利,戒掉,越早越好。酒这个东西就褒贬不一了,酒给文人增添雅幸,给英雄助长豪情,同时也给更多的人造成酒精中毒,饮酒的孕妇产下低智儿。有人说少喝一点有好处,我想,少喝一点,肯定害处会小一点,好处未必然。如果说有活血的功能,也是暂时的,长远看,不能靠酒来活血。再者说,活血是个什么概念?即使其人需要改善循环,也不需要酒精的作用。有酒瘾的朋友另作别论,那是机体与酒精磨合的结果,自然成了特别需要了。

三、动静平衡

“一动一静,一张一弛,阴阳之宜也”。宇宙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之中。大到天体,小到细胞,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一动一静地运动着。我们的心脏、肺、胃肠等所有的器官、组织、细胞都在一动一静的节律中运动,这是生命的状态。什么是平衡?不快不慢,不急不缓,不长不短,势均力匀,和平稳定即为平衡。只有这样运动才可以常动不疲,久动不息。如我们的心脏以及其它器官、细胞的运动,在终始嗣续中运动到百年以上,一生中心脏的运动在39亿次以上。世界上无论什么材料做机器,都不可能这样耐久。多么神奇,正因为动静节律平衡,张弛有度,所以才有39亿次以上的生命运动,这是生态平衡的运动。

人是要劳动的,生态理念怎样看待劳动呢?生态理念把劳动与养生视为一体。养生不是养尊处优,不是劳动多少,而是依赖自然规律劳动,讲求方法,高效率,有益健康。如违背自然规律的劳动则效率低而损害健康。我想用庄子“庖丁解牛”的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

文章说:“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砉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乐。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而未尝微碍。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析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闻,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闻,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其微。謋然已解,牛不知其死,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文惠君从庖丁的话里悟出了养生的道理。道理是什么呢?庖丁的刀用了十九年,解了数千头牛,而刀刃仍如新磨过的一样锋利。而好厨师的刀,不过用一年,解牛不过数十头;一般厨师的刀,只用一个月,解数头牛,刀便钝了。庖丁的劳动量要在平常厨师千倍以上,为什么他的刀还像新磨过一样锋利呢?因为庖丁所好者是“道”,超过技术。道是什么呢?解牛的规律。解牛也有规律吗?对,有规律,牛的筋、骨、肉的结构便是。运刀时,游刃在筋骨的间隙之处,不使刀刃触到筋骨结聚之处。正因为庖丁掌握了解牛的规律,所以他的动作像舞蹈一样,声音像音乐一样有节奏。他熟练得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他只要想到那里,刀就做到那里,可以不用眼看了,所谓官知止而神欲行。他甚至是不用器管去动作,只是用他的心在工作。庖丁的解牛,完全如好的琴师拉琴一样:眼里没有琴弦也没有音符,只是心中流出来的优美的乐曲,欢乐、思考、威武、雄壮、悲哀、伤感… …一切的情感,在他的手指上跳出来了,这不也是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吗?因为他们都是掌握了自然规律,所以都能如此。他们的劳作是快乐的,是满足的,是有益健康的。看庖丁工作完毕之后的神采:“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这是何等的快乐,满足,幸福!

谈到工作,还想说一下华罗庚先生的“优选法”与“统筹法”,这也是很多工作可取法的。

我讲这些,是为了说明生态理念对待劳动是了解劳动的规律,讲究劳动的方法,劳动也可以是养生的。

再说一下运动。运动是为了健身,必须要求动静平衡。没有疾病的人,运动掌握在疲劳的临界为好。有病的人一定要掌握在疲劳之前。如果有冠心病、糖尿病的人,特别是冠心病,你的活动要特别注意,哪怕是走路都要凭自己的感觉,一旦感觉不适,立即停下来。由于冠心病的病情不同,很难说一个合适的运动量。一定要理解“生命在于运动”这个话的含义。这句话中的运动决不是体育运动,可以说是细胞运动,器官的运动。肢体的运动会给心脏增加负担,增加心肌耗氧量,需要心肌更多的血流,使你本来缺血的心脏肌肉更加缺血,是可怕的。

四、阴阳平衡

阴阳之道也是人伦之道。告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把两性婚合与饮食相提并论是有根据的。因为饮食是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而男女婚合是延续生命的必要条件,体现了相依赖而存在、相嗣续而永恒,维持着物种稳定,不容回避。养生家不能不谈饮食,不能不谈男女。以生态观看性行为,第一是生态规律,第二是健康行为。生态理念的养生不是禁欲主义,也决不是纵欲。自古至今,凡纵欲者,一是身体不能健康,二是早逝,无一例外。但禁欲与纵欲的危害是相同的,从统计角度看,僧与尼的平均寿命低于国家人口平均寿命。孤男寡女独守空房,没有异性情结,久而久之,导致内分泌失调,代谢系统、免疫系统功能降低,造成心理改变,体质衰弱,百病由此而生。禁欲与纵欲都是不健康的,短寿的。

生态理念的养生是阴阳平衡。那么阴阳平衡的量度在哪儿呢?每个人的生理状况不同,任何定法都不可能适合众人。我想,“持盈有节”为好。盈近满,过满则溢。亏近竭,竭则枯。这可以作一个共守的标准。什么算盈呢?有节是什么呢?具体地说,我们保持精力(精神与体力)充沛,不易疲劳,便可以是接近盈的界限,而心中常存节制欲念。如果感到神疲体倦,腰疼腿软则近于亏,进而是枯竭的界限,绝对不可。急应节欲以养身心。一个人从青年、中年做到“持盈有节”,是到老年健康长寿的条件之一。青年、中年时注意养生的生态原则,男性80岁以上仍可有正常的性功能,女性55岁以上月经可如期来潮。

性能力不是养生家追求的目标,但正常的性功能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因为性激素的分泌正常,可说明内分泌系统与相关的营养代谢系统、免疫调节系统功能完全正常。性激素对人的心理影响很明显,充分的性激素可使人情结乐观,热爱生活,皮肤光泽润滑,肌肉不失弹性。八十岁以上不出现老人斑。如果性激素分泌过少,男人阳萎,女人阴冷,月经停止,心理上郁郁寡欢,产生垂暮之感。肌肉粗糙失去弹性,皮肤干枯出现黑斑,老态毕现。

我们谈性功能,意不在性,在内分泌。说内分泌不期然而然地概括着营养代谢与免疫调节,因为这三个系统是相依赖又相制约的三角关系,这个三角功能是人生命的支柱,如三足鼎。三角是最稳定的结构,但最稳定的也有最脆弱的一面:一旦其中任何一角有缺陷,整个关系破坏。内分泌、代谢、免疫三者关系也是如此!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从一方而看到三方盛衰!保持阴阳平衡的目的是保持内分泌健全。中国古代儒道佛三家所有养生之道中,都主张节欲。医家有“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说法。我本人观察植物的花开花落,也受启发。雌花开了,艳丽而芬芳,当它一旦受粉,很快枯萎,而雄花一旦雄蕊绽放,花粉落尽也便枯萎。但雌花如不受粉则长时不萎。假如雄花不散粉,雌花不受粉,其芬芳时间要大大延长。这与我们谈的持盈节欲有没有异曲同工的趣味?

五、三足鼎功能平衡

人要想不生病,唯一的可能就是保持三足鼎功能的平衡。在“生态医疗”讲座中,讨论过三足鼎的两大功能,指出三足鼎功能平衡是免除外源性疾病与内源性疾病的根本,我这次说说如何保护三足鼎功能不受伤害。上面讲了,心理、饮食、动静、阴阳四个平衡,其中任何一项不平衡都会导致三足鼎出现障碍。做到心理、饮食、动静、阴阳四项平衡,三足鼎功能自然处于平衡。那么,为什么要单独提出三足鼎功能平衡呢?因为心理、饮食、动静、阴阳常常处于这样或那样的不平衡中,即使我们保持了上述的四项平衡,生活中总有一些不能预料的、不确定的因素,一旦发生就会伤及三足鼎功能。三足鼎功能不平衡了,怎么办?

三足鼎功能出现障碍是有症状可凭的。根据这些症状,可以用食疗或药疗调节治愈。不可使免疫调节持续地障碍下去,因为三足鼎功能障碍中,我们养护生命的屏障出现了缺口,外源性疾病与内源性疾病都可能发生。

三足鼎功能出现失调症状的表现如以下所列,或有一症,或有数症,但见一症便可认定,不必要有多个:口咽感觉干、口中有苦味、食欲不振、精神倦怠、头昏目眩、胸胁苦闷、心中烦恼、有时恶心、大便秘结或溏便、易疲劳、失眠或嗜睡、呕吐、有饥感却不想吃(如进食则胃中胀闷)、下肢水肿、心悸、干咳等等。这些症状在各项检测中都不出现病理指标,这种情况下,对于生态医学来说很简单容易,吃一些药,很快便痊愈了。否则,这便是亚健康的开始,而外源性内源性疾病大都萌发于亚健康之中。

顺便说一下亚健康。

“亚健康”这个病名源自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位美国医生,他在临床中反复见到这个病,症状如以上所说,经过各项检测都查不出病理指标。既不知道这个病是怎么来的,也不知道怎么治,既不确定是什么病,也不能说是无病,因而取名“亚健康”,意思是你不够健康,在健康水准以下。但是在中国两千年以前便研究过这个病,进行了有效的治疗,理论上也很成熟。以生态理念看,亚健康便是免疫调节失常。只要调节三足鼎功能,很快便从亚健康上升为很健康。

说到这里,可以结束我们的话题了。我忠告朋友们,本人深得生态医学的好处,七十六岁了,耳不聋眼不花,精神体力没有疲倦感觉,各项功能健全,喜食肉,血压60年中稳定在120/80。我想,起码要在15年后再退休。

最后,祝朋友们健康长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