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创完好”标准
一、 完好装置标准
1、 技术经济指标 1.1 装置的全部设备完好率要达到98%以上,主要设备完好率达到100%; 1.2 装置达到无泄漏标准,即静密封点泄漏率在0.5‰以下,动密封点泄漏率在2‰以下; 1.3 装置仪表三率(完好率、使用率、控制率)均达到98%以上,泄漏率≤0.5‰,仪表联锁投用率100%; 1.4 装置生产能力达到设计水平,开工周期达到计划指标,设备不超负荷运行; 1.5 严格控制设备原因引起的非计划停工。 2、 综合管理 2.1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齐全,并严格执行; 2.2 制定出各岗位责任制,并严格遵守; 2.3 各项规程和相关标准齐全,并严格遵守; 2.4 装置检维修安全事故为零; 2.5 装置检维修组织科学、合理,有完善的检维修计划、方案、施工风险评价、甲方监管、质量控制、记录和技术总结等管理机制; 2.6 落实生产受控管理现场会精神,建立操作图技术管理系统; 2.7 各种设备管理信息及技术报表的数据录入全面,信息反馈及时准确; 2.8 合理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新技术,实施“干部走动式管理、工人不间断巡检”模式,有计划地推进RBI(基于风险的评价)工作; 2.9 强化专业技术培训,要求操作人员对现场设备做到“四懂、三会”,即懂结构、懂性能、懂原理、懂用途、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3、 清洁文明生产 3.1 装置现场要达到“一平、二净、三见、四无、五不缺”的要求,即场地平整、门窗玻璃净、四周墙壁净、沟见底、轴见光、设备见本色、无垃圾、无杂草、无废料、无闲散器材、保温油漆不缺、门窗玻璃不缺、灯泡灯罩不缺、地沟盖板不缺; 3.2 装置内各种工具、用具、安全消防设施齐全完整,定置摆放整齐。 4、 润滑管理 4.1 建立健全“润滑管理制度”,并有效实施; 4.2 装置设有专门的润滑油站,并实现卫生规格化; 4.3 明确“三滤、五定”内容,装置有润滑台帐和记录; 4.4 大机组使用的润滑油要定期化验分析。 5、 建筑物、构筑物完好 5.1 装置建筑物、构筑物档案完整、齐全; 5.2 基础部分无腐蚀、裂纹发生,倾斜、下沉要保持在允许范围内,螺栓、支架、铆部件没有松动现象; 5.3 承重构架的梁、柱、楼板、框架及墙体结构完整,负载、裂纹、倾斜要在允许范围内,保护层及防护层完整有效; 5.4 装置内陆面完整,排水畅通,防腐蚀有效,裂纹和变形在允许范围内; 5.5 屋盖部分不漏,无积物,排水畅通,无设计外负荷; 5.6 门窗玻璃完整牢固; 5.7 围栏、梯子完整无损; 5.8 避雷装置完整、安全、可靠。 6、 装置内陆上地下管网图纸资料齐全、准确,管线排布整齐、标识清晰,保温防腐有效,无跑、冒、滴、漏现象。 二、 完好设备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