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关系

 zengps 2012-06-27

有关系就是有路子,有路子就能走捷径,走捷径就能讨到巧,讨到巧自然而然的落实惠。这个浅显的道理,由于有太多太多的事实证明,所以,大多数国人对此深信不疑,包括我在内。为什么我不能例外呢,因为我一遇到事情,哪怕是一丁点的小事情,总是感到自己的人脉不广,关系不多,有时甚至会出现走投无路的感觉。

的确,在我们这个5000多年文明发展的社会里,关系实在是太重要了。扯上了关系,不可能可以成为可能,奇迹的发生不奇怪;扯不上关系,可能也可以成为不可能,泡汤的情况经常有。那么,关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个人认为,这里的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社会关系,比如亲戚关系、同学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邻里关系等等,也就是相互认识,有点时间或实物上的礼尚往来,在相关的利益上有瓜葛,彼此有好感,这就是所谓的交情。

交情,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美好情感,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生拉硬拽,把这种情感掺入到公共事务中,影响到重大决策、方案选择、个人命运,这就不得不令人深思了。当然,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是问题是,现在的关系哲学被无限度的放大了,有没有关系,关系硬不硬,几乎成为左右事情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这就迫使大家不得不热衷于搞关系,有了关系,呼风唤雨,如鱼得水;没有关系,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如何搞好关系呢?这肯定不是口头恭维,说一两句好话这么简单的。具体怎么搞,大家绝对比我清楚。也不是很复杂,无非是敬根烟、请顿饭、喝杯酒、打把牌、唱首歌、洗次澡、钓个鱼……这些还仅仅属于小儿科,是维系关系所必须的铺垫。要是没有这些铺垫,后续就无从谈起。真正办事时还得处关系,关系处多深,要看事情的大小和难易程度。有关系的人总能略胜一筹,因此,有些人的口头禅就是“我有关系”、“我熟悉某人”、“我能搞掂”,成为成人之美的桥梁。这些人被称为交际应酬协调能力强,具体化就是指能喝酒,会说话,善摆平。

从生到死,国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正常的心态是“要找关系”,什么都要找人,因为找得通人与找不通人结果大不一样。为此,好多人为“平时不烧香,临死抱佛脚”而捶胸顿足,后悔不迭,发出感叹:“什么都可以不搞,不能不搞关系;什么都可以没有,不能没有关系。”

上午,听某人讲了一段话,让我产了思考。他说:“我与某权力部门的人打交道,从来没有想过要请对方吃饭喝酒送礼,他们也从来没有暗示过。搞关系,靠得了一时,靠不了一世,对长远发展不利,终归是行不通的。我们做工作凭的是技术,大家共同遵守法律,按规则办事,没有什么复杂的。这是国际上通行的惯例。”

制度是维持社会秩序的保证。找关系,就是不想按制度办事,有制度不执行,不作为或乱作为。如今,开刀的患者不将红包送到位,是不敢上手术台的。难道,不送红包就不能动手术了吗?回答是否定的。其实,一个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道德良心的医生,无论病人送不送红包,他在无影灯下的操刀动作是一样的。操守境界高的医生,在完成手术之后,还会将红包退还,之前暂时收下,只是出于让病人安心配合治疗的考虑。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我没有水平搞清楚这个问题。感觉“关系”这个东西比较玄妙,高深莫测,谁也无法摆脱它,人生一辈子,再清高的人也会碰到它,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而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关系网中的一个节点,有的事情是循环的。良性循环还好,而恶性循环就导致人人喊累,顾虑重重的不踏实,导致生活成本高,精神压力大。

为此,建议大家一起来为“关系”寻找解套的金钥匙。公开公平公正是不是其中的一把呢?只要存在暗箱操作,刁难就不可避免,少不了要被关系捉弄;将权力置于阳光下运行,再大的关系也会失去市场,社会和谐幸福必然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但愿,关系归关系,事情归事情,尽量少混淆,最好不混淆。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七日中午,星期三,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